新型混凝搅拌烧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262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新型混凝搅拌烧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混凝搅拌烧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测定絮体分型维数的方法是混凝搅拌试验完成后,从混凝试验搅拌机的配套烧杯或者常规的烧杯(如图1所示,包括杯底I和与杯底固接的杯壁2)底部取出絮体,将絮体进行烘干、拍照,利用软件进行计算处理,但是在取出絮体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对絮体进行了破坏,从而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完全准确。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计算且计算结果准确的新型混凝搅拌烧杯。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混凝搅拌烧杯,包括杯壁和杯底,所述杯壁包括可相对拆分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杯壁上半部分的下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壁下半部分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杯壁下半部分的下部与杯底固接,杯壁下半部分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
[0005]上述新型混凝搅拌烧杯中,所述杯壁下半部分的高度为30mm。
[0006]上述新型混凝搅拌烧杯中,所述出水管与杯底的距离为20mm。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烧杯的杯壁设为可拆分的上下两部分,在对絮体进行分型维数的测定中,能够在絮体沉淀稳定后,快速地对絮体进行固液分离,最大限度地保持絮体为搅拌完成后的沉淀形态,保证了实验的快速准确进行,保证了计算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现有搅拌烧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0]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11]图4为图2的俯视图。
[0012]图5为图2中烧杯杯壁拆分时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杯壁2和杯底1,所述杯壁2包括可相对拆分的上半部分2-1和下半部分2-2,所述杯壁2上半部分2-1的下部设有外螺纹3,所述杯壁2下半部分2-2的上部设有内螺纹4,杯壁2下半部分2-2的下部与杯底I固接,杯壁2下半部分2-2上设有出水管5,出水管5上设有出水阀6,所述杯壁2下半部分的高度为30mm,所述出水管5与杯底I的距离为20mmo
[0015]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替代原搅拌烧杯,并且在测定絮体分形维数时无需扰动絮体。具体实施如下:将水样置于新型混凝搅拌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进行混凝搅拌试验,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使絮体沉降在烧杯的底部;打开出水管5上的出水阀6,在不扰动絮体的情况下,使烧杯中的水体缓慢流出,当出水管5不能出水时,固定杯壁2下半部分2-2,旋转杯壁2上半部分2-1,使其旋开;在不扰动絮体的情况下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新型混凝搅拌烧杯中的水体,然后将新型混凝搅拌烧杯下半部分2-2及杯底I置于干燥箱中干燥,当水分蒸发完以后,在显微镜下拍摄絮体图片,进行分型维数的计算。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混凝搅拌烧杯,包括杯壁和杯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壁包括可相对拆分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杯壁上半部分的下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壁下半部分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杯壁下半部分的下部与杯底固接,杯壁下半部分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搅拌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壁下半部分的高度为30mmo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搅拌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与杯底的距离为2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搅拌烧杯,包括杯壁和杯底,所述杯壁包括可相对拆分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杯壁上半部分的下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壁下半部分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杯壁下半部分的下部与杯底固接,杯壁下半部分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本实用新型将烧杯的杯壁设为可拆分的上下两部分,在对絮体进行分型维数的测定中,能够在絮体沉淀稳定后,快速地对絮体进行固液分离,最大限度地保持絮体为搅拌完成后的沉淀形态,保证了实验的快速准确进行,保证了计算的准确度。
【IPC分类】B01L3/00
【公开号】CN204735234
【申请号】CN201520472836
【发明人】张鹏, 丁文杰, 朱国成, 任伯帜, 张伟, 廖为雄
【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