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1227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剂的制备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乳化剂原料混合不均匀、反应不充分等问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电连接的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及驱动传动装置传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内设有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空心转轴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设有圆形凸部,所述圆形凸部上均布有透液孔。
【专利说明】
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剂的制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乳化剂的生产中所用的原料为油酸和山梨醇,需要其在高温条件下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由于两种原料比重差距较大,在反应中用板框式搅拌装置只产生旋转力,山梨醇加入后易沉于反应釜底部,两种原料不能充分混合,不仅反应不充分,且山梨醇沉于反应釜底部,在反应釜内高温条件下,发生焦糊、粘结于反应釜壁上,很难清理,且山梨醇消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乳化剂原料混合不均匀、反应不充分等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电连接的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及驱动传动装置传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内设有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空心转轴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设有圆形凸部,所述圆形凸部上均布有透液孔。
[0005]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透液孔的孔径为2?8_。
[0006]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搅拌杆为3个。
[0007]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空心转轴的轴径为2?8cm。
[0008]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在壳体内设置空心转轴,原料一部分可以从加入空心转轴中,通过设置在搅拌杆自由端处的圆形凸部的透液孔流出,与壳体的另外的原料反应,搅拌杆边搅拌边反应,使得原料物质混合均匀,反应充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料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0012]参考图1,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上设有电连接的控制装置2、传动装置3及驱动传动装置3传动的电机4,所述壳体I内设有空心转轴5,所述空心转轴5的顶部设有盖体6,所述空心转轴5的底部设有3个搅拌杆7,各所述搅拌杆7的自由端设有圆形凸部8,所述圆形凸部8上均布有透液孔81,所述透液孔的孔径为3mm,所述空心转轴的轴径为4cm。
[0013]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液孔的孔径在2?8mm,所述空心转轴的轴径在2?8cm,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14]本实用新型的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制备乳化剂所需要的原料加入壳体内,部分原料从空心转轴加入,盖上盖体,连接电源,控制装置控制传动装置,电机驱动传动装置转动,带动空心转轴及搅拌杆转动,部分原料从凸部上的透液孔流出,并且,在转动一定时间后,壳体内的液体反流回空心转轴内,继续循环搅拌,使反应液被搅拌均匀。
[0015]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电连接的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及驱动传动装置传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内设有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空心转轴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搅拌杆,各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设有圆形凸部,所述圆形凸部上均布有透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液孔的孔径为2?8mm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为3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乳化剂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轴的轴径为.2 ?8cm0
【文档编号】B01F15/02GK205599151SQ201620358320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陈剑华
【申请人】三惠(福建)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