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除尘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公开了这样一种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在由 方管制成的壳体框架内设置有钭拉索,两钭拉索一端与壳体框架立柱上部连接,钭拉杆另 一端与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对应的壳体框架立柱下部连接,并呈交叉状,在钭拉索下端还 设置有螺纹拉紧扣,采用这种结构后,可有效加强壳体框架结构,但,由于引风机的作用,使 通风管道和电除尘器内部产生负压,当管道被堵塞或除尘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瑕疵 时,电除尘器内的压力易使电除尘器壳体吸瘪变形,从而影响了电除尘器的正常运行,甚至 是降低了电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又由于采用方管制成壳体框架,所以,在现场安装时,需将 方管运抵现场,易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电除尘器壳体吸瘪变形、结构 简单,可降低成本的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在由槽钢加工而成的壳体
框架内设置有用钢管制成的钭拉杆和横拉杆,两钭拉杆的一端与壳体框架立柱上部连接,
钭拉杆另一端与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对应的壳体框架立柱下部连接,并使两钭拉杆呈交叉
状,在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壳体框架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拉杆。 横拉杆的中部应与两钭拉杆交叉点连接。 在两钭垃杆下端与壳体框架内底面之间应留有便于维修人员进出的通道和空间。 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在由槽钢加工而成的壳体框架内设置有用钢管制成的钭拉
杆和横拉杆,两钭拉杆的一端与壳体框架立柱上部连接,钭拉杆另一端与同在一垂直平面
上的对应的壳体框架立柱下部连接,并呈交叉状,在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壳体框架立柱之
间设置有横拉杆,能有效防止电除尘器壳体吸瘪变形,又由于壳体框架采用槽钢加工而成,
便于在现场就地取材,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中1.壳体框架2.立柱3.钭拉杆4.横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在由槽钢加工而成的 壳体框架1内设置有用钢管制成的钭拉杆3和横拉杆4,两钭拉杆3的一端与壳体框架1立 柱2上部连接,钭拉杆3另一端与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对应的壳体框架1立柱2下部连接, 并使两钭拉杆3呈交叉状,在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壳体框架1立柱2之间设置有横拉杆4 ; 横拉杆4的中部应与两钭拉杆3交叉点连接;在两钭垃杆3下端与壳体框架1内底面之间 应留有便于维修人员进出的通道和空间。
权利要求一种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由槽钢加工而成的壳体框架(1)内设置有用钢管制成的钭拉杆(3)和横拉杆(4),两钭拉杆(3)的一端与壳体框架(1)立柱(2)上部连接,钭拉杆(3)另一端与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对应的壳体框架(1)立柱(2)下部连接,并使两钭拉杆(3)呈交叉状,在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壳体框架(1)立柱(2)之间设置有横拉杆(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拉杆(4)的中部应与两钭拉杆(3)交叉点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钭垃杆(3)下端与壳体框架(1)内底面之间应留有便于维修人员进出的通道和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这样一种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为解决已有电除尘器壳体框架结构存在地易吸瘪变形、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在由槽钢加工而成的壳体框架(1)内设置有用钢管制成的钭拉杆(3)和横拉杆(4),两钭拉杆(3)的一端与壳体框架(1)立柱(2)上部连接,钭拉杆(3)另一端与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对应的壳体框架(1)立柱(2)下部连接,并使两钭拉杆(3)呈交叉状,在同在一垂直平面上的壳体框架(1)立柱(2)之间设置有横拉杆(4)。从而具有加工简单、能有效防止吸瘪变形等优点。
文档编号B03C3/34GK201482563SQ20092013904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5日
发明者戴向军 申请人:龙岩协坷除尘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