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6589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含尘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
背景技术
随着多管除尘器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其除尘效率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级多管除尘器在传统多管除尘器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级卧式除尘,其核心部件即卧式旋风子。双级多管除尘器采用分级除尘的方式,利用一级除尘将含尘烟气中的大粒级灰尘先除去,缩小二级除尘的灰尘粒度范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二级旋风子乃至整个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使用寿命。现有一级除尘的卧式旋风子为导流叶片式,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劳动量较大,且除尘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内部气流更加稳定,除尘效果更加理想的,可用于双级多管除尘器一级除尘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筒体,设在此卧式筒体端头处的切向进气口,设在所述卧式筒体端尾处沿圆周布置的排灰口,设在所述卧式筒体端尾处通过导气管支撑架相连接的导气管。所述切向进气口的入口呈喇叭口状,与卧式筒体连接处呈蜗壳状。所述的切向进气口高度a为70-90mm,宽度b为450_750mm。所述的导气管内径d为120-200mm,长度L1为400-600mm。所述的卧式筒体长度L2为700-1300mm,直径D为300_420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结构简单,无装配件,制造安装简便。旋风子进气口的特殊形状和安装部位,能够获得比传统导流叶片式旋风子更大的切向风速,内部气流更加稳定,除尘效果更加理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筒体5,设在此卧式筒体5端头处的切向进气口 4,设在所述卧式筒体5端尾处沿圆周布置的排灰口 3,设在所述卧式筒体5端尾处通过导气管支撑架I相连接的导气管2。所述切向进气口 4的入口呈喇叭口状,与卧式筒体5连接处呈蜗壳状。所述的切向进气口 4高度a为70-90mm,宽度b为450_750mm。所述的导气管2内径d为120-200mm,长度L1为400_600mm。所述的卧式筒体5长度L2为700-1300mm,直径D为300_420mm。含尘气体从切向进气口 4进入,在卧式筒体5内向筒体的末端做螺旋运动,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筒壁上,并随着气体向卧式筒体5末端方向运动,到达卧式筒体5末端后,粉尘借惯性从排灰口 3排走,气体通过导气管2进入下一级除尘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结构简单,无装配件,制造安装简便。旋风子进气口的特殊形状和安装部位,能够获得比传统导流叶片式旋风子更大的切向风速,内部气流更加稳定,除尘效果更加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筒体,设在此卧式筒体端头处的切向进气口,设在所述卧式筒体端尾处沿圆周布置的排灰口,设在所述卧式筒体端尾处通过导气管支撑架相连接的导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向进气口的入口呈喇叭口状,与卧式筒体连接处呈蜗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向进气口高度a 为 70-90mm,宽度 b 为 450_7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内径d为120-200mm,长度 L1 为 400-6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筒体长度L2为 700-1300mm,直径 D 为 300_42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含尘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筒体,设在此卧式筒体端头处的切向进气口,设在所述卧式筒体端尾处沿圆周布置的排灰口,设在所述卧式筒体端尾处通过导气管支撑架相连接的导气管。本实用新型的切向进气型卧式旋风子结构简单,无装配件,制造安装简便。旋风子进气口的特殊形状和安装部位,能够获得比传统导流叶片式旋风子更大的切向风速,内部气流更加稳定,除尘效果更加理想。
文档编号B04C3/00GK203018224SQ20132003553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王春林, 刘德文, 郑绥旭, 胡彦涛 申请人: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