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913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由导向机构、上主轴、压紧机构,上毛刷、下毛刷、下主轴、支撑座底座以及电机组成,上主轴上设有上毛刷并与压紧机构相连,压紧机构可沿着导向机构上下移动,电机及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下主轴与支撑座相连,下毛刷固定于下主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主轴上设有毛坯并转动,压紧机构向下压紧,涂料经导流槽分别从支撑座、上主轴流入上、下毛刷,使毛坯内下腔与表面被涂上涂料。本发明,通过对报废车灯外壳进行钻孔的方法,在外壳侧面上钻孔后报废往下流转,可通过一个视觉系统很容易的挑出有孔的外壳,通过机械手或推板将其挑出,不让其在滚道上继续流转,方便后续的加工和检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专利说明】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车辆车灯机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前大灯以其重量轻、节能、散热好、美观、耐腐蚀、加工性好等优点不断被认可,在注塑车灯外壳毛坯件后,外观不良品直接在注塑阶段就报废回炉,外观合格品就需要通过X光机对外壳进行探伤扫描,观察外壳内部是否存在裂纹和气孔。如果存在缺陷一般的公司会在X光机旁设立一个工作岗位,由专人把废品挑出。但是在一些大型全自动化生产的企业里,在车间的生产区域内是不允许有操作人员的,不能通过人工挑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通过X光机后会全部在流水线上流转,后续的工位没办法区分这些外壳是否合格,出现现在大部分公司采用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一起加工,加工成型后对外壳的各项性能进行再次检测。上述的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加工时间,还降低了合格率。所以在流水线上合格外壳和报废外壳的区分问题就凸显出来。

【发明内容】

[0003]根据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是在流水线上就必须有一个将不合格品挑出然后将其彻底报废的工序。通过简单的检测设备就能一目了然的观察到那些外壳是合格品那些是不合格品。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由导向机构、上主轴、压紧机构,上毛刷、下毛刷、下主轴、支撑座底座以及电机组成,导向机构固定于底座上,并与上主轴相连,上主轴上设有上毛刷并与压紧机构相连,压紧机构可沿着导向机构上下移动,电机及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下主轴与支撑座相连,下毛刷固定于下主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主轴上设有毛坯并转动,压紧机构向下压紧,涂料经导流槽分别从支撑座、上主轴流入上、下毛刷,使毛坯内下腔与表面被涂上涂料。
[0005]所述的上主轴和支撑座分别设有进料口,涂料经导流槽分别从上主轴和支撑座的进料口流至上、下毛刷表面。
[0006]本发明,涂料经导流槽被压至毛刷表面,定时定量,涂抹均布,且涂抹量可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调节,不产生浪费。加工过程自动化,耗时短,生产效率高。能够通过该技术对X光机检测出的不合格车灯外壳进行彻底的报废处理。方便后续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主轴动力电机,2冷却水喷头,3钻头,4车灯外壳,5铝屑收集车,6冷却水槽,7上下钻孔位置调节手柄,8动力油缸,9主轴,10主轴上下导向柱、11上压紧气缸、12压紧板、13车灯外壳侧压杆、14车灯外壳复位顶杆、15测压杆推力气缸。【具体实施方式】
[0009]由图1知,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由钻孔机和车灯外壳压紧机构组成,车灯外壳压紧机构设在钻孔机的一侧,钻孔机由主轴动力电机I,冷却水喷头2,钻头3,车灯外壳4,铝屑收集车5,冷却水槽6,上下钻孔位置调节手柄7,动力油缸8,主轴9,主轴上下导向柱10组成,车灯外壳压紧机构由上压紧气缸11、压紧板12、车灯外壳侧压杆13、车灯外壳复位顶杆14和测压杆推力气缸15组成,被识别的不合格车灯外壳4进入机床加工位置,车灯外壳侧压杆在测压杆推力气缸的作用下运动,将车灯外壳4推到压紧板下压压紧车灯外壳4,主轴上的钻头3对车灯外壳4进行钻孔。上下钻孔位置调节手柄7通过主轴上下导向柱11调节主轴9的上下位置,使钻头3准确对车灯外壳4的侧面进行钻孔。
【权利要求】
1.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由导向机构、上主轴、压紧机构,上毛刷、下毛刷、下主轴、支撑座底座以及电机组成,导向机构固定于底座上,并与上主轴相连,上主轴上设有上毛刷并与压紧机构相连,压紧机构可沿着导向机构上下移动,电机及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下主轴与支撑座相连,下毛刷固定于下主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主轴上设有毛坯并转动,压紧机构向下压紧,涂料经导流槽分别从支撑座、上主轴流入上、下毛刷,使毛坯内下腔与表面被涂上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报废车灯外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主轴和支撑座分别设有进料口,涂料经导流槽分别从上主轴和支撑座的进料口流至上、下毛刷表面。
【文档编号】B07C5/34GK103878125SQ20141014720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顾伟凯, 付文彬, 何寿延 申请人:江苏华凯线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