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电池分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654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电池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每天都会有许多废弃物品不经分类而被投入垃圾箱,其中包括可回收的垃圾——电池,其被焚烧、掩埋,甚至被随意丢弃,长此以往会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摄入有害金属、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同时还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合理的利用资源可以暂缓资源的使用。城市、农村的生活垃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成分越来越复杂,种类也越来越多,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也越来越难以分类,而我们现在对于垃圾的处理仍旧是沿用以前的传统体制和方法,这样往往不能够适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最终致使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这种现状在农村尤为常见。针对上述问题,不少处理垃圾的公司和企业为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提出垃圾分类回收的想法,推行多色垃圾箱方便民众参、垃圾分类回收和垃圾箱多样化方便民众对垃圾的分类。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为民众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在实施过程中会让公众觉得麻烦,又会出现乱丢乱放的现象,导致这项服务覆盖面不广,实用性差。如此下去这些垃圾分类回收方法难以持续运作,目前这类问题还没有找到相类似的解决方案。

而且由于电池中主要成分是铁和镍,熟悉磁性物质,利用磁选机无法将电池和其他垃圾分离开来,但是由于废电池中的重金属汞、镉、锌等沸点都较低(汞为357℃、镉为765℃、锌为907℃),高温时,易气化挥发,部分重金属物在焚烧炉膛内反应生成其氯化物、氧化物或是硫化物、比原金属元素更易气化挥发。这些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将通过烟囱进入大气造成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部分金属进入炉灰,处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废旧电池分选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电池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废旧电池初选:经过磁选后的金属垃圾和电池混合物利用第一传送带到达电池分选槽,尺寸小于等于电池尺寸的金属物由电池分选槽的出口落入第二传送带;

(2)检测电池:利用电池具有电量输出的特性判断出第二传送带上的金属垃圾和电池混合物中的电池;

(3)抓取废旧电池:将步骤(2)中确认的电池,利用电池抓取机械手将其抓取,并其放入废旧电池收集箱中;

(4)经步骤(3)抓取后的剩余垃圾随第二传动带进入金属类垃圾收集箱。

上述步骤(1)中电池分选槽的出口尺寸宽度大于等于1号电池的直径,其长度大于等于1号电池的长度,所述中电池分选槽的出口的尺寸只能通过尺寸小于等于1号电池的金属物。

上述步骤(2)中利用电压内阻测试机判断是否为电池,电压内阻测试机检测到电压存在,判断出是电池,则将检测到的电池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并发出指令,进入步骤(3);电压内阻测试机检测不到电压存在,不存在电压的金属垃圾随第二传送带进入金属类垃圾收集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替代人工将经磁选后的生活垃圾中的废旧电池拣出,防止废旧电池污染环境,且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废旧电池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废旧电池初选:经过磁选后的金属垃圾和电池混合物利用第一传送带到达电池分选槽,尺寸小于等于电池尺寸的金属物由电池分选槽的出口落入第二传送带;

(2)检测电池:利用电池具有电量输出的特性判断出第二传送带上的金属垃圾和电池混合物中的电池;

(3)抓取废旧电池:将步骤(2)中确认的电池,利用电池抓取机械手将其抓取,并其放入废旧电池收集箱中;

(4)经步骤(3)抓取后的剩余垃圾随第二传动带进入金属类垃圾收集箱。

步骤(1)中电池分选槽的出口尺寸宽度大于等于1号电池的直径,其长度大于等于1号电池的长度,所述中电池分选槽的出口的尺寸只能通过尺寸小于等于1号电池的金属物。

步骤(2)中利用电压内阻测试机判断是否为电池,电压内阻测试机检测到电压存在,判断出是电池,则将检测到的电池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并发出指令,进入步骤(3);电压内阻测试机检测不到电压存在,不存在电压的金属垃圾随第二传送带进入金属类垃圾收集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旧电池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旧电池初选:经过磁选后的金属垃圾和电池混合物利用第一传送带到达电池分选槽,尺寸小于等于电池尺寸的金属物由电池分选槽的出口落入第二传送带;(2)检测电池:利用电池具有电量输出的特性判断出第二传送带上的金属垃圾和电池混合物中的电池;(3)抓取废旧电池:将步骤(2)中确认的电池,利用电池抓取机械手将其抓取,并其放入废旧电池收集箱中。本发明可以替代人工将经磁选后的生活垃圾中的废旧电池拣出,防止废旧电池污染环境,且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马宗正;徐云博;刘纪鹏;徐平;赵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6.12.23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