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深部水仓杂物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02476发布日期:2018-10-19 20:0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井下深部水仓淤泥清淤造浆后的杂物进行分离的装置,同时还涉及一种基于该装置进行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井下主泵房水仓淤泥含有较多的杂物及大颗粒物质,极易在油隔离泵输送时进入高浓度搅拌槽,使油隔离泵进料口堵塞,导致油隔离泵排泥效率降低,影响井下排泥系统的正常运转,使井下主排水系统水仓淤泥正常清淤工作周期延长,影响了水仓正常蓄水、轮换和井下生产过程中涌水、淋水、生产回水正常输送至地表澄清池,给井下生产、特别是深部采掘生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相应的设备或方法能够对水仓淤泥中的杂物进行清除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井下深部水仓杂物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其目的在于:对水仓淤泥中的杂物进行清除分离,避免油隔离泵进料口堵塞,确保井下排泥系统的正常运转。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深部水仓杂物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槽体,所述槽体内安装有回转滤筒,所述回转滤筒轴线水平设置,左右两端分别与槽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回转滤筒回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回转滤筒左端封闭,右端穿过槽体侧壁且具有开口;所述回转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

还设有从右端开口处向回转滤筒内输送淤泥的输入管;

所处槽体底部设有输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滤筒包括锥形的筒体、左端与所述筒体右端相接的中空轴以及安装在筒体左端的密封板;

所述筒体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所述过滤孔开设在筒体的筒壁上;

所述中空轴右端伸出于槽体的右侧壁,所述输入管由右至左伸入所述中空轴;

所述筒体和中空轴的内壁上分别敷设螺旋片,两组螺旋片相接;

所述螺旋片的旋向为左旋,所述回转滤筒回转时,在由左至右的视图方向上,回转方向为顺时针;或者,所述螺旋片的旋向为右旋,所述回转滤筒回转时,在由左至右的视图方向上,回转方向为逆时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外侧还包敷有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主轴,所述主轴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槽体左侧侧壁回转连接,主轴右端与所述密封板相连接;

所述中空轴通过滑动轴承与槽体右侧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底部为漏斗形。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所述的井下深部水仓杂物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步骤为:

开启驱动装置,使回转滤筒回转;然后,通过输入管将淤泥引入回转滤筒内,淤泥中的流质部分在沿锥形筒体向左端流动,并在离心力作用下透过筒体到达槽体中,最终从输出口排出;同时螺旋片在回转过程中在筒体底部形成向右的推力,淤泥中的杂物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筒体底部,并在螺旋片推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从回转滤筒右端排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发明利用离心力将淤泥中的流质部分分离出去,将杂物清除,避免了油隔离泵进料口堵塞,确保井下排泥系统的正常运转;(2)筒体设计成锥形,使流质部分向左端流淌,同时利用螺旋片向右推动杂物,不仅实现了流质与杂物的内外分离,还实现了左右方向上的分离,将杂物快速排出回转滤筒,对淤泥进行持续、自动化处理;(3)筒体外设有滤网,能够过滤更细微的杂质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井下深部水仓杂物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槽体5,所述槽体5内安装有回转滤筒6,所述回转滤筒6轴线水平设置,左右两端分别与槽体5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回转滤筒6包括锥形的筒体6-2、左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筒体6-2右端相接的中空轴以及通过法兰安装在筒体6-2左端的密封板;从而回转滤筒6左端密封、右端开口。

所述筒体6-2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所述筒体6-2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直径为10mm的过滤孔;所述筒体6-2外侧还包敷有滤网6-1,用于过滤更加细微的杂质或颗粒。

所述中空轴右端伸出于槽体5的右侧壁。

装置还包括主轴3,所述主轴3通过滚动轴承组件与所述槽体5左侧侧壁回转连接,主轴3右端与所述密封板相连接,从而实现回转滤筒6左端与槽体5的转动连接。

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回转滤筒6回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2,通过减速器及联轴器与主轴3相连接。

滚动轴承组件包括转头注油嘴、压盖螺栓、轴承前压盖、轴承座加强环、轴承座、轴承后压盖、滚动轴承。由于减速机输出端负荷较小,在轴承座内安装滚动轴承4,两侧紧固螺栓,实现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的固定、连接。为提高轴承座的安装可靠性,在槽端板内、外侧面上设置轴承座加强环各一件,对轴承座进行加固加强。在轴承端盖上设置黄油嘴,用黄油枪及时向轴承腔内加注润滑脂,满足轴承润滑需要。

装置还设有从右端开口处向回转滤筒6内输送淤泥的输入管8,所述输入管8由右至左伸入所述中空轴。

所述中空轴通过滑动轴承组件7与槽体5右侧壁转动连接。滑动轴承组件由轴瓦座加强环、轴瓦前压盖、转头注油嘴、轴瓦座、轴瓦后压盖、轴瓦、压盖螺栓、压盖密封垫组成。由于进料、出料都在右侧,负荷较大,选用铜合金作为轴瓦材料,并且在内外表面上开有可以互通的油槽,满足润滑需要;在槽端板内、外侧面上设置轴承座加强环各一件,对轴瓦座进行加固加强;轴瓦座采用金属结构钢进行加工制作,在其上部加工有黄油嘴安装用内螺纹孔,安装黄油嘴,用于向轴瓦内外表面进行加油润滑;轴承座两端面上轴瓦内、外压盖用紧固螺栓进行固定,确保轴瓦不发生轴向窜动。

所述筒体6-2和中空轴的内壁上分别敷设螺旋片6-3,两组螺旋片6-3相接;

所述螺旋片6-3的旋向为左旋,所述回转滤筒6回转时,在由左至右的视图方向上,回转方向为顺时针;或者,所述螺旋片6-3的旋向为右旋,所述回转滤筒6回转时,在由左至右的视图方向上,回转方向为逆时针。

所述槽体5包括槽端板、槽侧板、槽底板、槽支腿、稳定板、无缝管、连接法兰组成。在前后槽端板上分别设有轴承座、轴瓦座,并在内外两侧用加强环加固,满足轴承座、轴瓦座安装、运行需要。槽底板底部设有无缝钢和连接法兰,可以连接排泥管,便于过滤后的泥浆液体出口变换方向;槽底板跟出口管之间设有一定的锥度,便于过滤后的泥浆能够向中心的无缝管集聚,提高输送效率。在槽底板的外表面上设有槽支腿,便于槽体5在高浓度搅拌槽上部的安装、固定;支腿下部设有稳定板,能够增大接触面积,使安装更加稳定。

分离方法为:开启驱动装置,使回转滤筒6回转;然后,通过输入管8将淤泥引入回转滤筒6内,淤泥中的流质部分在沿锥形筒体6-2向左端流动,并在离心力作用下透过筒体6-2到达槽体5中,最终从槽体5底部的输出口排出;同时螺旋片6-3在回转过程中在筒体6-2底部形成向右的推力,淤泥中的杂物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筒体6-2底部,并在螺旋片6-3推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从回转滤筒6右端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