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1326发布日期:2018-09-07 22:5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



背景技术:

在炼钢厂的钢渣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刚出炉的钢渣进行喷水降温,并需要对钢渣现场的粉尘进行清除处理,但由于炼钢厂的钢渣现场的粉尘含有大量的液态成分,如水或各种液态的有机物,在使用电除尘器对炼钢厂的钢渣现场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时,大量的含有液态成分的粉尘会向放电极的放电部移动,并牢牢地粘结、吸附在放电极的放电部上,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振打、气流吹灰都很难将其清除掉,导致放电极的放电极的放电部被粉尘彻底覆盖,出现严重的锈蚀,彻底失去放电能力,进而造成穿过电除尘器的含尘气体中的粉尘不能荷电,使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急剧下降。为此,现有电除尘器在被用于对炼钢厂的钢渣现场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时,不仅2、3个月就需要更换放电极,而且在除尘的过程中,其除尘效率尽在更换放电极后的初期比较高,之后就会迅速降低,乃至彻底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含有液态成分的粉尘粘结、吸附在放电极的放电部上,防止放电极的放电极的放电部被粉尘彻底覆盖、出现严重的锈蚀,让穿过电除尘器的液态成分的粉尘能大量荷电,进而可使电除尘器在处理含有液态成分的粉尘时也能长期保持很高的除尘效率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包括放电电极,放电电极上具有放电部,所述放电部的附近设有流体喷射口,流体喷射口朝向放电电极的放电部或朝向放电部周围的空间,流体喷射口喷射出的流体在放电部的表面或其周围形成隔离含尘气体的流体幕,流体喷射口喷射出的流体不用于清除集尘电极上的灰尘,流体喷射口通过流体输送通道与流体进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放电部为放电针,放电针的里端与导电杆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流体为空气或水,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输送的空气或水不用于清除除尘电极的集尘极上的灰尘。

优选地,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设置在导电杆内,每个放电针的附近分别设有多个流体喷射口,多个流体喷射口位于导电杆的侧壁上并环绕对应的放电针与导电杆的连接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放电针的截面为椭圆形,放电针的椭圆形截面自里向外逐渐缩小成针尖,在放电针的椭圆形的长轴的二端附近和短轴的二端的附近分别设有流体喷射口。

优选地,所述放电针里端的椭圆截面的长轴为1mm—3mm,椭圆截面的短轴为0.5mm—1.2mm,放电针的长度为3mm—10mm,导电杆上相邻的放电针的左右伸出方向相反,导电杆上相邻的放电针之间的距离为10mm—50mm,所述流体喷射口呈弯弧状的长条形,流体喷射口的宽度为0.05mm—0.2mm。

优选地,所述放电针的里端固定在圆盘形的堵块的外端面上,堵块插装在导电杆侧壁上的堵块安装孔内,堵块安装孔的里端与流体输送通道相通,所述流体喷射口位于堵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其放电电极上具有放电部,所述放电部的附近设有流体喷射口,流体喷射口朝向放电电极的放电部或朝向放电部周围的空间,流体喷射口喷射出的流体在放电部的表面或其周围形成隔离含尘气体的流体幕,流体喷射口喷射出的流体不用于清除集尘电极上的灰尘,流体喷射口通过流体输送通道与流体进口相连。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具有可避免含有液态成分的粉尘粘结、吸附在放电极的放电部上,防止放电极的放电极的放电部被粉尘彻底覆盖、出现严重的锈蚀,让穿过电除尘器的液态成分的粉尘能大量荷电,进而可使电除尘器在处理含有液态成分的粉尘时也能长期保持很高的除尘效率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的放电针部分放大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包括放电电极,放电电极上具有放电部,放电部的附近设有流体喷射口2,流体喷射口2朝向放电电极的放电部或朝向放电部周围的空间,流体喷射口2喷射出的流体在放电部的表面或其周围形成隔离含尘气体的流体幕,流体喷射口2喷射出的流体不用于清除集尘电极上的灰尘,流体喷射口2通过流体输送通道3与流体进口4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放电部为放电针1,放电针1的里端与导电杆5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流体为空气或水,所述流体输送通道3输送的空气或水不用于清除除尘电极的集尘极上的灰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流体输送通道3设置在导电杆5内,每个放电针1的附近分别设有多个流体喷射口2,多个流体喷射口2位于导电杆5的侧壁上并环绕对应的放电针1与导电杆5的连接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放电针1的截面为椭圆形,放电针1的椭圆形截面自里向外逐渐缩小成针尖,在放电针1的椭圆形的长轴的二端附近和短轴的二端的附近分别设有流体喷射口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放电针1里端的椭圆截面的长轴为1mm—3mm,椭圆截面的短轴为0.5mm—1.2mm,放电针1的长度为3mm—10mm,导电杆5上相邻的放电针1的左右伸出方向相反,导电杆5上相邻的放电针1之间的距离为10mm—50mm,所述流体喷射口2呈弯弧状的长条形,流体喷射口2的宽度为0.05mm—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放电针1的里端固定在圆盘形的堵块6的外端面上,堵块6插装在导电杆5侧壁上的堵块安装孔内,堵块安装孔的里端与流体输送通道3相通,所述流体喷射口2位于堵块6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每个所述放电针1的轴线分别位于左右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在电除尘的放电电极的放电部的附近设置流体喷射口2,流体喷射口2朝向放电电极的放电部或朝向放电部周围的空间;

B、让流体喷射口2通过流体输送通道3与流体进口4相连;

C、在静电除尘器进行除尘的过程中,让流体喷射口2连续朝着放电电极的放电部或其周围喷射流体,流体喷射口2喷射出的流体在放电部的表面或其周围形成隔离含尘气体的流体幕,流体喷射口2喷射出的流体不用于清除除尘电极的集尘极上的灰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流体保护放电电极具有可避免含有液态成分的粉尘粘结、吸附在放电极的放电部上,防止放电极的放电极的放电部被粉尘彻底覆盖、出现严重的锈蚀,让穿过电除尘器的液态成分的粉尘能大量荷电,进而可使电除尘器在处理含有液态成分的粉尘时也能长期保持很高的除尘效率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放电部为放电针1,每个放电针1的里端分别与导电杆5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流体为空气或水,所述流体输送通道3输送的空气或水不用于清除除尘电极的集尘极上的灰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流体输送通道3设置在导电杆5内,每个放电针1的附近分别设有多个流体喷射口2,多个流体喷射口2位于导电杆5的侧壁上并环绕对应的放电针1与导电杆5的连接部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