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9763发布日期:2019-03-02 02: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粉生产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塑粉涂料是一种以合成树脂为基料,配以颜料、填料而得到的配方材料,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饰材料,具有省能源、低污染、高效率、高性能等特点。作为无溶剂涂料它涂装效率高、防腐性能好,可一次成膜且储存运输方便,日益受到人们欢迎。

塑粉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将塑片或塑粒研磨后形成塑粉的办法,研磨出的塑粉容易参杂金属杂质,而且由于设备精度的限制,研磨后的塑粉具有多个级别的粒径,对塑粉的使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能够让塑粉的各个不同的粒径快速的分离出来,而且将塑粉中参杂的金属杂质分离出来,需要研究出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提高塑粉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将不同颗粒的塑粉进行精确分离,分离后的塑粉再进行金属杂质的分离,提高了塑粉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包括箱体、进料漏斗、第一筛选板、第二筛选板、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的箱体的上方设有进料漏斗,所述的进料漏斗的右侧设有导料管,所述的导料管连接有气体喷射器,所述的气体喷射器的下端与箱体的入口连接,所述的箱体上端两侧设有导流装置,所述的箱体内设有第一筛选板,所述的第一筛选板斜向右下方设置,所述的第一筛选板的上部分设有若干个第一筛选孔,所述的第一筛选孔的下方设有第二筛选板,所述的第一筛选板的下部分设有若干个第二筛选孔,所述的第二筛选孔的下方设有第一收料框,所述的第一筛选板的右侧设有第二收料框,所述的第一筛选板的左上方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的箱体的左侧设有转接箱,所述的第一搅拌装置位于转接箱内,所述的第二筛选板的右侧设有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与第一收料框连接,所述的挡料板的下端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右侧设有通管,所述的通管的右侧设有第四收料框,所述的第二筛选板的上部分设有若干个第三筛选孔,所述的第三筛选孔的下方设有第三收料框,所述的第三收料框的底部设有剔除装置,所述的第三收料框的前面设有盖门,所述的第二筛选板的下部分设有若干个第四筛选孔,所述的第四筛选孔的下方设有第五收料框,所述的第二筛选板的左上方设有第二搅拌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装置包括空压机、空气导流管,所述的空压机位于箱体的上方,所述的空压机的下方设有若干个空气导流管,最左侧所述空气导流管的左侧壁和最右侧所述空气导流管的右侧壁均设有刮料装置,所述的刮料装置包括弹性杆、刮料杆,所述的空气导流管内设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的下端与弹性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弹性杆的下端与刮料杆连接,左侧所述刮料杆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刮料杆的右侧设有刮料刷。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搅拌刷、伸缩轴、气缸,所述的气缸为双向气缸,所述的气缸安装在转接箱的左侧,所述的气缸的的右端与伸缩轴的左端连接,所述的伸缩轴的右端与搅拌杆连接,所述的搅拌杆的下侧设有若干个搅拌刷,所述的搅拌刷为倒T形,所述的搅拌刷的下端设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的中间下端向外凸出,所述的第一搅拌装置与第二搅拌装置相同,能够保护搅拌轴,同时也能更加均匀的搅拌。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筛选孔的孔径大于第三筛选孔的孔径,所述的第三筛选孔的孔径大于第四筛选孔的孔径,所述的第四筛选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筛选孔的孔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筛选板与箱体左侧内壁之间的夹角为-度,所述的第二筛选板与箱体左侧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4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剔除装置包括转动杆、空心磁铁、吸附管、转动电机、刮料部件,所述的转动电机位于转接箱的底部,所述的转动电机的右端与转动杆连接,所述的转动杆套设有空心磁铁,所述的空心磁铁套设有吸附管,所述的吸附管的左端套设有刮料部件,所述的刮料部件为开口向右的凹字形,所述的刮料部件的下端设有收料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下端面与第二筛选板的上端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筛选板、第二筛选板、剔除装置、搅拌装置和导流装置等配合使用,第一筛选板上设置第一筛选孔和第二筛选孔,第二筛选板上设置第三筛选孔和第四筛选孔,第一筛选孔、第二筛选孔、第三筛选孔和第四筛选孔各不相同,将塑粉颗粒快速分成5个等级,剔除装置的设置将参杂在塑粉里的金属杂质进行剔除,提高了塑粉的质量,搅拌装置和导流装置的设置将塑粉分离的更加迅速、均匀、有规则。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剔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进料漏斗、3-第一筛选板、4-第二筛选板、5-第一搅拌装置、6-第二搅拌装置、11-导流装置、12-转接箱、21-导料管、22-气体喷射器、31-第一筛选孔、32-第二筛选孔、33-第二收料框、41-挡料板、42-第三筛选孔、43-第三收料框、44-第四筛选孔、45-第四收料框、46-第五收料框、47-剔除装置、51-搅拌杆、52-搅拌刷、53-伸缩轴、54-气缸、111-空压机、112-空气导流管、113-刮料装置、114-弹性杆、115-刮料杆、116-固定杆、117-刮料刷、321-第一收料框、411-通孔、412-通管、471-转动杆、472-空心磁铁、473-吸附管、474-转动电机、475-刮料部件、476-有收料槽、521-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进料漏斗2、第一筛选板3、第二筛选板4、第一搅拌装置5、第二搅拌装置6,所述的箱体1的上方设有进料漏斗2,所述的进料漏斗2的右侧设有导料管21,所述的导料管21连接有气体喷射器22,所述的气体喷射器22的下端与箱体1的入口连接,所述的箱体1上端两侧设有导流装置11,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第一筛选板3,所述的第一筛选板3斜向右下方设置,所述的第一筛选板3的上部分设有若干个第一筛选孔31,所述的第一筛选孔31的下方设有第二筛选板4,所述的第一筛选板3的下部分设有若干个第二筛选孔32,所述的第二筛选孔32的下方设有第一收料框321,所述的第一筛选板3的右侧设有第二收料框33,所述的第一筛选板3的左上方设有第一搅拌装置5,所述的箱体1的左侧设有转接箱12,所述的第一搅拌装置5位于转接箱12内,所述的第二筛选板4的右侧设有挡料板41,所述的挡料板41与第一收料框321连接,所述的挡料板41的下端设有通孔411,所述的通孔411的右侧设有通管412,所述的通管412的右侧设有第四收料框45,所述的第二筛选板4的上部分设有若干个第三筛选孔42,所述的第三筛选孔42的下方设有第三收料框43,所述的第三收料框43的底部设有剔除装置47,所述的第三收料框43的前面设有盖门431,所述的第二筛选板4的下部分设有若干个第四筛选孔44,所述的第四筛选孔44的下方设有第五收料框46,所述的第二筛选板4的左上方设有第二搅拌装置6,所述的导流装置11包括空压机111、空气导流管112,所述的空压机111位于箱体1的上方,所述的空压机111的下方设有若干个空气导流管112,最左侧所述空气导流管112的左侧壁和最右侧所述空气导流管112的右侧壁均设有刮料装置113,所述的刮料装置113包括弹性杆114、刮料杆115,所述的空气导流管112内设有固定杆116,所述的固定杆116的下端与弹性杆114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弹性杆114的下端与刮料杆115连接,左侧所述刮料杆115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刮料杆115的右侧设有刮料刷117,所述的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杆51、搅拌刷52、伸缩轴53、气缸54,所述的气缸54为双向气缸,所述的气缸54安装在转接箱12的左侧,所述的气缸54的的右端与伸缩轴53的左端连接,所述的伸缩轴53的右端与搅拌杆51连接,所述的搅拌杆5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搅拌刷52,所述的搅拌刷52为倒T形,所述的搅拌刷52的下端设有保护罩521,所述的保护罩521的中间下端向外凸出,所述的第一搅拌装置5与第二搅拌装置6相同,所述的第一筛选孔31的孔径大于第三筛选孔42的孔径,所述的第三筛选孔42的孔径大于第四筛选孔44的孔径,所述的第四筛选孔44的孔径大于第二筛选孔32的孔径,所述的第一筛选板3与箱体1左侧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40度,所述的第二筛选板4与箱体1左侧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40度,所述的剔除装置47包括转动杆471、空心磁铁472、吸附管473、转动电机474、刮料部件475,所述的转动电机474位于转接箱12的底部,所述的转动电机474的右端与转动杆471连接,所述的转动杆471套设有空心磁铁472,所述的空心磁铁472套设有吸附管473,所述的吸附管473的左端套设有刮料部件475,所述的刮料部件475为开口向右的凹字形,所述的刮料部件475的下端设有收料槽476,所述的通孔411下端面与第二筛选板4的上端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多颗粒塑粉分离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打开气体喷射器22,将待分选的塑粉从进料漏斗2中经导料管21和气体喷射器22的导向作用进入箱体1的第一筛选板3,启动气缸54和空压机111,气缸54推动伸缩轴53向右移动,带动搅拌杆51向右移动,分别对第一筛选板3和第二筛选板4进行搅拌,空压机111中的气流通过空气导流管112进入箱体1内进行导向,防止搅拌过程中塑粉颗粒在散落在空气中,尺寸大于第一筛选孔31塑粉颗粒留在第一筛选板3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归入第二收料框33,尺寸小于第二筛选孔32的塑粉颗粒落入第一收料框321,其余的塑粉颗粒落入第二筛选板4上,经过搅拌后,尺寸大于第三筛选孔42的塑粉颗粒留在第二筛选板4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归入第四收料框45中,尺寸小于第四筛选孔44的塑粉颗粒落入第五收料框46中,尺寸小于第三筛选孔42的塑粉颗粒落入第三收料框43为适用的塑粉颗粒的尺寸,然后启动转动电机474,对落入第三收料框43中的塑粉颗粒进行金属杂质的吸附分离,混在塑粉颗粒的金属杂质被吸附在吸附管473的表面,吸附完成后,打开盖门431,将刮料部件475向右移动将吸附在吸附管473表面的金属杂质除去,然后将杂质收纳箱放入吸附管473的右下方,将刮料部件475旋转使得收料槽476的开口向下,收集在收料槽476的金属杂质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入杂质收纳箱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