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机的多级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7590发布日期:2019-05-03 20:1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粒机的多级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造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造粒机的多级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在实际造粒生产过程中,造粒后的成品例子有大有小,甚至由于生产设备等的振动波动,成品粒子中还带有一些粉末、细碎颗粒。大小不同的成品粒子、粉末等不便于成品的包装与搬运。因此需要将成品粒子再过筛,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筛选,或采用粗简的筛子筛选,筛选效果不佳、而且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造粒机的多级筛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造粒机的多级筛选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转动轴、筛选电机、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筛网筒、收料框和进料机构。

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分别竖立在底座两侧。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上部;筛选电机安装第一支柱外侧,转动轴向第一支柱外侧延伸至于筛选电机连接。筛选电机用于驱动转动轴带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筛网筒等转动,并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

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同轴固定套装在转动轴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一入料口,入料口位于转动轴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出料口,所有出料口位于转动轴的同一侧。出料口用于将过筛完成的成品粒子分别取出。

所述筛网筒有若干个,所有筛网筒的长度相等,每个筛网筒的直径不同;所述筛网筒的网眼目数大于其内部的筛网筒的网眼目数,使进入最里面的成品粒子逐一过筛分类。所述筛网筒的数量与出料口数量相等;所有筛网筒依直径大小顺序叠套,且所有筛网筒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入料口与位于最里面的筛网筒相连通。

所述收料框设于底座上面中间,收料框位于筛网筒下方。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输料管、入料管和入料驱动;所述输料管为“L”形状,输料管上部固定于第一支柱上部内侧;所述入料管套装于输料管下部外端,入料管的外径与入料口相适配;所述入料驱动安装于输料管下部的外壁,用于控制驱动入料管沿输料管的下部伸缩移动;当入料驱动控制驱动入料管向第一支撑板移动时,入料管外端伸进入料口内,使成品粒子沿输料管、入料管进入最里面的筛网筒、进行过筛作业。当入料驱动控制驱动入料管向第一支柱移动时,入料管外端远离入料口。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过筛作业简便有效,可有效向不同目数的成品粒子通过不同大小的筛网筒过筛分类,并分别取出,便于后续包装或运输作业的顺利进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侧分别设有与筛网筒相适配的安装槽。每一个筛网筒一一对应安装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对应的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筛网筒的直径由第一支撑板向第二支撑板逐渐增大。当过筛完成后,成品粒子集中于出料口一侧,便于取出过筛完成的成品粒子。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上面设有入料斗,便于成品粒子进入筛网筒内。

优选的,所述筛选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下部、入料管倾斜设置,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低于另一端,这样的结构便于成品粒子顺畅进入筛网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造粒机的多级筛选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转动轴、筛选电机、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筛网筒、收料框和进料机构。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过筛作业简便有效,可有效向不同目数的成品粒子通过不同大小的筛网筒过筛分类,并分别取出,便于后续包装或运输作业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筛网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转动轴;5、筛选电机;6、第一支撑板;61、入料口;62、安装槽;7、第二支撑板;71、出料口;72、安装槽;8、筛网筒;9、收料框;101、输料管;102、入料管;103、入料驱动;104、入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造粒机的多级筛选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转动轴4、筛选电机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筛网筒8、收料框9和进料机构。

所述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分别竖立在底座两侧。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上部;筛选电机5安装第一支柱2外侧,转动轴向第一支柱2外侧延伸至于筛选电机5连接。所述筛选电机5为伺服电机,筛选电机5用于驱动转动轴4带动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筛网筒8等转动,并控制转动轴4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

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同轴固定套装在转动轴4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板6上设有一入料口61,入料口61位于转动轴4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7上设有若干出料口71,所有出料口71位于转动轴4的同一侧。出料口71用于将过筛完成的成品粒子分别取出。

所述筛网筒8有若干个,所有筛网筒8的长度相等,每个筛网筒8的直径不同;所述筛网筒8的网眼目数大于其内部的筛网筒8的网眼目数,使进入最里面的成品粒子逐一过筛分类。所述筛网筒8的数量与出料口71数量相等;所有筛网筒8依直径大小顺序叠套,且所有筛网筒8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所述入料口61与位于最里面的筛网筒8相连通。

所述收料框9设于底座1上面中间,收料框9位于筛网筒8下方。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输料管101、入料管102和入料驱动103。所述输料管101为“L”形状,输料管101上部固定于第一支柱2上部内侧。所述入料管102套装于输料管101下部外端,入料管102的外径与入料口61相适配。所述输料管101下部、入料管102倾斜设置,靠近第一支撑板6的一端低于另一端,这样的结构便于成品粒子顺畅进入筛网筒8内。所述输料管101上面设有入料斗104,便于成品粒子进入筛网筒8内。

所述入料驱动103安装于输料管101下部的外壁,用于控制驱动入料管102沿输料管101的下部伸缩移动。当入料驱动103控制驱动入料管102向第一支撑板6移动时,入料管102外端伸进入料口61内,使成品粒子沿输料管101、入料管102进入最里面的筛网筒8、进行过筛作业。当入料驱动103控制驱动入料管102向第一支柱2移动时,入料管102外端远离入料口61。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过筛作业简便有效,可有效向不同目数的成品粒子通过不同大小的筛网筒8过筛分类,并分别取出,便于后续包装或运输作业的顺利进行。

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内侧分别设有与筛网筒8相适配的安装槽(62、72)。每一个筛网筒8一一对应安装于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对应的安装槽(62、72)内。

所述筛网筒8的直径由第一支撑板6向第二支撑板7逐渐增大。当过筛完成后,成品粒子集中于出料口71一侧,便于取出过筛完成的成品粒子。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