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托辊生产的辊皮在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0015发布日期:2019-11-13 01:3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托辊生产的辊皮在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托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托辊生产的辊皮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托辊的切割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在切割辊皮变形的情况,变形损伤的辊皮有的不能再生产托辊,有的可以后期处理后进行使用,但是在生产线上没有对发生变形损伤的辊皮进行处理,造成后期组装时工作量加大,需要人工进行分拣,但是人工分拣效率慢,无法保证分拣没有遗漏,使后期组装托辊质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在后期组装完成后在进行检测设备很多,例如专利号:cn201420609233.7就是通过检测后期托辊的运行情况来评估托辊的好坏,但是如果后期检测,会造成本来就不合格的产品进入组装车间,也影响了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所以应该有一种可以在零部件时就进行质量把关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托辊生产的辊皮在线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检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辊皮的损伤变形,有损伤的辊皮进行剔除,保证在后期生产中的运行速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省去了人工检测的低效率,降低人员工作量,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托辊生产的辊皮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和损伤剔除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辊皮生产支架上,所述损伤剔除装置安装于所述检测装置一侧,所述损伤剔除装置剔除方向安装有损伤辊皮收集摆放装置,所述收集摆放装置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一侧安装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由气缸控制,所述侧挡板一侧安装有夹钳,所述夹钳通过同步电机控制在导轨上移动;在切割过程中总是出现切割端口变形的,为保证后续组装的质量,对于切割后的辊皮进行在线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辊皮端口是否有凹陷等缺陷,检测到有缺陷通过损伤剔除装置进行剔除,剔除后通过辊皮收集摆放装置进行收集摆放,通过收集进行区别可在此利用的可以进行矫正后再次进入生产组装环节。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发射机构、接收机构、反馈机构和主控制器,所述发射机构设置于所述生产支架上,所述接收机构与所述发射机构对应安装于所述生产支架上,所述反馈机构通过编程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发射机构主要是在检测时发出信号,信号对准辊皮内圈周边,通过检测接收机构完全接收发射机构的信号,证明辊皮完整为发生凹陷,反馈机构用于反馈信号传输,当接收机构为完全接收到信号时,反馈信号到编程控制器,编程控制器将信号反馈到主控制器内,主控制器发出指令,损伤剔除装置进行剔除操作。

优选的,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多组红外发光二极管,每组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一个弧形发光二极管,多组所述弧形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圆形发射部,所述接收机构包括多组光敏二极管,每组所述光敏二极管组成弧形光敏二极管,多组所述弧形光敏二极管组成圆形接受部,每组所述弧形发光二极管与每组所述弧形光敏二极管对应设置;在发射机构发出的信号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每组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弧形发光二极管,多组弧形发光二极管组成与辊皮内径相等的圆形发射机构,从而检测辊皮的端截面是否完整,只要有一段弧形发光二极管发出信号,接收机构对应的弧形光敏二极管未接受到信号,则光敏二极管传递反馈信号到编程控制器,编程控制器将信号传递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进行发出指令损伤剔除装置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包括工控机和云端数据库,所述工控机通过所述编程控制器传输的信号,进行控制所述损伤剔除装置进行损伤辊皮剔除,所述工控机将损伤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所述云端数据库,进行分析对比;主控制器在操作时,将操作信号传递到工控机,另外将保存信息传递到云端数据库,通过云端数据库进行保存对比分析数据为以后的车间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当一个时间段出现较多不合格辊皮时,时间段一般在每天出现30-50个问题辊皮时,云端数据库会进行反馈报警,云端数据库设定限值为30-50/24小时后续保养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查巡视和后期维修,如出现每24小时30个问题辊皮会进行初期警示,如继续增加出现每24小时40个问题辊皮会进行中期警示,如达到每24小时50个问题辊皮会报警,提示人员马上进行维修,可以控制切割设备进行停机检查,提示过程中云端数据库通过工控机完成操作,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损伤剔除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端设置夹具,所述夹具通过夹持气缸动作,所述伸缩杆下方设置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在检测到损伤辊皮后,剔除装置通过伸缩杆控制夹具进行辊皮夹持,在通过旋转盘将夹持的辊皮放入收集摆放装置内,完成剔除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辊皮的损伤变形,有损伤的辊皮进行剔除,保证在后期生产中的运行速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省去了人工检测的低效率,降低人员工作量,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射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接收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装置,2、损伤剔除装置,3、收集摆放装置,4、收集槽,5、侧挡板,6、气缸,7、夹钳,8、同步电机,9、导轨,10、发射机构,11、接收机构,12、反馈机构,13、主控制器,14、红外发光二极管,15、弧形发光二极管,16、光敏二极管,17、弧形光敏二极管,18、工控机,19、云端数据库,20、编程控制器,21、伸缩杆,22、夹具,23、夹持气缸,24、旋转盘,2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托辊生产的辊皮在线检测装置1,包括检测装置1和损伤剔除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1安装于辊皮生产支架上,所述损伤剔除装置2安装于所述检测装置1一侧,所述损伤剔除装置2剔除方向安装有损伤辊皮收集摆放装置3,所述收集摆放装置3包括收集槽4,所述收集槽4一侧安装有侧挡板5,所述侧挡板5由气缸6控制,所述侧挡板5一侧安装有夹钳7,所述夹钳7通过同步电机8控制在导轨9上移动;在切割过程中总是出现切割端口变形的,为保证后续组装的质量,对于切割后的辊皮进行在线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检测装置1进行检测辊皮端口是否有凹陷等缺陷,检测到有缺陷通过损伤剔除装置2进行剔除,剔除后通过辊皮收集摆放装置3进行收集摆放,通过收集进行区别可在此利用的可以进行矫正后再次进入生产组装环节。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发射机构10、接收机构11、反馈机构12和主控制器13,所述发射机构10设置于所述生产支架上,所述接收机构11与所述发射机构10对应安装于所述生产支架上,所述反馈机构12通过编程控制器20与所述主控制器13连接;发射机构10主要是在检测时发出信号,信号对准辊皮内圈周边,通过检测接收机构11完全接收发射机构10的信号,证明辊皮完整为发生凹陷,当接收机构11未完全接收到信号时,反馈信号到编程控制器20,编程控制器20将信号反馈到主控制器13内,主控制器13发出指令,损伤剔除装置2进行剔除操作。

优选的,所述发射机构10包括多组红外发光二极管14,每组红外发光二极管14组成一个弧形发光二极管15,多组所述弧形红外发光二极管15组成圆形发射部,所述接收机构11包括多组光敏二极管16,每组所述光敏二极管16组成弧形光敏二极管17,多组所述弧形光敏二极管17组成圆形接受部,每组所述弧形发光二极管15与每组所述弧形光敏二极管17对应设置;在发射机构发出的信号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14发出,每组红外发光二极管14组成弧形发光二极管15,多组弧形发光二极管15组成与辊皮内径相等的圆形发射机构10,从而检测辊皮的端截面是否完整,当有一端弧形发光二极管15发出信号,接收机构11对应的弧形光敏二极管17未接受到信号,则光敏二极管16传递反馈信号到编程控制器20,编程控制器20将信号传递到主控制器13,主控制器13进行发出指令损伤剔除装置3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13包括工控机18和云端数据库19,所述工控机18通过所述编程控制器20传输的信号,进行控制所述损伤剔除装置2进行损伤辊皮剔除,所述工控机18将损伤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所述云端数据库19,进行分析对比;主控制器13在操作时,将操作信号传递到工控机18,另外将保存信息传递到云端数据库19,通过云端数据库19进行保存对比分析数据为以后的车间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当一个时间段出现较多不合格辊皮时,时间段一般在每天出现30-50个问题辊皮时,云端数据库19会进行反馈报警,云端数据库19设定限值为30-50/24小时后续保养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查巡视和后期维修,如出现每24小时30个问题辊皮会进行初期警示,如继续增加出现每24小时40个问题辊皮会进行中期警示,如达到每24小时50个问题辊皮会报警,提示人员马上进行维修,可以控制切割设备进行停机检查,提示过程中云端数据库19通过工控机18完成操作,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损伤剔除装置2包括伸缩杆21,所述伸缩杆21前端设置夹具22,所述夹具22通过夹持气缸23动作,所述伸缩杆21下方设置旋转盘24,所述旋转盘24通过电机25带动旋转;在检测到损伤辊皮后,损伤剔除装置2通过伸缩杆21控制夹具22进行辊皮夹持,在通过旋转盘24将夹持的辊皮放入收集摆放装置3内,完成剔除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辊皮的损伤变形,有损伤的辊皮进行剔除,保证在后期生产中的运行速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省去了人工检测的低效率,降低人员工作量,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均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