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7577发布日期:2020-06-12 15:3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检验科经常需要进行血液成分分离。

现有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在分离血液成分时,由于试剂管内的血液存在凝固造成血液分离不彻底,降低装置的分离效果,此外,现有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只能对相对应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分离,所以血液必须盛放在同一规格试剂管中,降低装置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在分离血液成分时,由于试剂管内的血液存在凝固造成血液分离不彻底,降低装置的分离效果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只能对相对应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分离,所以血液必须盛放在同一规格试剂管中,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包括转盘、振动器和转轴,所述转盘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所述转盘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转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转盘之间设置有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下方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转轴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转盘旋转,对血液进行离心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两侧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杆为所述电动机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贯穿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箱体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可将所述箱体支撑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箱盖上方设置有提柄,所述提柄与所述箱盖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箱盖既可使装置密封起来,也可将装置打开,所述提柄可方便装置的提携。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转盘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夹板可将试剂管固定,所述弹簧可对不同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固定,提高装置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内壁上设置有胶垫,所述胶垫与所述夹板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胶垫可增加所述夹板与试剂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试剂管在旋转离心过程中发生滑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在分离血液成分时,由于试剂管内的血液存在凝固造成血液分离不彻底,降低装置的分离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动器,使装置的工作过程转换为先震荡后分离,可使血液分离彻底,提高装置的分离效果;

2、为解决现有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只能对相对应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分离,所以血液必须盛放在同一规格试剂管中,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板和弹簧,不仅将试剂管稳稳固定,还可对不同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固定,提高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中转盘的俯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箱体;2、支撑脚;3、转轴;4、减震垫;5、电动机;6、横杆;7、振动器;8、提柄;9、转盘;10、箱盖;11、弹簧;12、夹板;13、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包括转盘9、振动器7和转轴3,转盘9一侧壁上设置有振动器7,振动器7与转盘9通过螺钉连接,转盘9下方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与转盘9通过螺栓连接,转轴3与转盘9之间设置有减震垫4,转轴3下方设置有电动机5,电动机5与转轴3键连接,电动机5带动转轴3旋转,进而带动转盘9旋转,对血液进行离心分离,转轴3两侧设置有横杆6,横杆6与转轴3转动连接,横杆6与电动机5通过螺栓连接,横杆6为电动机5提供安装位置,横杆6贯穿于箱体1内部,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支撑脚2与箱体1通过螺钉连接,支撑脚2可将箱体1支撑起来,箱体1上方设置有箱盖10,箱盖10与箱体1通过合页连接,箱盖10上方设置有提柄8,提柄8与箱盖10通过螺钉连接,箱盖10既可使装置密封起来,也可将装置打开,提柄8可方便装置的提携,转盘9上设置有夹板12,夹板12与转盘9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1,夹板12可将试剂管固定,弹簧11可对不同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固定,提高装置实用性,夹板12内壁上设置有胶垫13,胶垫13与夹板12粘接,胶垫13可增加夹板12与试剂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试剂管在旋转离心过程中发生滑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转盘9一侧壁上设置有振动器7,振动器7与转盘9通过螺钉连接,在对试剂管内的血液进行分离之前,振动器7可带动转盘9振动,进而使试剂管内的血液震荡,使血液充分融合,震荡过后再进行分离,可保证血液分离彻底,提高装置的分离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转盘9上设置有夹板12,夹板12与转盘9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1,夹板12可将试剂管固定,弹簧11可对不同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固定,提高装置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箱盖10打开,将盛有血液的试剂管通过夹板12固定在转盘9之上,弹簧11可对不同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固定,提高装置实用性,同时胶垫13可增加夹板12与试剂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试剂管在旋转离心过程中发生滑动,然后合上箱盖10,打开振动器7的开关,先对试剂管内的血液进行震荡,使血液充分融合,减震垫4可减小振动器7工作过程中对转轴3的影响,然后打开电动机5开关,带动转轴3旋转,进而带动转盘9旋转,对试剂管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可保证血液分离彻底,提高装置的分离效果,通过提柄8可方便对装置进行提携。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9)、振动器(7)和转轴(3),所述转盘(9)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振动器(7),所述振动器(7)与所述转盘(9)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转盘(9)下方设置有所述转轴(3),所述转轴(3)与所述转盘(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3)与所述转盘(9)之间设置有减震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下方设置有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与所述转轴(3)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两侧设置有横杆(6),所述横杆(6)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横杆(6)与所述电动机(5)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贯穿于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与所述箱体(1)通过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方设置有箱盖(10),所述箱盖(10)与所述箱体(1)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箱盖(10)上方设置有提柄(8),所述提柄(8)与所述箱盖(10)通过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9)上设置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与所述转盘(9)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2)内壁上设置有胶垫(13),所述胶垫(13)与所述夹板(12)粘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包括转盘、振动器和转轴,所述转盘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所述转盘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转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转盘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动器,使装置的工作过程转换为先震荡后分离,可使血液分离彻底,提高装置的分离效果,通过设置夹板和弹簧,不仅将试剂管稳稳固定,还可对不同规格的试剂管进行固定,提高装置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存;于志丹;李利锋;张现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