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微粉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942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性微粉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磁性微粉的装置的结构。
磁性微粉,如碳包金属或金属碳化物纳米微粉,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当金属为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时,该材料具有优越的磁学特性。由于金属或金属碳化物纳米颗粒之间被碳包裹而相互隔离,因此这种新的结构形式既显示出了纳米尺寸效应又克服了纳米金属材料因表面能过大表现出的热、化学不稳定等缺陷,在材料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在合成的磁性微粉中含有非磁性物质,如富勒烯,纳米碳管等,如果这些非磁性物质不除去,微粉的磁性能就会受到影响。目前,已有的分离装置只能干粉分离(Physical Review B,1994,4911358),适合分离金属含量较低的碳包金属纳米磁粉,如果金属含量超过20%,上述分离装置就难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分离磁性微粉的装置,该装置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合实验室或工业上较大量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分离磁性粉微的分离装置,包括样品槽、蠕动泵、玻璃管、磁铁几个部分,其结构为在玻璃管的上方有磁铁,玻璃管的入品与样品槽通过一台蠕动泵连通。
使用时,将合成出的磁性微粉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超声波振荡2~3分钟,将悬浮液经蠕动泵输送至上方装有磁铁的玻璃管,当悬浮液缓慢流经玻璃管时,由于磁场作用,磁性微粉便被磁铁吸附,非磁性物质则随溶剂流出玻璃管,收集被磁铁吸附的磁性微粉,再将其分散于溶剂中,重复上述分离步骤一次,得纯净的磁性微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分离磁性微粉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分离碳包金属、碳包金属碳化物等多种纳米磁粉,分离效率高,适合实验室及工业上较大量的分离,因此,在磁性微粉研究开发及分离提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微粉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样品槽;2为蠕动泵;3为玻璃管;4为磁铁;5为磁性微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分离磁性微粉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样品槽1、蠕动泵2、玻璃管3、磁铁4几个部分,在玻璃管3的上方装有磁铁4,玻璃管3的入口与样品槽1通过一台蠕动泵2连通。
将合成出的碳包金属纳米微粉分散在乙醇中,超声波振荡2~3分钟,制成悬浮液,当微粉悬浮液通过蠕动泵2缓慢输送至玻璃管3时,碳包金属磁性微粉5被磁铁4吸附,而非磁性微粉则随乙醇流出玻璃管3。悬浮液1输送完后,再用少量乙醇通过蠕动泵2输送至玻璃管3,冲洗磁性微粉5。收集磁性微粉5,再重复进行上述分离步骤,吸附在磁铁附近的磁性微粉即为纯净的碳包碳化铁微粉。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磁性微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玻璃管(3)的上方有磁铁(4),玻璃管(3)的入口与样品槽(1)通过一台蠕动泵(2)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磁性微粉的装置,它是在玻璃管(3)的上方有磁铁(4),玻璃管(3)的入口与样品槽(1)通过一台蠕动泵(2)连通。这种分离装置对金属含量较高的磁性微粉分离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合实验室和工业上较大量的分离。
文档编号B03C1/14GK2427275SQ99256690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3日
发明者张勋高, 郝广明, 刘 英, 徐知三, 江明, 朱绫, 盛蓉生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