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1776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技术。
背景技术
红的焦炭装入干熄焦炉内,经过预存段和冷却段的冷却作用,然后到达炉底的风帽及风道附近,最后从排出装置排出炉体。由于红焦在焦罐中存在堆垒偏移,所以在装入干熄焦炉内时,也会在炉内产生堆垒偏移,这种现象最终将影响到炉底四周温度的平均性;另外炉底风帽和风道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制造误差及使用磨损不均匀现象,这将使炉底四周温度的不平均现象更加严重,最终导致排红焦,影响正常生产。
现有温度调节装置有1、炉底出口周围安装若干个调节挡棒装置该种调节装置就是在炉底出口周围,安装5个或10个调节挡棒装置。通过调节挡棒螺杆的旋进或旋出,来调整挡棒插入焦炭的深度,以达到控制焦炭往下的流速。使炉底四周焦炭的温度均匀,防止排红焦。
该装置的缺陷当挡棒插入焦炭的深度太浅,则对控制焦炭流速的作用不明显。而当挡棒插入焦炭的深度太深,则使挡棒以上的沿壁焦炭形成死焦,使该处附近的焦炭流速明显下降。故此造成焦炭流速控制曲线呈跳跃状态。因此调整难度相当高。
2、炉底风帽异型化调整该种调节技术就是通过修整炉底风帽边缘的长短,来改变该处的焦炭流通面积,以达到控制焦炭流速的目的,使炉底四周焦炭的温度均匀,防止排红焦。
该调节技术的缺陷首先,修整炉底风帽边缘的长短,要在降温停炉、排空焦炭的条件下进行,这将严重影响生产秩序;其次,修整炉底风帽边缘的长短,是依据生产过程中炉底四周的温度高低,来推算该处的流通面积过大或过小。然后换算成风帽边缘的长度,来决定伸长或缩短该处的风帽边缘。这种计算过程相当复杂,而且缺乏准确性。所以,要通过几次停炉修整炉底风帽边缘的长短,才能达到效果,因此这种调节技术很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可以在干熄焦炉不停炉的情况下,对炉底焦炭温度进行平缓地调控;提高炉底温度调整技术的先进性及可操作性,有效防止红焦排出,提高干熄焦设备的作业率,有利于焦炭产量的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炉体腔体内的炉底十字风道上;炉底十字风道将炉体腔体分隔成四个腔体部;包括,炉底十字风道相邻两风道的外壁设有导槽;调节板,分别滑设于炉底十字风道外壁导槽中;调节机构,分别对应调节板设置,穿设于炉底十字风道中,包括长轴、蜗轮蜗杆、齿轮、齿条;齿条固定于调节板上,齿轮固定于长轴一端,并与齿条啮合,蜗轮蜗杆连接于长轴另一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导轮、上、下限位机构;导轮固定于调节板上,上、下限位机构分别设于导槽的上下两端止挡导轮。所述的上、下限位机构为限位块。
所述的调节板为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长轴定位座、万向节,长轴连接于该长轴定位座、万向节。
当其中一腔温度高于其它三腔时,证明该腔的焦炭流速比其它三腔快,此时通过操作手动蜗轮蜗杆减速机,使该腔圆弧调节板下降。即减小了该腔的流通截面,使该腔的焦炭流速变慢。从而使该处焦炭温度下降到接近其它三腔,以防红焦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圆弧板的上下移动,来达到改变腔内的流通截面,从而达到改变腔内焦炭的流动速度,以控制炉底焦炭的温度。实现在干熄焦炉不停炉的情况下,对炉底焦炭温度进行平缓地调控,具有调控平缓无跳跃及调控有效的特点,对增加焦碳产量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炉体腔体7内的炉底十字风道1上;炉底十字风道1将炉体腔体分隔成四个腔体部;包括,炉底十字风道1相邻两风道的外壁设有导槽101;调节板2,分别滑设于炉底十字风道1外壁导槽101中,该调节板为圆弧形结构;调节机构3,分别对应调节板1设置,穿设于炉底十字风道中,包括长轴31、蜗轮蜗杆32、齿轮33、齿条34;齿条34固定于调节板2上,齿轮33固定于长轴一端,并与齿条啮合,蜗轮蜗杆32连接于长轴31另一端;导轮4、上、下限位机构5、6;导轮固定于调节板上,上、下限位机构5、6分别设于导槽101的上下两端止挡导轮4。所述的上、下限位机构5、6为限位块。
根据炉底十字风道1将炉底一分为四的特点,在其四个腔内分别安装1个温度调节装置;利用手动蜗轮蜗杆32减速机传递力矩大及自锁的特点,使调整过程轻松简便并能锁定调整点。通过长轴31,及万向节,传递力矩并消除轴挠所产生的卡轴现象。使齿轮33作正向或反向转动并带动齿条34作向下或向上运动。装在齿条34上的调节板2在二侧导轮4及上、下限位块5、6的定向限位作用下作向下或向上的有限运动。
权利要求1.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炉体腔体内的炉底十字风道上;炉底十字风道将炉体腔体分隔成四个腔体部;其特征是,包括,炉底十字风道相邻两风道的外壁设有导槽;调节板,分别滑设于炉底十字风道外壁导槽中;调节机构,分别对应调节板设置,穿设于炉底十字风道中,包括长轴、蜗轮蜗杆、齿轮、齿条;齿条固定于调节板上,齿轮固定于长轴一端,并与齿条啮合,蜗轮蜗杆连接于长轴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导轮、上、下限位机构;导轮固定于调节板上,上、下限位机构分别设于导槽的上下两端止挡导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下限位机构为限位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板为圆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长轴定位座、万向节,长轴连接于该长轴定位座、万向节。
专利摘要干熄焦炉底温度调节装置,安装于炉体腔体内的炉底十字风道上;炉底十字风道将炉体腔体分隔成四个腔体部;包括,炉底十字风道相邻两风道的外壁设有导槽;调节板,分别滑设于炉底十字风道外壁导槽中;调节机构,分别对应调节板设置,穿设于炉底十字风道中,包括长轴、蜗轮蜗杆、齿轮、齿条;齿条固定于调节板上,齿轮固定于长轴一端,并与齿条啮合,蜗轮蜗杆连接于长轴另一端。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圆弧板的上下移动,来达到改变腔内的流通截面,从而达到改变腔内焦炭的流动速度,以控制炉底焦炭的温度。实现在干熄焦炉不停炉的情况下,对炉底焦炭温度进行平缓地调控,具有调控平缓无跳跃及调控有效的特点,对增加焦炭产量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文档编号C10B39/02GK2887868SQ200620039300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6日
发明者毛文星, 瞿雪元, 姜克明, 徐惠宾, 王伟民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