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煤气化反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7970发布日期:2019-10-13 02:2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煤气化反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煤气化反应炉。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06955962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煤气化的高效反应炉,其可以通过采取预热回收装置,能大大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效率,减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实际实施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没有设置独立的氧化剂加热设备,设备初始运行时为了提供热量使得氧化剂即水受热蒸发变为水蒸汽,需要使设备空转一定时间,而设备空转时则会消耗较多的能源,这样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同时其通过采用热回收的方式对氧化剂进行加热,当设备内氧化剂通入量足够时,热量仍旧对氧化剂进行加热,而此时氧化剂是不需要被加热的,这样也会造成收集到的热量浪费的情况。

因此,发明一种节能煤气化反应炉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煤气化反应炉,通过设置加热元件,以便于事先通过加热元件为氧化剂进行加热,避免需要出现反应炉体空转的情况,同时当氧化剂进入反应炉体中并开始发生反应后,此时则利用反应炉体产生的热量对氧化剂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最大幅度的节能作用,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煤气化反应炉,包括反应炉体和蒸汽供应腔,所述蒸汽供应腔设于反应炉体一侧,所述反应炉体外侧设有螺旋换热管,所述螺旋换热管上设有泵水单元,所述蒸汽供应腔顶部设有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排出管上设有送汽单元、气体流量计量单元和管道启闭单元,所述蒸汽供应腔内部设有蛇形换热管,所述蛇形换热管端部设有内连接头,所述内连接头外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固定设于蒸汽供应腔侧面,所述连接环外侧套接设有密封盖,所述蒸汽供应腔内壁上设有加热元件。

优选的,所述螺旋换热管一端与蒸汽供应腔侧壁连通以及另一端贯穿蒸汽供应腔顶部并延伸至蒸汽供应腔内腔底部。

优选的,所述蒸汽排出管一端与蒸汽供应腔连通以及另一端与反应炉体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泵水单元设置为增压泵,所述送汽单元设置为真空泵,所述气体流量计量单元设置为流量计,所述管道启闭单元设置为截止阀,所述气体流量计量单元设于送汽单元顶部,所述管道启闭单元设于气体流量计量单元顶部。

优选的,所述反应炉体外侧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所述蒸汽供应腔外侧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所述密封盖外侧设有第三保温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元件,以便于事先通过加热元件为氧化剂进行加热,避免需要出现反应炉体空转的情况,同时当氧化剂进入反应炉体中并开始发生反应后,此时则利用反应炉体产生的热量对氧化剂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最大幅度的节能作用,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通过设有蛇形换热管,以便于在氧化剂输送过程中,当使用者通过气体流量计量单元的度数观察到反应炉体内部氧化剂通入量足够时,可以关闭管道启闭单元,然后向蛇形换热管中输入冷水,蒸汽供应腔仍旧被反应炉体余热所加热的水与蛇形换热管内部的冷水发生换热,从而加热蛇形换热管中的冷水,然后使用者可以将热水进行收集,用于设备清洗以及人工使用,从而避免在氧化剂不需要加热时持续对氧化剂进行加热,而造成的余热浪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蛇形换热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炉体、2蒸汽供应腔、3第一保温隔热层、4螺旋换热管、5泵水单元、6第二保温隔热层、7蒸汽排出管、8管道启闭单元、9蛇形换热管、10内连接头、11连接环、12密封盖、13第三保温隔热层、14加热元件、15送汽单元、16气体流量计量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节能煤气化反应炉,包括反应炉体1和蒸汽供应腔2,所述蒸汽供应腔2设于反应炉体1一侧,所述反应炉体1外侧设有螺旋换热管4,所述螺旋换热管4上设有泵水单元5,所述蒸汽供应腔2顶部设有蒸汽排出管7,所述蒸汽排出管7上设有送汽单元15、气体流量计量单元16和管道启闭单元8,所述蒸汽供应腔2内部设有蛇形换热管9,所述蛇形换热管9端部设有内连接头10,所述内连接头10外侧设有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固定设于蒸汽供应腔2侧面,所述连接环11外侧套接设有密封盖12,所述蒸汽供应腔2内壁上设有加热元件14。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换热管4一端与蒸汽供应腔2侧壁连通以及另一端贯穿蒸汽供应腔2顶部并延伸至蒸汽供应腔2内腔底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汽排出管7一端与蒸汽供应腔2连通以及另一端与反应炉体1顶部连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水单元5设置为增压泵,所述送汽单元15设置为真空泵,所述气体流量计量单元16设置为流量计,所述管道启闭单元8设置为截止阀,所述气体流量计量单元16设于送汽单元15顶部,所述管道启闭单元8设于气体流量计量单元16顶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炉体1外侧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3,所述蒸汽供应腔2外侧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6,所述密封盖12外侧设有第三保温隔热层13,以便于使得反应炉体1、蒸汽供应腔2和密封盖12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环11外侧与密封盖12内侧均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环11与密封盖12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连接冷水输入以及输出的水管。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首先为加热元件14通电,加热元件14通电后对蒸汽供应腔2中的氧化剂及水进行加热,加热后,水变为水蒸汽由蒸汽排出管7进入到反应炉体1中,当气体流量计量单元16开始计数时,切断加热元件14的电源,然后启动反应炉体1并向反应炉体1中通入粉煤灰,水蒸汽与粉煤灰在反应炉体1中结合成水煤汽,然后泵水单元5将蒸汽供应腔2内部的水泵入到4中,水与反应炉体1发生换热,从而利用反应炉体1产生的热能持续不断的为蒸汽供应腔2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通过设置加热元件14,以便于事先通过加热元件14为氧化剂进行加热,避免需要出现反应炉体1空转的情况,同时当氧化剂进入反应炉体1中并开始发生反应后,此时则利用反应炉体1产生的热量对氧化剂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最大幅度的节能作用,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通过设有蛇形换热管9,以便于在氧化剂输送过程中,当使用者通过气体流量计量单元16的度数观察到反应炉体1内部氧化剂通入量足够时,可以关闭管道启闭单元8,然后向蛇形换热管9中输入冷水,蒸汽供应腔2仍旧被反应炉体1余热所加热的水与蛇形换热管9内部的冷水发生换热,从而加热蛇形换热管9中的冷水,然后使用者可以将热水进行收集,用于设备清洗以及人工使用,从而避免在氧化剂不需要加热时持续对氧化剂进行加热,而造成的余热浪费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