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煤炉及其型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53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煤炉及其型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生活用炉具和与该炉配合使用的型煤。
目前,普通的生活用型煤炉,只能燃用无烟煤。而我国无烟煤的产量不足煤的总产量的20%,因此有必要研制出新的型煤炉和型煤。使其能够燃用量多价廉的烟煤。现有的烟煤型煤炉,均采用带有蜂窝孔的园柱形型煤,而型煤炉基本上为带有炉篦的单炉膛型煤炉,它们或着配以强二次风系统,或配以抽屉式组合系统,或配以聚火罩,以及配以付灶,虽然这些炉子都可消烟,但它们都没有完全解决烟煤燃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即炉口火力,灰中含碳量,封火、热效率、操作及产品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型煤炉及其型煤,使其不但可以消烟,而且也可使炉口火力强,灰中含碳量低,封火可靠,热效率高,操作方便而且耐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型煤炉。〔1〕为炉体的外壳,〔2〕为保温层,〔3〕为炉膛内隔板,〔4〕为炉膛,〔5〕为右炉膛,〔6〕为左炉膛,〔7〕为二次风系统。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型煤,〔8〕为通风槽,〔9〕为峰窝孔。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型煤炉具有方形或园形外壳〔1〕,适当厚度的耐火材料保温层〔2〕,柱式炉膛〔4〕,炉膛口的几何形状可为方形、椭园形或其它形状,在炉膛的底面上没有炉篦,竖直地固定一块薄型金属材料或耐火材料的隔板〔3〕,其高度约为炉膛高度的二分之一。隔板〔3〕将炉膛〔4〕均分为对称的右炉膛〔5〕和左炉膛〔6〕,右炉膛〔5〕的下部与一进煤口相通,左炉膛〔6〕的下部与一出灰口相通,进煤口和出灰口由隔板〔3〕隔开,它们的高度都略高于单块型煤的高度,右炉膛〔5〕还可以配有二次风系统〔7〕,以助燃烧,右炉膛〔5〕采用下加煤、下进风的燃烧方式,左炉膛〔6〕采用上加燃煤,该燃煤由右炉膛〔5〕的顶部移至左炉膛。下进风、下出灰的燃烧方式,与该型煤配合使用的型煤,可以为无烟煤,但特别适用于烟煤中的贫煤和瘦煤,型煤的形状与左、右炉膛的形状相配合,可以为长方体形,或半椭园柱体形,在型煤底面上开有梯形或矩形、半园形通风槽〔8〕,在型煤上均匀分布一定数量的峰窝孔〔9〕,它们均与底面上的通风槽〔8〕相通。型煤的主要成份为烟煤、黄土、型煤制作中,煤、黄土和水的比例与普通峰窝煤配方相同,并用专用模具加工成型。
作为该实用新型的特例,型煤炉炉口形状为方形,尺寸为130×130mm,炉膛深为230mm。型煤为带梯形通风槽的长方体形,其尺寸高为70mm,长为120mm,宽为60mm,在型煤顶面分布有八个峰窝孔,梯形通风槽的上边为14mm,下边为18mm,高为15mm。
该型煤炉和型煤,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制造和使用。它解决了消烟问题,保证了炉口火力强,灰中含碳量低,封火可靠,热效率高,可节约煤。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活用型煤炉,特别是以烟煤为其燃料的型煤炉,它有金属外壳[1],普通耐火材料的保温层[2],柱式炉膛[4],其特征在于,在炉膛[4]的底面上,竖直地固定有一块高约为炉膛高的二分之一的金属或耐火材料薄隔板[3],它将炉膛[4]均分为同形的右炉膛[5]和左炉膛[6]。
2.一种专用于权利要求
1所述的型煤炉中的生活用型煤,特别是以烟煤为其原料的型煤,它由烟煤、黄土和水加工成型,型煤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蜂窝孔〔9〕,其特征在于,该型煤的结构为,在其底面开有通风槽〔8〕的长方体或半椭园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
(1)的型煤炉,其特征在于,右炉膛配有二次风系统〔7〕。
4.根据权利要求
(2)的型煤,其特征在于,通风槽〔8〕为梯形、矩形或半园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别适用于烟煤的型煤炉和与该型煤炉配合使用的型煤。型煤炉无炉箅,柱式方形炉膛,炉膛底面竖直固定一隔板,将炉膛均分为右、左炉膛。右炉膛采用下加煤、下进风的燃烧方式。左炉膛采用上加燃煤、下进风、下出灰的燃烧方式。型煤结构为带有通风槽的长方体形。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消烟,保证炉口火力强,而且灰中含碳量低,封火可靠,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C10F7/00GK86200482SQ86200482
公开日1987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1日
发明者杨增顺 申请人:中船总公司第703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