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热体快速加热粘稠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536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热体快速加热粘稠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加热粘稠物的装置。
专利90218839.9公开了一种“快速加热沥青装置”,该装置比通常采用熬制锅、箱、槽等,使导热系数小、粘度大的粘稠物(如沥青)处于静止状态加热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该装置的加热管为电热管,耗电量大,用电设备较大,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增容困难,导致推广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导热油载热体通过翅片管和高效高温换热器时,将热量传给粘稠物从而加热粘稠物;同时,增设粘稠物脱水装置,使粘稠物能先脱水、后加温。由于将电热管改为导热油载热体,使得热源由原单一的电能改为燃油、煤、燃气和电能等多种热源,这样,在电力缺乏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能源优势选择不同的燃料。并且以载热体加热粘稠物,因是以较低的温差进行加热,被加热物不易老化、结焦,可提高被加热物的质量。由于增设了粘稠物脱水装置,使得带有水份的粘稠物很难加热到100℃以上的情况得到了大大改善,即先脱水再加温,不但缩短了加热时间,还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由浮式预热器、粘稠物脱水加热器,高效高温换热器、供热管和回油管、泵、粘稠物输出管构成,脱水加热器由容器和加热管构成,浮式预热器和脱水加热器的加热管为导热油流通其内通道的翅片管,翅片管的两端分别与供热管和回油管连接,高效高温换热器为双通道换热器,其一个通道的两端分别接供热管和回油管,另一通道的两端分别接由泵输入的粘稠物和粘稠物的输出管。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图1载热体快速加热粘稠物装置的结构及工艺流程图。
载热体快速加热粘稠物装置由浮式预热器7、粘稠物脱水加热器9、高效高温换热器17、供热管1、回油管12、泵6、粘稠物输出管13、16构成,脱水加热器9由容器10和加热管11构成,浮式预热器7和脱水加热器9的加热管8、11为导热油流通其内通道的翅片管。
供热管1上端与导热油加热炉(市场商品,图中未示)的供热管连接,下端分别通过阀2、绕性连接3与浮式预热器7的翅片加热管8的左端连接;通过阀4与粘稠物脱水加热器9的容器10的翅片加热管11的左端连接;通过阀5与高效高温换热器17的下通道连接。翅片加热管8、11的右端分别与回油管12连接。高效高温换热器17的右通道口与回油管12连接。回油管12与加热炉(图中未示)的回油管连接。泵6的输出口通过绕性连接与阀14、粘稠物输出管13、阀15及高效高温换热器17的左通道口连接。粘稠物输出管16与高效高温换热器17的上通道口连接。
导热油经供热管1流经浮式预热器7和粘稠物脱水加热器9的翅片加热管8、11的内通道时,将热传递给容器10内的粘稠物。当粘稠物内有水份时,可用脱水加热器将其水份脱掉后再加热。粘稠物经浮式预热器7预热后,通过泵6输入高效高温换热器17内,该换热器17便能在极短时间内将粘稠物升温至180℃。
权利要求1.一种由浮式预热器(7)、高效高温换热器(17)、泵(6)和粘稠物输出管(13)(16)构成的载热体快速加热粘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增设由容器(10)和加热管(11)构成的粘稠物脱水加热器(9),浮式预热器(7)和粘稠物脱水加热器(9)的加热管(8)(11)为导热油流通其内通道的翅片管,翅片管的两端分别与供热管(1)和回油管(12)连接,高效高温换热器(17)为双通道换热器,其一个通道的两端分别接供热管(1)和回油管(12),另一个通道的两端分别接由泵(6)输入的粘稠物和粘稠物的输出管(16)。
专利摘要一种由浮式预热器、高效高温换热器构成的载热体快速加热粘稠物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加热粘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增设了粘稠物脱水加热器,浮式预热器和脱水加热器的加热管为翅片管。加热粘稠物时,可先脱水再升温,即缩短加热时间又节约能源;并因是以较低的温差进行加热,被加热物不易老化、结焦,可提高被加热物的质量;又因采用燃油、煤、电能等多种热源,可供不同地区根据其能源优势选择使用。
文档编号C10C3/00GK2170947SQ9322468
公开日1994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6日
发明者常智 申请人:常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