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837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电热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转换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应用于工业或家用电器产品的复合电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电热装置采用的电热体都是电热棒或电热管,而这些电热体的核心电热元件是公知、最常用的电热丝,尽管电热丝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但其“线形”的特点也极大地制约了电热装置的发展。主要体现在1、电热丝有线径的限制,其截面积不能任意改变,线径太粗或太细都难以应用;2、电热丝的功率主要取决于其长度,这导致应用时只能盘绕或缠绕安装,这决定了电热体大都是棒型或管型,使用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3、电热丝是导电体,安装应用时必须作绝缘阻隔,这使得电热体的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4、电热丝的结构形态决定了电转换成热的损耗较大,热效率不高,温度场不均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热效率高、温度场均勻、空间应用灵活、安全性高的复合电热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电热体,基体是有色金属,其特征在于金属基体分成上下两层,在上下两层金属基体之间紧密粘覆有PTC电热膜和绝缘隔热聚脂膜。进一步地,PTC电热膜是由电子浆料形成的稀土厚膜电路。PTC电热膜的厚度为0. 05-0. 5mm。隔热聚脂膜的厚度为0. 05_1. 0mm。金属基体上设有与PTC电热膜导电连接的电源触点。金属基体的形状可以是平面、球面、凹凸面或曲面。这样的设计,具有明显的优点1、PTC电热膜和绝缘隔热聚脂膜内置于金属体内, 结构严谨轻巧,安全性高;2、电热体的形状可任意设计,应用空间灵活、多变,适用范围广; 3、采用电子浆料形成的稀土厚膜电路,使电热体本身易于温度测量、控制;4、热效率高、温度场均勻,节能效果显著。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复合电热体,基体是不锈钢,整体形状呈凹盘形,不锈钢基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不锈钢1的下面是紧贴的PTC电热膜2,PTC电热膜2的下面是紧贴的绝缘隔热聚脂膜3,绝缘隔热聚脂膜3的下面是紧贴的是下层不锈钢4,这样,上下两层不锈钢1、4将PTC电热膜2和绝缘隔热聚脂膜3夹紧于中间,PTC电热膜的厚度为0. Imm, 隔热聚脂膜的厚度为0. 1mm,且周边处的上下两层不锈钢1、4相互融合密闭,使PTC电热膜2和绝缘隔热聚脂膜3完全内置密闭于不锈钢基体内。不锈钢基体上还设有与PTC电热膜 2导电连接的电源触点5,外部电源可通过电源触点5对PTC电热膜2进行供电,使其发热工作。PTC电热膜2可采用由电子浆料形成的稀土厚膜电路,稀土厚膜电路源自中国专利 200410050830. 1,这样的稀土厚膜电路成为具有正温度系数电热膜,既是一个电发热元件, 同时又是一个温度传感器。 此外,复合电热体还可根据需要成型为平板形、长条形、锅形等等,甚至各种特殊的形状,从而适应不同类型的电加热的需要。当然,这里仅列举了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它等同、类同的构造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电热体,基体是有色金属,其特征在于金属基体分成上下两层,在上下两层金属基体之间紧密粘覆有PTC电热膜和绝缘隔热聚脂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热体,其特征是PTC电热膜是由电子浆料形成的稀土厚膜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复合电热体,其特征是PTC电热膜的厚度为 0. 05-0. 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热体,其特征是隔热聚脂膜的厚度为0.05-1. 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热体,其特征是金属基体上设有与PTC电热膜导电连接的电源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热体,其特征是金属基体的形状是平面、球面、凹凸面或曲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电热体,基体是有色金属,其特征在于金属基体分成上下两层,在上下两层金属基体之间紧密粘覆有PTC电热膜和绝缘隔热聚脂膜,这样的设计,克服了传统以电热丝为主的发热体的空间缺陷和封装绝缘缺陷,利用电子浆料形成的稀土厚膜电路实现了电加热与测温、控温的同步,具有热效率高、温度场均匀、空间应用灵活、安全性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H05B3/06GK202143228SQ20112014807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伟健, 陈才良 申请人:陈伟健, 陈才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