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6243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加工过程中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 油。
【背景技术】
[0002] 切削油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艺材料,切削油包括油型切削油和水型切 削油,极压切削油为油型切削油中的一种,采用流动性极好的低气味精炼基础油,耦合硫、 脂肪油、活性极压剂及其它助剂精制而成,特别适用于难加工金属材料的苛刻加工,在切削 过程中合理地采用极压切削油,可有效地减少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间的摩擦,改善散热 条件,从而降低切削力、功率消耗、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随着现代金 属切削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工设备向着高速、高功能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工件材料也变得超 硬和多样化,增加了加工难度,对极压切削油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另外,由于人们环保意 识的提高,要求极压切削油除具备良好的润滑、冷却、清洗和防锈性能外,还要对人体无害, 不污染环境。而我国切削油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极压切削油在润滑、抗 磨、防锈、冷却、抗泡及环保方面存在不同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及其制备 方法,该极压切削油性能温度,防锈周期较长,防腐效果好,具有超强的润滑极压效果。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包括以下重量组分:60%~80%基础 油、5%~20%油脂、3%~10%极压剂抗磨剂、5%~15%润滑剂、0. 1 %~0. 5%抗氧化剂、 2%~5%乳化稳定剂、0. 5%~1. 5%油雾抑制剂、0. 5%~2 %防锈剂、0. 5%~1 %金属 腐蚀抑制剂、〇. 5%~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聚丁烯、轻质馏分油三 者中任意一种,所述油脂包括40%~45%棉籽油或菜油、55%~60%猪油,所述极压剂抗 磨剂包括20%~30%硫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30%~35%磷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和 40%~50%氯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所述油雾抑制剂为甲基乙基烯酸酯,所述防锈剂为 苯并三氮唑,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仲醇聚氧乙烯醚。
[0006] 所述润滑剂为硅油、脂肪酸酰胺或油酸的三者任意一种或其中两种的混合物。
[0007] 所述抗氧化剂由20~70%的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30~80%的2,4-二 甲基-6-叔丁基苯酚组成。
[0008] 所述乳化稳定剂包括30%~60%油酸或乳酸、40%~70%二乙胺或环己胺。
[0009] 所述金属腐蚀抑制剂包括10%~50%的椰油酰胺聚醚、3%~5% EDTA钠盐、 20 %~48 %的有机胺和25 %~43 %的钝化剂。
[0010]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1] (1)向反应釜中加入60%~80%基础油、5%~20%油脂搅拌,温度设定在60~ 70°C,条件为 800r/min ;
[0012] (2)从反应釜开口处加入3%~10%极压剂抗磨剂、5%~15%润滑剂、0. 1%~ 〇. 5%抗氧化剂后,将温度升高到75~80°C,继续搅拌30~45分钟;
[0013] (3)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2%~5%乳化稳定剂、0. 5%~1. 5%油雾抑制剂、 0. 5%~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25~30分钟;
[0014] (4)向反应釜内加入0.5%~2%防锈剂、0.5%~1%金属腐蚀抑制剂,继续搅拌 至混合液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自然冷却,即得产品。
[0015] 本发明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流动性极好的精炼基础油,耦合油脂、极压剂抗磨 剂及其它助剂精制而成,特别适用于难加工金属材料的苛刻加工,该极压切削油有超强的 润滑极压效果,有效保护刀具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可获得极高的工件精密度和表面光洁度, 本发明采用有机合成脂工艺,安全环保,制作出的极压切削油冷却性、润滑性、防锈性强,性 能稳定,易清洗,避免了重负荷水溶性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在防锈性等方面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1
[0017]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包括以下重量组分:60%基础油、16% 油脂、5 %极压剂抗磨剂、10 %润滑剂、0. 5 %抗氧化剂、3. 5 %乳化稳定剂、1 %油雾抑制剂、 2%防锈剂、1 %金属腐蚀抑制剂、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018] 基础油为矿物油,所述油脂包括40%棉籽油、60%猪油,极压剂抗磨剂包括20% 硫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35%磷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和45%氯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 剂,油雾抑制剂为甲基乙基烯酸酯,防锈剂为苯并三氮唑,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仲醇聚氧乙 烯醚,润滑剂为硅油。
[0019] 抗氧化剂由20%的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80%的2,4-二甲基-6-叔丁基 苯酚组成。
[0020] 乳化稳定剂包括30%油酸、70%二乙胺。
[0021] 金属腐蚀抑制剂包括10%的椰油酰胺聚醚、5% EDTA钠盐、45%的有机胺和40% 的钝化剂。
[0022]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3] (1)向反应釜中加入60%基础油、16%油脂搅拌,温度设定在60~70°C,条件为 800r/min ;
[0024] (2)从反应釜开口处加入5%极压剂抗磨剂、10%润滑剂、0. 5%抗氧化剂后,将温 度升高到75~80°C,继续搅拌30~45分钟;
[0025] (3)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3. 5%乳化稳定剂、1 %油雾抑制剂、1 %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搅拌25~30分钟;
[0026] (4)向反应釜内加入2%防锈剂、1%金属腐蚀抑制剂,继续搅拌至混合液呈透明 或半透明状,自然冷却,即得产品。
[0027] 实施例2
[0028]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包括以下重量组成:70%基础油、10% 油脂、5%极压剂抗磨剂、6%润滑剂、0. 4%抗氧化剂、4. 6%乳化稳定剂、1. 5%油雾抑制剂、 1 %防锈剂、0. 5%金属腐蚀抑制剂、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基础油为聚丁烯,油脂包括45% 棉籽油、55 %猪油,极压剂抗磨剂包括30 %硫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30 %磷化脂肪酸酯极 压抗磨剂和40%氯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油雾抑制剂为甲基乙基烯酸酯,防锈剂为苯并 三氮唑,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仲醇聚氧乙烯醚。
[0029] 润滑剂为硅油、脂肪酸酰胺或油酸的三者任意一种或其中两种的混合物。
[0030] 抗氧化剂由70%的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30%的2,4-二甲基-6-叔丁基 苯酚组成。
[0031] 乳化稳定剂包括60%油酸、40%二乙胺。
[0032] 金属腐蚀抑制剂包括50%的椰油酰胺聚醚、4% EDTA钠盐、20%的有机胺和26% 的钝化剂。
[0033]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4] (1)向反应釜中加入70%基础油、10%油脂搅拌,温度设定在60~70°C,条件为 800r/min ;
[0035] (2)从反应釜开口处加入5%极压剂抗磨剂、6%润滑剂、0. 4%抗氧化剂后,将温 度升高到75~80°C,继续搅拌30~45分钟;
[0036] (3)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4. 6%乳化稳定剂、1.5%油雾抑制剂、1%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搅拌25~30分钟;
[0037] (4)向反应釜内加入1%防锈剂、0. 5%金属腐蚀抑制剂,继续搅拌至混合液呈透 明或半透明状,自然冷却,即得产品。
[0038] 实施例3
[0039]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包括以下重量组成:80%基础油、5% 油脂、3%极压剂抗磨剂、5%润滑剂、0. 2%抗氧化剂、4%乳化稳定剂、0. 8%油雾抑制剂、 1%防锈剂、〇. 5%金属腐蚀抑制剂、0. 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基础油为轻质馏分油,油脂包 括40%菜油、60%猪油,极压剂抗磨剂包括20%硫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34%磷化脂肪 酸酯极压抗磨剂和46%氯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油雾抑制剂为甲基乙基烯酸酯,防锈剂 为苯并三氮唑,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仲醇聚氧乙烯醚。
[0040] 润滑剂为硅油、脂肪酸酰胺或油酸的三者任意一种或其中两种的混合物。
[0041] 抗氧化剂由40%的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60%的2,4-二甲基-6-叔丁基 苯酚组成。
[0042] 乳化稳定剂包括30%乳酸、70%环己胺。
[0043] 金属腐蚀抑制剂包括20%的椰油酰胺聚醚、5% EDTA钠盐、48%的有机胺和27% 的钝化剂。
[0044] -种用于金属加工性能稳定的极压切削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45] (1)向反应釜中加入80%基础油、5%油脂搅拌,温度设定在60~70°C,条件为 800r/min ;
[0046] (2)从反应釜开口处加入3%极压剂抗磨剂、5%润滑剂、0. 2%抗氧化剂后,将温 度升高到75~80°C,继续搅拌30-45分钟;
[0047] (3)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4%乳化稳定剂、0. 8%油雾抑制剂、0. 5%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搅拌25-30分钟;
[0048] (4)向反应釜内加入1%防锈剂、0. 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