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储存多余能量的方法_5

文档序号:97934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有由67%此、33%C02覆盖的培养 物显示出乙酸盐从低于17mg/L增加至高于2000mg/L,并且乙醇从低于8mg/L增加至超过 14mg/L,即使运些培养物已经在100%化环境下预先培养了24或48小时。
[0134] 附图标记列表 [013引1气体源/高炉
[0136] 2高炉煤气的气体管线
[0137] 3控制元件
[0138] 4发电装置方向上的气体管线
[0139] 5发电装置
[0140] 6发酵器方向上的气体管线
[0141] 7发酵器
[0142] 8 电流
[0143] 9 细菌
[0144] 10有机物
【主权项】
1. 利用含有CO和/或c〇2的气体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 提供含有C0和/或C02的气体的气体流, B) 将所述气体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化为电能, C) 以生物技术发酵工艺将所述气体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化为至少一种有机物,并任选地 D) 重复方法步骤B)和C)。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方法步骤C)时进行方法步骤B)。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方法步骤C)时不进行方法步骤B)。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方法步骤D)。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选自合成气体、焦炉 煤气、来自高炉的高炉煤气、来自固体燃料或废弃物的燃烧的烟气、来自石油裂化器的气体 以及在含纤维材料或煤炭的气化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A)包括使用来自炼钢 中高炉的高炉煤气。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A)包括使用来自燃 煤电厂或燃气电厂的不完全燃烧的燃料。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B)包括借助于燃气轮 机和/或蒸汽轮机工艺发电。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C)中的有机物选自包 含至少3个,特别是至少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C)中的有机物选自 1-丁醇、异丁醇、丁二醇、2-丙醇、丙酮、1-丙烯、丁烯、异丁酸、2-羟基异丁酸、2-羟基异丁酸 甲酯、直链和支链的链烷酸,所述链烷酸可任选地包含至少一个双键,以及其衍生物,例如 丁酸、己酸及其酯类,以及相应的烷醇。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C)中使用产乙酸 菌。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C)中使用的产乙酸菌选自 Clostridium autothenogenum DSMZ 19630、拉氏梭菌(Clostridium ragsdahlei)ATCC no · BAA-622、产乙醇梭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穆尔氏菌属(Moorel la sp) HUC22-1、Moorella thermoaceticum、热自养穆尔氏菌(Moorella thermoautotrophica)、 Rumicoccus productus、Acetoanaerobum、普氏产酉昔杆菌(Oxobacter pfennigii)、巴氏甲 烧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B策乙酸甲烧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acetivorans)、氧化碳嗜热菌属(Carboxydothermus)、Desulphotomaculum kutznetsovii、 热球菌属(Pyrococcus)、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食甲基丁酸杆菌 (Butyribacterium methylotrophicum)ATCC 33266、蚁酸醋酸梭菌(Clostridium formicoaceticum)、酪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 um)、戴耳布吕克氏乳杆菌 (Laktobacillus delbrukii)、丙酉爱丙酉爱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idoprprionici)、 Proprionispera arboris、Anaerobierspiri 1 lum succiniproducens、嗜淀粉拟杆菌 (Bacterioides amy 1 oph i 1 u s )、Be c t er i o i de s rum i n i co 1 a、凯伍热厌氧菌 (Thermoanaerobacter kivui)、伍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ium woodii)、潮湿厌氧醋菌 (Acetoanaerobium notera)、醋酸梭菌(Clostridium aceticum)、食甲基丁酸杆菌 (Butyribacterium methylotrophicum)、热酉昔穆尔氏菌(Moorella thermoacetica)、产粘 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产生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productus)、扬氏 梭菌(Clostridium 1 jungdahlii)、梭菌属(Clostridium)ATCC 29797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〇13.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C)中加入02,并 使用氢氧化细菌。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C)中的氢氧化细菌选自无色杆 菌属(4〇111'〇1]1〇&&(^61')、硫杆菌属(4(^(1;[1:11;[〇&&〇;[11118)、嗜酸菌属(4(^(1〇¥〇抑1)、产喊杆菌 属(厶1〇&1丨861168)、鱼腥藻属(411&&611&)、产水菌属(4911丨€61)、节杆菌属(41'1:111'0&&(^61')、固 氮螺菌属(Azospirill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贪铜 菌属(Cupriavidus)、德克斯氏菌属(Derxia)、螺杆菌属(Helicobacter)、草螺菌属 (此1^&8。;[1';[1111111)、产氢杆菌属(取(11'〇8611(^&(^61')、取(11'〇8611(^&(311111111、卩策氢菌属 (Hydrogenophaga)Nn§^|lfjg(Hydrogenophilus) NHydrogeno thermus n S,?ji |1? Μ (取(11'〇8611〇¥;[131';[〇)、1(16〇11611&8。.01、1(7印丨(1丨&、生金球菌属(]\16七&11〇8。11&6瓜)、甲烧短 杆菌属(]^1:11&11〇1?'6¥;^&(^61')、分支杆菌属(]\^0&&(^61';[11111)、诺卡氏菌属(1^0〇&1(11&)、寡养 菌属(Oligotropha)、副球菌属(Paracoccus)、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极地单胞菌属 (Pola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根瘤菌属 (尺11丨2〇13;[11111)、红球菌属(1?110(1〇。0。。118)、红假单胞菌属(1?110(1(^8611(1〇111011&8)、红螺菌属 (Rhodospirill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荚硫菌属(Thiocapsa)、密螺旋体属 (Treponema)、贪菌属(Variovorax)、黄色杆菌属(Xanthobacter)、沃特氏菌属 (Wautersia),其中特别优选贪铜菌属(Cupriavidus)。15. 用于进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设备,其包括: a) 持续提供含有C0和/或C02的气体流的气体源; b) 将源自气体源的气体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c) 将源自气体源的气体转化为至少一种有机物的发酵器; d) 以及将来自气体源的气体流选择性地进给至发电厂和/或发酵器的构件。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源是炼钢中使用的高炉,其持续 提供高炉煤气作为气体流。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由至少一个涡轮 机驱动的发电机。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是可完全通过气体流或通过 与其他燃料混合进行操作的燃气轮机。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用于通过单独燃 烧气体流或通过与其他燃料混合产生蒸汽的锅炉,所述涡轮机是可用来自锅炉的蒸汽进行 操作的蒸汽轮机。20. 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器寄宿有产乙酸菌 和/或氢氧化细菌。21. 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气体流选择性地进给 至发电装置和/或发酵器的构件包括连接这些设备的管线和控制元件。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控制元件和管线以并联和/或串 联和/或单独的方式用气体流对发酵器和发电装置加压。23. 根据权利要求15-2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所有组件集成在 一个一体化基地内。24. 根据权利要求15-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用于进行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方法 的用途。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途,其用于产生电能和/或用于制备至少一种有机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利用含有CO和/或CO2的气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含有CO和/或CO2的气体的气体流,B)将所述气体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化为电能,C)使用生物技术发酵工艺将所述气体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化为至少一种有机物,并可能地D)重复方法步骤B)和C)。
【IPC分类】C10K3/00
【公开号】CN105555926
【申请号】CN201480035229
【发明人】T·哈斯
【申请人】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7日
【公告号】CA2915918A1, EP2816096A1, EP3010997A1, US20160137969, WO2014202557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