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低温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46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低温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低温起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直列式,布置方向与发动机进气管气流方向一致的一种发动机低温起动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低温起动辅助装置主要有电热管对油底壳内的机油加热,使机油升温;缸体水循环式加热器,通过电加热器水循环的进出口用软胶管连接发动机缸体的上下水管或暖风机进出水管,利用水冷热对流原理进行循环式的加热;再就是通过热敏陶瓷或电热管式安装于进气管内对气缸的气体进行加热;通过上述低温预加热起动辅助装置,对低温高原环境情况下起动发动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专利号为02228659.4、名称为《发动机正向温度调节器》公开的一种专利技术,该实用新型温度调节器主要由片式散热器,发热元件,采用热敏陶瓷,散热器片,通过散热器支架导热柱连接固定。发热元件位于散热器中间,使发热元件,热敏陶瓷、散热片、储能片、导热柱纵横排列于支架中间,当该调节器安装于进气管与缸盖之间后,从运行情况看存在两方面的不足1、造成发动机进气的阻力大,空气进入量减少,使发动机功率下降;2、虽然采用的陶瓷发热元件,但热敏陶瓷发热元件仍存在加热速度慢,耗电量大,预热时间长,温度低,最高温度不超过200℃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进气阻力大、耗电量大、加热速度慢、加热温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耗电量少、加热升温快、温度高的一种低温冷起动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温起动器由固定框架、陶瓷金属卡座、陶瓷块、绝缘套管、连接铜片、螺杆组成,在固定框架内装有陶瓷金属卡座、绝缘板和耐高温陶瓷块,电发热片元件装在陶瓷块上凹槽内,用螺杆将发热片和连接铜片固定在框架上。装在框架内的陶瓷金属卡座(2)上装有绝缘板和耐高温陶瓷块(3),电发热片(4)装在陶瓷块上的槽内,电发热片两端头与连接铜片用螺杆固定在框架上。在框架内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绝缘板和两个固定加热片元件的耐高温固定陶瓷块,陶瓷块上设有半圆形或凹形槽,陶瓷块装在陶瓷金属卡座内。发热片元由一根电发热片折成,折成后的电发热片元件的弯曲部分分别装在耐高温陶瓷块上的半圆形或凹形槽内。低温冷起动器电发热片呈横向或纵向排列在框架内,发热片布置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发热片分为2组,2组电发热片的端头设有圆孔,两组的每一端头上的2个圆孔分别与固定的2个孔对齐,将螺栓穿入孔内,孔内装有绝缘套管,螺栓上垫有绝缘垫片,拧紧螺栓,使其两组发热片元件的端头分别固定在固定框架上;两组发热片元件的另两端头上的孔分别与铜片的两个孔对齐用螺栓分别上在框架另一侧上的孔内,孔内装绝缘套管,螺栓上垫有绝缘垫片,连接铜片可放在框架外边,也可放在固定框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进气阻力、加热升温速度快、温度高、耗电少,在低温和高原环境下能快速起动发动机,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固定框架,2、陶瓷金属卡座,3、耐高温陶瓷块,4、电发热片元件,5、绝缘垫,6、绝缘套管,7、螺杆,8、螺帽,9、垫片,10、圆孔,11、连接铜片,12、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发热元件(4)弯曲端的两端头分别装在耐高温陶瓷块(3)中的固定槽内,陶瓷块分别装在陶瓷金属卡座(2)内;电发热片元件弯曲端为∩或∏形。电发热片元件,耐高温陶瓷块,陶瓷金属卡座装好后保证隔开一定(5毫米)间隙并列装在框架内。发热片端头设有圆孔,将两端头的孔分别穿入螺杆上,将两端有孔的铜片也分别穿在螺杆上,两螺杆分别装上绝缘垫片(5),再穿入框架上装有绝缘套(6)的孔内,保证螺杆(7)、螺杆(12)与金属框架(1)绝缘隔开,使电热片元件(4)与连接铜片(11)形成电流通路;螺杆同时还起接线柱的作用。
由于两加热片垂直并列装在框架内,除加热片元件布置在中间外没有其它元件,最大限度的减少进气管内的进气阻力,加上采用高效节能的镍铬发热片元件,使发动机低温加热冷起动器结构布置更加简单合理,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该冷起动器通过安装框架连接在进气管与缸盖之间,用螺杆固定使其安全可靠。接线柱螺杆(7)接直流电源,其中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正负极可以互换。该发动机冷起动加热器串联在发动机的进气管上,在汽车上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其工作过程,由司机适时操作起动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成功后及时切断起动电源。经汽车发动机厂试验验证该发动机低温冷起动器使用工作电压24V(DC)、工作电流75A,发热功率为1800W时,起动加热时间仅需45秒钟,在1分钟内加热温度达600℃。超过了专利号为02228659.4、名称为《发动机正向温度调节器》的低温起动性能和在高原环境下的起动性能。
该发动机低温冷起动器结构布置合理,不仅体积小,便于安装,节省空间,而且进气阻力小、耗电少、加热快、温度高,由于加热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发动机缸体内,避免于加热气体在流通管道中造成的二次冷却,省去了气流通道切换阀,操作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低温起动器,由固定框架、电发热片元件、陶瓷金属卡座、耐高温陶瓷块、绝缘套管、铜连接片、螺杆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1)内装有陶瓷金属卡座(2),绝缘板和耐高温陶瓷块(3)装在卡座(2)内,电发热片(4)装在陶瓷块上的槽内,电发热片与连接铜片用螺杆固定在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低温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发热片元件的∩形或∏形弯曲端装在陶瓷块上相配合的凹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低温起动器,其特征在于穿入框架上绝缘套管内的固定螺杆上装有绝缘垫片,将其连接铜片、螺杆、电发热元件与固定框架之间绝缘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低温起动器,其特征在于电发热元件(4)、陶瓷金属卡座(2)、耐高温陶瓷块(3)、连接铜片(11),通过螺杆(7)和(12)与固定框架(1)连接固定,螺杆并起电线接线柱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低温冷起动器,该低温冷起动器由电热元件、耐高温陶瓷块、陶瓷金属卡座、绝缘套管、绝缘垫片、金属连接片、螺杆等构成,所述电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电发热主件横向或丛向排列在固定框架内,电发热元件两端头呈弯曲状固定在耐高温陶瓷块上相配合的凹槽内,陶瓷块安装于凹形绝缘片上;发热元件用金属片连接,发热片元件端头用螺杆固定在框架上,用绝缘垫片、套管将其发热元件与固定框架隔开绝缘。该低温起动器结构布置合理、进气阻力小、加热快、耗电少,而且加热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发动机缸盖内,热效率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省去了气流通道切换阀,操作十分简便。
文档编号F02N19/04GK2668882SQ03254960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
发明者渊 王, 王渊 申请人:襄樊紫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