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87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蒸汽涡轮机装置的蒸汽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组合在一起的蒸汽阀的改进。
背景技术
通常,许多蒸汽涡轮机装置具有被称为三缸轴流型结构,其中高压蒸汽涡轮、中压蒸汽涡轮和低压蒸汽涡轮直接连接到涡轮机转子的轴上,以便发电机产生尽可能多的负荷(输出)。
具有三缸轴流型结构的蒸汽涡轮机装置被设置为容纳多个涡轮机级,其中涡轮机喷嘴和涡轮机叶片沿涡轮机转子的轴向组合在高压蒸汽涡轮、中压蒸汽涡轮和低压蒸汽涡轮的每一个涡轮机壳内。另外,蒸汽涡轮机装置使用由锅炉供给的蒸汽在高压蒸汽涡轮的涡轮机级做膨胀功,且在蒸汽做完膨胀功后,蒸汽又被锅炉的再热器加热。然后,再加热的蒸汽通过中压涡轮供给低压涡轮,且蒸汽通过在每一个蒸汽涡轮的涡轮机级做膨胀功驱动发电机。随后,在做完膨胀功后,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水,且冷凝水通过供水加热器作为供给水循环。
另外,蒸汽涡轮机装置装备有许多根据不同功能和用途而直径不同的阀装置。
在这些阀装置中,特别是,诸如布置在锅炉和高压蒸汽涡轮之间的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都被设计为具有耐压结构的超大尺寸阀装置,因为被供到那里的蒸汽具有非常高的压强,从16.6MPa到24.1MPa,且具有非常高的温度,从538℃到566℃。
这时,例如,主蒸汽截止阀是ON-OFF型阀,该阀在开始操作时立即提供蒸汽到高压蒸汽涡轮,且当负荷关闭后立即切断。另外,例如,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是控制型阀,该阀通过以响应负荷需求的任意阀门开度开启阀体来控制流量,且当负荷切断后立即关闭阀体。
迄今为止,上述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布置在高压蒸汽涡轮入口前的分离的位置。然而,因为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的尺寸都非常大,就需要大的空间用于安装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
然而,最近,出现了所谓的组合型蒸汽阀。即,出现了尺寸缩小的蒸汽阀,它通过组合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并将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容纳在一个阀壳内而需要小的安装空间。组合型蒸汽阀的构造实例显示在图30到32中。
图30是显示已知蒸汽阀的示意图,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容纳在阀壳内,图31是显示已知蒸汽阀的主蒸汽气流的示意图,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容纳在阀壳内,且图32是图30沿箭头XXXII-XXXII方向的剖视图。
例如,在由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相互结合组成的蒸汽阀1中,对应于主蒸汽截止阀的第一阀装置2布置在主蒸汽气流的上游侧,且对应于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的第二阀装置3布置在主蒸汽气流的下游侧,另外,第一阀装置2和第二阀装置3容纳在阀壳4内。
第一阀装置2在阀壳4中设置有第一主蒸汽入口5和第一主蒸汽出口6,第一主蒸汽出口6连接到第二阀装置3的第二主蒸汽入口7,且第一阀装置2容纳有过滤器8,过滤器8去除诸如氧化铁皮和类似物等杂质。
另外,第一阀装置2设置有第一阀体10和第一驱动装置12,第一阀体10可分离地接触安装在第一主蒸汽出口6一侧的第一阀座9,且第一驱动装置12通过第一阀杆11驱动第一阀体10自由地向前和向后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阀装置3设置有第二阀体16和第二驱动装置17,第二阀体16可分离地接触安装在第二主蒸汽出口13一侧的第二阀座14,且在套筒15内滑动,且第二驱动装置17通过第二阀杆17驱动第二阀体16向前和向后移动。
如图30和图32所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蒸汽阀1中,当由第一主蒸汽入口5供应到阀壳4的主蒸汽从外侧到内侧穿过有多个微孔的过滤器8时,诸如氧化铁皮和类似物等杂质被去除,之后,主蒸汽沿第一阀杆11流动,并通过第二阀装置3的第二主蒸汽出口13进一步供应给高压蒸汽涡轮。
因为第一阀装置2和第二阀装置3容纳在一个阀壳4中,具有这样设置的蒸汽阀1当然就能缩小尺寸。另外,蒸汽阀1的第一阀装置2具有在紧急情况立即切断主蒸汽的功能,且第二阀装置3具有控制流量的功能。因此,蒸汽阀1能立即响应蒸汽涡轮机装置的起动运转、额定负荷运行、部分额定负荷运行以及紧急切断运行中的任何一个。
另外,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相互结合容纳在一个阀壳中的蒸汽阀已经在诸如日本特开公告2002-97903中公开。
设置有例如相互结合的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的蒸汽阀1有许多优点,如前所述。另一方面,蒸汽阀1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减少压力损失。
如图30到图32所示,在已知蒸汽阀1中,由于漂移出现二次流,且其它的主蒸汽流入存在流速不足的二次流区域中。那么,当从第二阀装置3流出时出现旋涡流。这是因为蒸汽阀1具有第一阀装置2的主蒸汽通道、第二阀装置3的主蒸汽通道和多于一个的锐角弯曲。因此,由于回旋流压力损失进一步增加。
基于回旋流的压力损失也已经被诸如流体分析数值、测试的实验数据等证实。
此外,已经发现,在这种组合型蒸汽阀中,从第一主蒸汽入口供应的主蒸汽在过滤器8的入口侧被分成两股气流,环绕其表面通过。然后,两个蒸汽射流在过滤器8的出口侧汇合在一起,且彼此碰撞,导致大的混合损失的出现。
此外,也发现,因为穿过过滤器8的主蒸汽按先后次序穿过过滤器8上的多个孔,引起在内侧空间的轴向速度分量,从而出现强的二次流。
这样,对于已知组合型蒸汽阀,难以抑制诸如二次流、混合损失等因素所引起的压力损失。
通常,据说当蒸汽阀的压力损失减少1%,蒸汽涡轮机装置的加热率提高等于或大于0.1%(文献Turbomachinery Vol.30 No.7),且根据提高装置热效率,减少蒸汽阀压力损失已经变成重要的且不能被忽视的事情。
根据上述背景技术,产生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阀,其中通过有效地控制容纳于阀壳内的过滤器处的主蒸汽气流,实现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以达到上述目的,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以及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侧流向内侧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
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可以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的位置。
闭合部分可以是中断板,且中断板可以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且在过滤器外侧的位置。
闭合部分是中断板,且中断板可以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且在过滤器内侧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以及设在过滤器上的导向板,用于产生主蒸汽气流的主蒸汽剥离区域,主蒸汽气流从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过滤器外侧流向内侧。
设置在过滤器上的导向板可以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且在过滤器外侧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的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板。
在非稳态运行时,可旋转地设置的闭合板可以设在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且可旋转地设置的闭合板可以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以及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其中,第一阀装置形成为纵向结构,第二阀装置制造成横向结构且设在第一阀装置的上游侧。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含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在相反方向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的另一端处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以及设置在过滤器中沿横跨每一个主蒸汽入口和主蒸汽出口的轴线的方向的位置处的闭合部分。
闭合部分可以是中断板,且中断板可以设在过滤器外侧。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在相反方向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的另一端处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内的过滤器;围绕过滤器的可旋转地滑动旋转中断板;以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中断板。
旋转中断板可以设置有调整挡块,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
旋转中断板可以设置有配合件,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在相反方向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的另一端处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过滤器的中断板;以及形成在阀壳的阀盖上的插入和拔出通道,用于自由地插入和拔出中断板。
中断板可以设置有调整挡块,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中断板可以设置有配合件,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在相反方向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的另一端处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内的过滤器;以及设置在过滤器中的中断板。
中断部分可以是设在阀壳的阀座的上游侧的凸出件。
中断部分可以是设在阀壳的阀座的下游侧的凸出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
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以及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bulkhead),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闭合部分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
设置在过滤器内的闭合部分可以设在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
隔板可以设在与闭合部分一侧相反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中的中断板,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和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闭合部分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
中断板可以设在过滤器外侧且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
中断板可以设在过滤器内侧且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安装在阀壳中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闭合部分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以及形成为形状朝端部变宽的压力恢复室,设置在阀壳中且设在设置有闭合部分的过滤器的下游。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处的主蒸汽入口和在相反方向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的另一侧处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闭合部分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
阀壳,包括在其一侧处的主蒸汽入口和在相反方向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的另一侧处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设置在面向过滤器的主蒸汽入口一侧的导向板;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一部分从导向板外侧流向内侧的主蒸汽气流;以及隔板,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面向与导向板一侧相反的位置。
导向板可以形成为翼形。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闭合部分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以及齿条形气流通道,形成在阀壳和过滤器之间沿第一阀装置的阀杆的轴长度方向一定距离。
齿条形气流通道可以被气流通道隔离板隔离,气流通道隔离板环绕过滤器的整个外圆周布置。
气流通道隔离板可以环绕过滤器的整个圆周布置。
气流通道隔离板环绕过滤器整个圆周上预定部分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设置有上述结构和特征的蒸汽阀,一个用于阻止部分主蒸汽气流的装置包括在过滤器中,在过滤器中主蒸汽从过滤器外侧流向其内侧,用于阻止部分主蒸汽气流的装置设在过滤器中合适位置。于是,其余主蒸汽被阻止流入基于从过滤器外侧流向内侧的主蒸汽的漂移而存在二次流速度不足的区域,且由于主蒸汽的回旋流而产生的压力损失能进一步减少。


图1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沿箭头I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蒸汽阀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沿箭头VII-VII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蒸汽阀的示意图,其中图9A是显示在稳态运行时,当安装在过滤器上的闭合板移动到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时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以及图9B是显示在非稳态运行时,当安装在过滤器上的闭合板移动到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的位置时蒸汽阀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蒸汽阀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12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1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16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17是一个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发明的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的位置以及蒸汽阀的主蒸汽有或没有出现回旋角。
图18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当过滤器在蒸汽阀中的平面展开时主蒸汽的回旋角的示意图。
图19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的位置和蒸汽阀中的压力损失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0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21是图20沿箭头XXI-XXI方向的剖视图。
图22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2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2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2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26是图25沿箭头XXVI-XXVI方向的剖视图。
图27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28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29是表示与阀开口有关的压力损失的示意图,将依据本发明设置有隔板的实施例的阀壳中的压力损失和现有技术的没有设置隔板的阀壳的压力损失对比。
图30是显示依据现有技术的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31是显示依据现有技术包括不同功能和用途的阀装置的蒸汽阀的示意图。
图32是图30沿箭头XXXII-XXXII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蒸汽阀的优选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和附图标记在下面描述。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的蒸汽阀的第一实施例。
对于第一实施例,蒸汽阀20包含相互结合的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其中对应于主蒸汽截止阀的第一阀装置21布置在主蒸汽气流的上游侧,对应于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的第二阀装置22布置在主蒸汽气流的下游侧,另外,第一阀装置21和第二阀装置22容纳在一个阀壳23内。
第一阀装置21在阀壳23中设置有第一主蒸汽入口24和连接到第二阀装置22的第二主蒸汽入口26上的第一主蒸汽出口25,且第一阀装置21容纳有过滤器27,用于去除诸如氧化铁皮和类似物等杂质。
另外,第一阀装置21设置有第一阀体29和第一驱动装置31,第一阀体10可分离地接触设在第一主蒸汽出口25一侧的第一阀座28,且第一驱动装置31通过第一阀杆30驱动第一阀体29使其自由地向前和向后移动。同时驱动第一阀体29向前和向后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1布置在横跨第一蒸汽入口24的轴线的方向且在阀壳23的外侧。这是因为能在阀壳23内获得更大的空间作为主蒸汽流动的通道,且主蒸汽的压力损失减少。
另一方面,第二阀装置22设置有位于阀壳23下游侧的第二主蒸汽出口32、可分离地接触设在第二主蒸汽出口32一侧的第二阀座33并且在套筒34中滑动的第二阀体35、以及驱动装置通过第二阀杆36驱动第二阀体35使其向前和向后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7。
另外,在容纳在阀壳23中的第一阀装置21中设置的过滤器27中,引导主蒸汽从外到内的细小的通过孔40形成在圆柱件38的圆柱形壁39中,圆柱件38可以是比如沿第一阀杆30的轴长方向的圆柱或类似物,如图2所示。另外,阻止主蒸汽气流的闭合部分41设置在圆柱形壁39的一部分上,例如沿第一阀杆30的轴长方向在与第二阀装置22的第二主蒸汽出口32一侧相反的位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蒸汽阀20中,设置在过滤器27上的闭合部分41的位置和主蒸汽的压力损失的关系将参照图17到图19说明。这里,图17是显示设置在过滤器27中的闭合部分的位置以及存在或不存在发生在主蒸汽中的回旋角的说明图,图18是显示当过滤器27在一个平面展开时主蒸汽的回旋角的示意图。另外,图19是显示设置在过滤器27中的闭合部分41的位置和压力损失的关系的示意图。
在蒸汽阀20中,当设置在过滤器27的主蒸汽入口45一侧的闭合部分41的位置被设为基点,定义为0°时,与主蒸汽出口46一侧相反的位置定义为90°,与主蒸汽入口45一侧相反的位置定义为180°,闭合部分41设置在主蒸汽出口46一侧的位置定义为270°,如图17所示。试验显示当闭合部分41分别在90°和270°时主蒸汽的回旋流为零。图18显示回旋角的示意图,其中绘制了实验所得的数据。由图可知,以90°和270°位置作为边界线,主蒸汽回旋角出现在除90°和270°位置以外的每一个位置。
另外,当试验检验设置在过滤器27的闭合部分41的位置与压力损失的关系时,发现当闭合部分41位于90°位置时主蒸汽的压力损失出现最小值,如图19所示。
这样,依据本发明的蒸汽阀20设置为通过孔40形成在容纳于阀壳23中的第一阀装置21的过滤器27的圆柱形壁39中,且闭合部分41形成在圆柱形壁39其余的部分上与第二主蒸汽出口32一侧相反的位置。另外,蒸汽阀20还设置为闭合部分41阻止其余的主蒸汽流入由于从圆柱形壁39外侧流向其内侧的主蒸汽的漂移而存在二次流速度不足的区域中。因此主蒸汽的回旋流引起的压力损失能进一步被减少。
另外,本实施例的蒸汽阀20能抑制基于主蒸汽的回旋流引起的非稳态气流的震动的发生,同时通过进一步减少主蒸汽压力损失而减少噪声。
另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闭合部分41形成在圆柱形壁39上与第二阀装置22的第二主蒸汽出口32一侧相反的位置。但是,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如图3所示,不采用闭合部分41,中断板42可安装在具有通过孔40的圆柱形壁39上位于圆柱形壁39的外侧、且与第二主蒸汽出口32一侧相反的位置处。
另外,例如,如图4所示,中断板42可安装在具有通过孔40的圆柱形壁39的内侧,且与第二主蒸汽出口32一侧相反的位置。
另外,例如,如图5所示,翼形导向板44(例如)可以设置在具有通过孔40的圆柱形壁39的外侧并且与第二阀装置22的第二主蒸汽出口32相反的一侧。当设置有导向板44时,虽然产生了主蒸汽剥离(分离)区域43,总体上,这并不导致过滤器的压力损失的增加,因为剥离区域是只有很少的压力损失的区域。
图6和图7是显示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的示意图。
另外,图6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的蒸汽阀的竖直剖视图,图7是图6沿箭头VII-VII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组成元件。
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包括阀壳23,分别在其一侧设有主蒸汽入口45,在其另一侧,即,相反侧平行于主蒸汽入口45地设有主蒸汽出口46;过滤器27,其由例如具有许多细小的通过孔40的圆柱形圆柱件38形成;可分离地接触阀座47的阀体48;以及阀杆50,其驱动阀体48自由向前和向后移动。
另外,过滤器27沿垂直横跨主蒸汽入口45和主蒸汽出口46的轴线的方向设置有闭合部分51a和51b,如图7所示。
这样,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为使得通过孔40形成在容纳于阀壳23中的过滤器27中,过滤器27沿垂直横跨主蒸汽入口45和主蒸汽出口46的轴线的方向设置有闭合部分51a和51b,闭合部分51a和51b阻止其它的主蒸汽流入由于从过滤器27外侧流向内侧的主蒸汽的漂移而存在的二次流速度不足的区域中。因此,由于主蒸汽的回旋流而产生的压力损失能进一步被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闭合部分51a和51b位于沿垂直横跨主蒸汽入口45和主蒸汽出口46的轴线的方向。但是,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关闭过滤器27的部分通过孔40的中断板52a和52b可位于沿垂直横跨主蒸汽入口45和主蒸汽出口46的轴线的方向且在过滤器27外侧的位置,代替闭合部分51a和51b,如图8中第六实施例所示。
图9是显示与依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的示意图,图9中的图9A是显示在非稳态运行时,当安装在过滤器上的闭合板移动到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时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图9B是显示在稳态运行时,当安装在过滤器上的闭合板移动到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的位置时蒸汽阀的平面示意图。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组成元件。
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为使得配备在过滤器27中的闭合板53可旋转地定位在周向,在非稳态运行时闭合板53设在面对主蒸汽入口45的位置,如图9A所示;在稳态运行时闭合板53设在与主蒸汽出口46一侧相反的位置,如图9B所示。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过滤器27中的闭合板53被设置为能沿周向旋转地移动,且当非稳态运行时闭合板53位于面对主蒸汽入口45的位置,另一方面,当稳态运行时闭合板53位于与主蒸汽出口46一侧相反的位置。因此,当非稳态运行时,诸如氧化铁皮和进一步出现的类似物等的杂质被阻止流入过滤器27内侧,防止了杂质对蒸汽涡轮机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当稳态运行时,其它主蒸汽被阻止流入由于从过滤器27外侧流向内侧的主蒸汽的漂移而存在的二次流速度不足的区域中。因此,主蒸汽的回旋流引起的压力损失能进一步被抑制。
图10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蒸汽阀的示意性俯视图,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组成元件。
与本第八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为使得对应于主蒸汽截止阀的第一阀装置21设在主蒸汽入口14的一侧,且连接到第一阀装置21上对应于主蒸汽控制阀的第二阀装置22设在主蒸汽出口46一侧。另外,第一阀装置21形成为纵向结构,第二阀装置22形成为横向结构。
这样,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为使得第一阀装置21设在主蒸汽入口45一侧,且连接到第一阀装置21上的第二阀装置22设在主蒸汽出口46一侧,另外,第一阀装置21形成为纵向结构,第二阀装置22形成为横向结构。从而,通过在从第一主蒸汽入口45到主蒸汽出口46的地方减少主蒸汽气流的弯曲次数能减少压力损失。
图11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组成元件。
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40包含阀壳23,分别在其一侧设有主蒸汽入口45,在另一侧,即,在相反侧与主蒸汽入口45相平行地设有主蒸汽出口46;过滤器27,由例如具有许多细小的通过孔40的圆柱形圆柱件38组成;可分离地接触阀座47的阀体48;和阀杆50,其在套筒49内滑动驱动阀体48自由向前和向后移动; 旋转中断板54,用于环绕过滤器27的外侧并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同时中断一部分通过孔40;支撑旋转中断板54的支撑板55;通过转轴56提供旋转驱动力到支撑板55的驱动装置57;以及提供驱动命令到驱动装置57的控制指令段58。
这样,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有旋转中断板54,其环绕在过滤器27外侧且旋转同时切断部分通过孔40,响应来自控制段58的指令信号提供旋转驱动力到旋转中断板54的驱动装置57,因此,响应设备驱动条件,通过任意改变要关闭的过滤器27的通过孔40的位置,能关闭过滤器27的通过孔40,且蒸汽阀20能够响应设备的操作。
即,在非稳态运行时,通过将旋转中断板54移向面向主蒸汽入口45的位置,蒸汽阀20能阻止进一步出现的诸如氧化铁皮和类似物等的杂质流入过滤器27的内侧,且能防止杂质引起蒸汽涡轮机的损坏。
另外,在稳态运行时,通过将旋转中断板54移动到一个位置,其它主蒸汽通过该位置流入由于从过滤器27外侧进入内侧的主蒸汽的漂移而产生的二次流速度不足的区域,蒸汽阀20能进一步抑制主蒸汽回旋流引起的压力损失。
图12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组成元件。
与本第十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具有和第九实施例所述相似的组成,包括阀壳23,分别在其一侧设有主蒸汽入口45,在另一侧,即,在相反侧与主蒸汽入口45相平行地设有主蒸汽出口46;过滤器27,由例如具有许多细小的通过孔40的圆柱形圆柱件38组成;可分离地接触阀座47的阀体48;阀杆50,在套筒49中滑动驱动阀体48自由向前和向后移动;设置为关闭过滤器27的部分通过孔40的中断板59;通过阀盖60支撑和固定中断板59的压板62;以及形成在阀盖60上的插入和拔出通道61,通过该通道中断板59能被自由插入和拔出。
这样,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为使得阀盖60上设置有阻断过滤器27的部分通过孔40的中断板59、和允许中断板59可拆卸的插入和拔出通道61。因此,中断板59很容易被拆除和/或安装,进一步减少工人费力。
图1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局部剖视图。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组成元件。
与本第十一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有阀壳23,分别在其一侧设有主蒸汽入口45,在另一侧,即在相反侧设有主蒸汽出口46,;且阀壳23容纳有具有许多细小的通过孔40的过滤器27,该过滤器27由例如圆柱形圆柱件38形成;安装于阀盖60上和过滤器27外侧的调整挡块63a和63b,它们可以移动且调整用于阻断过滤器27的部分通过孔40的中断板52a和52b的移动到合适区域中的位置。
这样,由于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有安装于阀盖60上的调整挡块63a和63b,它们可以移动且调整用于阻断过滤器27的部分通过孔40的中断板52a和52b的移动到合适区域中的位置。用于从过滤器外侧流入其内侧的主蒸汽的中断位置能被调整到适当位置,能抑制主蒸汽回旋流的出现,从而,基于抑制主蒸汽旋涡流的出现,能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
另外,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有调整挡块63a和63b,用于调整阻断过滤器27的部分通过孔40的中断板52a和52b移动到合适区域中的位置,调整挡块63a和63b安装于阀盖60上。然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如图14中所示的所述第十二实施例,通过在中断板52a和52b上形成配合件64a和64b,且将配合件64a和64b安装到形成在阀盖60上的装配孔中(未显示),可以调整中断板52a和52b的移动。
图1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剖视图。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组成元件。
与本第十三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具有和第九实施例所述大体相似的组成,包括阀壳23,在其一侧设有主蒸汽入口45,在另一侧,即相反侧与主蒸汽入口45相平行地设有主蒸汽出口46;过滤器27,其由例如具有许多细小的通过孔40的圆柱形圆柱件38形成;可分离地接触阀座47的阀体48;阀杆50,其在套筒49滑动驱动阀体48自由向前和向后滑动;以及另外,例如,中断部分66,其由凸出件65形成,并设在阀座47的上游、在过滤器27内侧并在与主蒸汽入口45一侧相反的位置。
这样,与本第十三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设置有由凸出件65形成、设在阀座47的上游、在过滤器27内侧并在与主蒸汽入口45一侧相反的位置的中断部分66。因此,其它主蒸汽被阻止流入由于从过滤器27外侧流向其内侧的主蒸汽的漂移而存在的二次流速度不足的区域中,主蒸汽的回旋流引起的压力损失能进一步被减少。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中断部分66设在过滤器27中阀座47的上游并且在与主蒸汽入口45一侧相反的位置。然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如图16的第十四实施例所示,例如,中断部分66可以设置在阀座47的下游。
图20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第十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第一个实施例所述,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是这样的蒸汽阀,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和例如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相互结合,并且对应于主蒸汽截止阀的第一阀装置21布置在主蒸汽的上游侧,对应于蒸汽控制阀(蒸汽流量调节阀)的第二阀装置22布置在主蒸汽的下游侧,另外,第一阀装置21和第二阀装置22都容纳在一个阀壳23中。因此,图1所示实施例中过多说明将被忽略,使用相同附图标记。
在第十五实施例中,过滤器27设置有隔板,即隔板70,沿第一阀杆30的轴长方向设置在过滤器27和阀壳23之间,以便防止已被分离开的、来自闭合部分41并环绕过滤器27的圆周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而引起的混合损失,并防止主蒸汽气流旋转。另外,隔板70设在与第一主蒸汽入口24一侧相反的位置。
在这样设置的蒸汽阀20中,设置在过滤器27处的隔板70和主蒸汽的压力损失的关系将利用图29来说明。另外,图29是压力损失图,显示当有隔板和没有隔板的状况下,压力损失的变化与增加和减少阀(对应于第一阀体29)开度的关系。
试验表明,当过滤器27在第一主蒸汽入口24一侧相反的位置设置有隔板70时,对比没有隔板的状况,压力损失在整个阀开度的范围内都减少,如图29所示。
如上所述,与本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在过滤器27和阀壳23之间沿第一阀杆30的轴长方向与主蒸汽入口24一侧相反的位置处设置有隔板70,并且防止已被分离开的、来自设在过滤器27入口侧的闭合部分41环绕过滤器27的圆周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因此,通过防止两股主蒸汽气流碰撞引起的混合损失,减少压力损失。
另外,在本第十五实施例中,容纳在第一阀装置21的阀壳23中的过滤器27在圆柱形壁39上过滤器的面对第一主蒸汽入口24一侧设置有闭合部分41,隔板70布置在过滤器27和阀壳23之间与闭合部分41一侧相反的位置。然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不采用闭合部分41,例如,如图22中第十六实施例所示,中断板71可安装在过滤器27的圆柱形壁39的外圆周一侧上,且隔板70可以布置在中断板71一侧相反的位置和阀壳23之间。
另外,例如,如图23中的第十七实施例所述,中断板71可以安装在具有通过孔40的圆柱形壁39的内圆周的一侧且在面对第一主蒸汽入口24的一侧上,且隔板70可以布置在与中断板71一侧的相反的位置和阀壳23之间的位置。
另外,例如,如图24中的第十八实施例所述,阀壳23可以形成为钟形,例如,闭合部分41可以布置在容纳在阀壳23中的过滤器27中面对第一主蒸汽入口24的一侧,同时,在该侧相反位置的阀壳23的形状可以朝端部扩大,作为压力恢复室72。
图25和图26是显示与依据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的示意图。另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对应的元件。
与本十九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包括阀壳23,分别在其一侧设有主蒸汽入口45,在另一侧,即在相反侧与主蒸汽入口45相平行地设有主蒸汽出口46;过滤器27其由例如具有许多细小的通过孔40的圆柱形圆柱件38形成;可分离地接触阀座47的阀体48;阀杆50,其在套筒49内滑动驱动阀体48自由向前和向后移动。另外,过滤器27在圆柱形壁39上面对第一主蒸汽入口45一侧设有闭合部分41以及布置在过滤器27和阀壳23之间与闭合部分41一侧相反的位置的隔板70。
这样,与本第十九实施例有关的蒸汽阀20在阀壳23中容纳有由在圆柱形壁39中具有通过孔40的圆柱形圆柱件38组成的过滤器27,蒸汽阀20在过滤器27的圆柱形壁39上面对主蒸汽入口45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闭合部分41。另外,蒸汽阀20设置为使得隔板70布置在过滤器27和阀壳23之间与闭合部分41一侧相反的位置,从而,防止已被分离开的、来自闭合部分41环绕流动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并且,防止了两股主蒸汽气流碰撞引起的混合损失,减少压力损失。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纳在阀壳23内的过滤器27中,闭合部分41设在圆柱形壁39上面对主蒸汽入口45一侧,另外,隔板70布置在过滤器27和阀壳23之间位于与闭合部分41一侧相反的位置。然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不采用闭合部分41,例如,如图27中第二十实施例所述,例如,翼形导向板72可以设置在过滤器27的上游且面对主蒸汽入口45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闭合部分41可以设置在容纳在阀壳23中的过滤器27的圆柱形壁39中面对第一主蒸汽入口45一侧,如图28(例如)中的第二十一实施例所述,而不是图25和图26中的第19实施例所示。另外,隔板70布置在过滤器27和阀壳23之间与闭合部分41一侧相反的位置。另一方面,多个气流通道隔离板73可以沿阀杆50的轴长(轴向长度)方向以预定距离设在阀壳23和过滤器27之间的空间内,过滤器27的整个外圆周表面、或其整个圆周上圆周长度的预定部分可以用气流通道隔离板73分隔成齿条状的气流通道74。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27的整个圆周或预定圆周长度被分隔成齿条状气流通道74时,从主蒸汽入口45沿径向供应的主蒸汽的速度分量(主蒸汽沿阀杆50轴长方向的速度分量)受到限制,因此能减少二次流损失。
另外,因为形成齿条状气流通道74的气流通道隔离板73作为传热翅片,强化了通过齿条状气流通道74的主蒸汽和气流通道隔离板73之间的热传递,能实现整个阀的温度的均匀化。因此,起动所需的预热时间减少,且降低热应力,导致有效运行。
工业应用如上所述,在依据本发明的蒸汽阀中,彼此设置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阀装置被包括到一个阀壳中,从而进一步减少安装空间。另外,由于蒸汽阀能响应起动运行、额定负荷运行、部分额定负荷运行以及事故切断运行中的任何一个,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性。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蒸汽阀设有容纳在阀壳中以防止一部分主蒸汽流入过滤器的装置,在该过滤器中主蒸汽从过滤器的外侧流入内侧;并且用于阻止一部分主蒸汽气流的装置设在过滤器内适当的位置。因此,防止其它的主蒸汽流入由于从过滤器外侧流向其内侧的主蒸汽的漂移而存在的二次流速度不足的区域中。因此能进一步减少主蒸汽的回旋流引起的压力损失。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蒸汽阀能抑制基于主蒸汽回旋流引起的非稳态气流的振动的发生,同时减少噪声。这是因为实现了主蒸汽气流的压力损失的进一步减少。
依据本发明设置有上述机构和运行特性的蒸汽阀优选地应用于特别是蒸汽涡轮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内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以及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闭合部分为中断板,并且中断板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且在过滤器外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闭合部分为中断板,并且中断板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且在过滤器内侧的位置。
5.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以及设置在过滤器上的导向板,用于产生主蒸汽气流的主蒸汽剥离区域,主蒸汽气流从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过滤器外侧流向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主蒸汽剥离区域的导向板设在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且在过滤器外侧的位置。
7.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在非稳态运行时,可旋转地设置的闭合板位于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在稳态运行时,可旋转地设置的闭合板位于与主蒸汽出口一侧相反的位置。
9.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其中,第二阀装置形成为横向结构且设在第一阀装置的下游侧,而第一阀装置形成为纵向结构且设在主蒸汽的上游侧。
10.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沿相反方向在另一侧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地设置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以及闭合部分,设置在过滤器中且沿横跨主蒸汽入口和主蒸汽出口的每一个的轴线的方向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闭合部分为中断板,且中断板设在过滤器外侧。
12.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沿相反方向在另一侧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地设置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环绕过滤器的可旋转地滑动旋转中断板;以及用于驱动旋转中断板的驱动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旋转中断板设置有调整挡块,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旋转中断板设置有配合件,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
15.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沿相反方向在另一侧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地设置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过滤器的中断板;以及形成在阀壳的阀盖上的插入和拔出通道,用于自由地插入和拔出中断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中断板设置有调整挡块,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中断板设置有配合件,用于调整旋转传递区域。
18.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沿相反方向在另一侧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地设置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以及设置在过滤器内的中断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中断部分是设在阀壳的阀座的上游侧的凸出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中断部分是设在阀壳的阀座的下游侧的凸出件。
21.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内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以及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闭合部分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过滤器内的闭合部分设在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隔板设在与闭合部分一侧相反的位置。
24.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内的中断板,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和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并来自闭合部分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中断板设在过滤器外侧且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中断板设在过滤器内侧且面对主蒸汽入口的位置
27.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内的过滤器,用于环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并来自闭合部分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以及压力恢复室,形成为朝端部方向变宽的形状,设置在阀壳中且位于设有闭合部分的过滤器的下游。
28.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沿相反方向在另一侧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地设置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并来自闭合部分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
29.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包括在其一侧的主蒸汽入口、和沿相反方向在另一侧且与主蒸汽入口平行地设置的主蒸汽出口;设置在阀壳中的过滤器;设置在面向过滤器的主蒸汽出口一侧的导向板;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导向板外侧流向其内侧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以及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并来自闭合部分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导向板形成为翼形。
31.一种蒸汽阀,包括阀壳,它包括主蒸汽入口部分和主蒸汽出口部分;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入口部分一侧的第一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布置在阀壳中主蒸汽出口部分一侧的第二阀装置,它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容纳在阀壳中的过滤器,用于围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设置在过滤器中的闭合部分,用于阻断从外流向内的一部分主蒸汽气流;设置在过滤器和阀壳之间的隔板,用于防止已被分离开的、环绕并来自闭合部分的两股主蒸汽气流的碰撞;以及齿条形气流通道,沿第一阀装置的阀杆的轴长度方向以一定距离形成在阀壳和过滤器之间。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齿条形气流通道被气流通道隔离板隔离,气流通道隔离板绕过滤器的整个外圆周布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气流通道隔离板绕过滤器的整个圆周布置。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气流通道隔离板绕过滤器的整个圆周的圆周长度的预定部分布置。
全文摘要
依据本发明的蒸汽阀是这样一种蒸汽阀,它容纳有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的第一阀装置21,包括阀座、阀体、阀杆和驱动装置的第二阀装置22,它们在阀体23中彼此结合,并且阻止一部分主蒸汽气流从过滤器外侧流入内侧的闭合部分41形成在容纳在阀壳23中并围绕第一阀装置的阀体29的过滤器27中。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有效地控制容纳在阀壳种的过滤器中的蒸汽气流,能提供目的是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的蒸汽阀。
文档编号F01D17/00GK1708635SQ20038010236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9日
发明者大友文雄, 大石勉, 新关良树, 福山佳孝, 松田寿, 进藤藏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