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风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160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力发电风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的风力发电用风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立式风力发 电的竖直风力发电风帆。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风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 关注。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的重要部件,风轮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的运行 效率。目前,常见的风力发电机风轮是由三个或多个叶片组成的螺旋桨式的风轮,风轮和发 电机主体构成发电机机头,其以呈近似垂直的方式安装在风机塔柱上。由于这种结构的风 轮受风面积小,发电机的发电量受到一定制约。为增大受风面积,或使风轮扫掠面总是垂直 于主风向,或提高发电机性能和出于安全性方面的目的等,通常通过加长叶片,设置偏航系 统、液压系统、增速机、翼片、螺距调整机构、整流罩等方式实现,这些主要位于发电机旋转 的机头部分的装置直接造成发电机机头笨重,对于兆瓦级发电机,其重量达到数千吨,风机 叶片半径长达70 80m。这样对风机叶片加工的精度和材料要求都非常高,致使其成本高, 从而直接导致风力发电价高的不足,同时,由于叶片旋转半径大就会造成翼尖速超音速产 生激波和颤动,不但降低了效率,还发出极大噪声而造成噪声污染;另外,由于叶片长、塔身 高,容易出现叶片折断的故障,存在叶片飞出毁物、伤人的安全隐患。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也进行过相应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443470U,公告日期2010 年4月28日,发明创造名称“大风帆立旋式风力发电机风轮”,公开了一种立旋式风力发电 机的风轮,它由一个垂直设置的立轴和若干个垂直设置的风帆叶片构成,风帆叶片均布在 立轴上,在叶轮的外面有一个挡控风外壳,由挡控风外壳形成风流通道,风力推动叶片连续 带动立柱旋转,从而实现风力发电的目的。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现有机翼式风力发电机 制造难度高、最大发电量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但其本身由于设置了挡控风外壳,不但存 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不足,同时,由于叶片与立柱固定连接,在风流通道中的风帆受 风力推动的同时,其反侧的风帆也会受到部分风力作用而对立柱产生相反方向的推力,造 成风力浪费的不足。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力资源利用充分,且结构简 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的风力发电风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包括一与发电机输入端同轴连接的立柱和数个竖直设置的风 帆叶片,数个风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依次使立柱按同一方向连续转动,所述立柱上同轴固 定连接有接盘,接盘上连接有横梁,横梁与立柱垂直,横梁的数量与风帆叶片相适应,横梁 沿接盘圆周方向均布,横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风帆叶片转动支撑在横梁上,风帆叶 片与横梁上的转动连接轴线位于横梁远端,在风帆叶片的受风面迎风时,其背面贴合在横梁的前侧面上;所述支撑柱和风帆叶片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脚轮,支撑柱和风帆叶片 分别通过万向脚轮支撑在刚性地面上。采用上述方案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立柱作为动力输出轴与风力发电机的输入 端连接,并与风力发电机的输入端同轴线转动,其自身整体重量通过万向脚轮支撑在刚性 地面上。当风帆叶片随立柱及横梁旋转而其受风面处于迎风临界点时,风帆叶片的受风面 与风向夹角a为0°,风帆叶片的背面与横梁前侧面夹角β为0° ;风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 推动横梁及立柱及旋转而处于背风临界点时,风帆叶片的受风面与风向夹角a为180° ;当 风帆叶片位于迎风临界点时和背风临界点之间,风帆叶片的背面与横梁前侧面夹角β保 持为0°,推动横梁、接盘,从而带动立柱绕固定轴线转动,数个风帆叶片依次受风,持续推 动立柱旋转,实现风力发电目的。当风帆叶片转过背风临界点时,风帆叶片逐渐开始背面迎 风,风帆叶片受背风作用在随横梁公转的同时,绕其与横梁连接的转动轴线自转,风帆叶片 的受风面与风向夹角a在摩擦阻力作用逐渐增大至大于180°,当立柱及横梁的继续旋转 至设定角度时,风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克服摩擦阻力,其受风面与风向夹角a又会逐渐减 小至0° ;同时,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从0°逐渐增大至大于90°,当立柱 及横梁的继续旋转至横梁垂直于风向时,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逐渐减小 至90° ;随着立柱及横梁的继续旋转,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从90°逐渐 减小,直到风帆叶片随立柱及横梁进入迎风临界点,此时,风帆叶片的受风面与风向夹角a 为0°,风帆叶片的背面与横梁前侧面夹角β为0°,即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贴合, 至此,完成一个运动循环。由此可见,风帆叶片在处于背风状态时,仅仅只有横梁的侧面、风 帆叶片侧面和支撑柱受风而形成极小的风阻,对风帆叶片迎风面受风形成转动力矩影响极 小,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风力。另外,在风向发生改变时,无需对本发明进行适应风向的 调整,因此,只是风帆叶片受风面所处的迎风或者背风的状态发生变化,其立柱及横梁在风 帆叶片的风力推动下,保持同一方向旋转,而不需设置风向调整装置,且结构简单、制造方 便、成本低。所述风帆叶片的数量为3 6个。由前述可知,在风帆叶片的受风面与风向夹角 为90°时,风帆叶片受风的有效面积最大,利用风力最充分,由于各风帆叶片依次受风,因 此,风帆叶片数量越多,利用风力越充分,风力利用率越高,但其结构就越复杂、故障率就越 高、制造成本越高;风帆叶片数量越少,风力利用率越低,当风帆叶片数量小于三个时,风力 发电风帆的立柱或者不能持续旋转,故合理设置风帆叶片数量既可使设备工作正常,又能 实现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接盘设有两个,两个接盘沿立柱高度方向分布;接盘沿径向突出有锥 柄,横梁近端设有与锥柄紧配合的锥孔,在接盘的锥柄和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锁紧销;所述 横梁的数量与接盘相适应,风帆叶片同时与立柱上下部的横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 下部分别与立柱上下部的横梁固定连接。在风帆叶片具有足够高度时,对风帆叶片有足够 的支撑强度,确保风帆叶片工作正常,适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优选的,所述风帆叶片由第一帆板和第二帆板组成,第一帆板和第二帆板结构相 同,第一帆板设在横梁远端,第一帆板的面积小于第二帆板,第二帆板设在横梁近端,在风 帆叶片受风面迎风时,第一帆板与第二帆板的受风面位于同一平面内。风帆叶片可以由一 个或者多个帆板组成,以适用大、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其具体组成数量应根据发电量要求、制作帆板的材料、风力条件等因素确定;通常情况下由两个帆板组成即可,面积大的第二帆 板风阻大,设在横梁近端,以确保使用安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帆板和第二帆板均呈板式结构,包括风帆框架、帆板,帆 板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上;风帆框架包括设在两侧的风帆立柱和固定连接在风帆立柱之间 的风帆横梁,设在右侧的风帆立柱外周固定接有两个套管,两个套管分别与立柱上下端的 横梁位置相适应,套管上固定连接有U形叉,U形叉的两侧壁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横梁高 度,U形叉的U形槽的上侧壁上设有与右侧风帆立柱间隙配合的通孔,U形叉的U形槽的上 侧壁上设有与套管的外周表面相适应的过孔;所述立柱上下端的横梁设有过孔,立柱上下 端的横梁的过孔同轴线,过孔与风帆立柱上的套管间隙配合,横梁的一部分位于U形叉的U 形槽内,横梁与U形叉之间还连接有轴承,风帆框架通过U形叉和轴承分别与立柱上下端的 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帆板下端设有的万向脚轮至少两个,万向脚轮固定连接在风帆框 架下端,万向脚轮沿风帆框架宽度方向均勻分布,风帆框架两侧的风帆立柱分别与一个万 向脚轮连接,风帆框架下端风帆横梁的下方或者连接有一个万向脚轮。第一帆板和第二帆 板的重力分布均勻,其在使用中的变形量小,且自转运动可靠,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风帆框架还设有至少一个中间立柱,中间立柱分别与风帆框 架上的所有风帆横梁固定连接,中间立柱的下端与万向脚轮固定连接;所述风帆框架还设 有斜撑,斜撑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的风帆横梁之间,斜撑与中间立柱和位于风帆框架中部 的风帆横梁形成米字形骨架。中间立柱用于加强第一帆板和第二帆板的强度和刚性,进一 步确保延长使用寿命;中间立柱的设置数量应根据发电量要求、制作帆板的材料、风力条件 以及风帆叶片的第一帆板和第二帆板宽度等因素确定。优选的,所述风帆立柱为锥形管状结构,套管为等壁厚的内外锥度管,横梁上设有 的过孔为与套管外锥面相适应的锥孔,U形叉设有的通孔为与风帆立柱相应部位的外锥面 相适应的锥孔。锥形管具有重量轻、中心低的优点;套管内锥通过风帆立柱外锥面形成紧密 连接,其连接牢固,防松作用效果好,进一步确保使用寿命长。优选的,所述轴承由上轴承和下轴承组成;上轴承设有轴承滚道,轴承滚道嵌在横 梁上端,轴承滚道设有数个钢球,钢球上部设有使各钢球保持设定距离的保持架,保持架的 上端面低于钢球顶面,钢球顶面支撑有钢垫板,钢垫板嵌在U形叉的U形上臂内侧;所述下 轴承设有下轴承滚道,下轴承滚道嵌在U形叉的U形下臂内侧,下轴承滚道内设有钢珠,钢 珠上部设有使各钢球保持设定距离的钢球保持架,钢球保持架的上端面低于钢珠顶面,钢 珠顶面支撑有垫板,垫板嵌在横梁下端。上轴承和下轴承的组合结构,即使在横梁远端产生 微量下弯时,横梁不与第一帆板或者第二帆板形成卡死现象,进一步确保第一帆板和第二 帆板可靠自转、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万向脚轮包括承重钢球、上球座、下球座,上球座和下球座均 设有内球面,上球座和下球座的内球面同球心,上球座和下球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球座 的内球面是完整半球面,上球座的内球面半径大于承重钢球半径,上球座的内球面内均布 有数个小钢珠,上球座通过小钢珠与承重钢球同球心滚动连接;所述下球座的内球面是半 球面的一部分,下球座的高度小于承重钢球半径,下球座内球面的半径与承重钢球半径相 适应,下球座通过其内球面与承重钢球转动连接;所述上球座上部还固定连接有过渡盘,万 向脚轮通过过渡盘与支撑柱或者风帆叶片下端固定连接。万向脚轮承重能力强,转动自如,风帆运动阻力小,机械效率高,进一步确保风力利用充分。优选的,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避雷针。可有效防止风帆被雷击,进一步延长使 用寿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风力资源利用充分,且结构简单、制造方 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 例范围之中。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图2的俯视图,其中一个风帆叶片的受风面与风向夹角a为90°,风 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为0°而处于正面受风状态,另两个风帆叶片的受风面 与风向夹角a呈0°,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分别大于或者小于90°而处于 背风状态;图4是本发明图3中的风帆逆时针转过约30°后,其中一个风帆叶片的受风面与 风向夹角a为0°,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为0°而处于迎风临界点;另一个 风帆叶片的受风面与风向夹角a为120°,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为0°而 处于迎风状态;第三个风帆叶片与风向夹角a为0°,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 大于90°而处于背风状态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图4中的风帆逆时针旋转约60°的角度时,其中一个风帆叶片的受 风面与风向夹角a约为60°,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为0°而处于迎风状 态,另一个风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自转了一定角度,该风帆叶片的受风面与风向夹角a约 大于180°,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小于90°而处于背风状态,第三个风帆 叶片与风向夹角a为0°,风帆叶片背面与横梁前侧面的夹角β小于90°而处于背风状态 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的接盘结构示意轴测图;图7是本发明图3的C-C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中风帆叶片的风帆框架结构示意轴测图;图9是本发明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10是本发明图9中D-D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12是本发明图11中E-E剖视图;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包括一与发电机输 入端同轴连接的立柱1和三个竖直设置的风帆叶片,三个风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依次使立柱1按同一方向连续转动,所述立柱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接盘3,接盘3上连接有横梁4,横 梁4与立柱1垂直,横梁4的数量与风帆叶片相适应,横梁4沿接盘3圆周方向均布,横梁 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 ;所述风帆叶片转动支撑在横梁4上,风帆叶片与横梁4上的转动 连接轴线位于横梁4远端,在风帆叶片的受风面迎风时,其背面贴合在横梁4的前侧面上; 所述支撑柱5和风帆叶片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脚轮6,支撑柱5和风帆叶片分别通过万 向脚轮6支撑在刚性地面上。参见图6、图7,所述接盘3设有两个,两个接盘3沿立柱1高度方向分布;接盘3 沿径向突出有锥柄31,横梁4近端设有与锥柄31紧配合的锥孔42,在接盘3的锥柄31和 横梁4之间固定连接有锁紧销43,接盘3的中部设有方形通孔32 ;所述立柱1由下段立柱 11、中段立柱12和上段立柱13组成,下段立柱11连接在下方的接盘3下端,中段立柱12 连接在两个接盘3之间,上段立柱13连接在上方的接盘3上端,下段立柱11、中段立柱12 和上段立柱13均设有与方形通孔32相适应的方头,下段立柱11、中段立柱12和上段立柱 13方头分别紧配在接盘3中部设有的方形通孔32中,从而确保接盘3与立柱1之间力矩传 递可靠;所述横梁4的数量与接盘3相适应,风帆叶片同时与立柱1上下部的横梁4转动连 接;所述支撑柱5的上下部分别与立柱1上下部的横梁4固定连接。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述风帆叶片由第一帆板2和第二帆板7组成, 第一帆板2和第二帆板7结构相同,第一帆板2设在横梁4远端,第一帆板2的面积小于第 二帆板7,第二帆板7设在横梁4近端,在风帆叶片受风面迎风时,第一帆板2与第二帆板7 的受风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参见图8、图9、图10,所述第一帆板2和第二帆板7均呈板式结构,包括风帆框架 21、帆板22,帆板22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21上;风帆框架21包括设在两侧的风帆立柱211 和固定连接在风帆立柱211之间的风帆横梁212,设在右侧的风帆立柱211外周固定接有两 个套管213,两个套管213分别与立柱1上下端的横梁4位置相适应,套管213上由螺栓固 定连接有U形叉214,U形叉214的两侧壁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横梁4高度,U形叉214 的U形槽的上侧壁上设有与右侧风帆立柱211间隙配合的通孔,U形叉214的U形槽的上 侧壁上设有与套管213的外周表面相适应的过孔;所述立柱1上下端的横梁4设有过孔41, 立柱1上下端的横梁4的过孔41同轴线,过孔41与风帆立柱211上的套管213间隙配合, 横梁4的一部分位于U形叉214的U形槽内,横梁4与U形叉214之间还连接有轴承,风帆 框架21通过U形叉214和轴承分别与立柱1上下端的横梁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帆板2下 端设有的万向脚轮6至少两个,万向脚轮6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21下端,万向脚轮6沿风 帆框架21宽度方向均勻分布,风帆框架21两侧的风帆立柱211分别与一个万向脚轮6连 接;所述风帆框架21左侧的风帆立柱211上设有弯曲段211a,,避免第一帆板2受风面迎 风时与第二帆板7的U形叉214右侧产生干涉,确保第一帆板2的有效面积最大;和第二 帆板7在受风面迎风时,风帆框架21左侧的风帆立柱211与支撑柱5沿轴线贴合良好,确 保第二帆板7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所述风帆框架21还设有一个中间立柱215,中间立柱 215分别与风帆框架21上的所有风帆横梁212固定连接,中间立柱215的下端与万向脚轮 6固定连接;所述风帆框架21还设有斜撑216,斜撑216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21的风帆横 梁212之间,斜撑216与中间立柱215和位于风帆框架21中部的风帆横梁212形成米字形 骨架。所述风帆立柱211为锥形管状结构,套管213为等壁厚的内外锥度管,套管213的内锥孔与风帆立柱211相应部位的外锥面紧配合,在套管213和风帆立柱211之间横贯有固 定销23,在横梁4上设有的过孔41为与套管213外锥面相适应的锥孔,U形叉214设有的 通孔为与风帆立柱211相应部位锥面相适应的锥孔。所述轴承由上轴承81和下轴承82组 成;上轴承81设有轴承滚道811,轴承滚道811嵌在横梁4上端,轴承滚道811设有数个钢 球812,钢球812上部设有使各钢球812保持设定距离的保持架813,保持架813的上端面 低于钢球812顶面,钢球812顶面支撑有钢垫板814,钢垫板814嵌在U形叉214的U形上 臂内侧;所述下轴承82设有下轴承滚道821,下轴承滚道821嵌在U形叉214的U形下臂 内侧,下轴承滚道821内设有钢珠822,钢珠822上部设有使各钢球812保持设定距离的钢 球保持架823,钢球保持架823的上端面低于钢珠822顶面,钢珠822顶面支撑有垫板824, 垫板824嵌在横梁4下端。参见图11、图12,所述万向脚轮6包括承重钢球61、上球座62、下球座63,上球座 62和下球座63均设有内球面,上球座62和下球座63的内球面同球心,上球座62和下球座 6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球座62的内球面是完整半球面,上球座62的内球面半径大于承重 钢球61半径,上球座62的内球面内均布有数个小钢珠64,上球座62通过小钢珠64与承重 钢球61同球心滚动连接;所述下球座63的内球面是半球面的一部分,下球座63的高度小 于承重钢球61半径,下球座63内球面的半径与承重钢球61半径相适应,下球座63通过其 内球面与承重钢球61转动连接;所述上球座62上部还连接有过渡盘65,上球座62上部呈 锥台状,过渡盘65设有与上球座62上部的锥台紧配的锥孔,在上球座62与过渡盘65的连 接部位设有锁固销66 ;万向脚轮6通过过渡盘65与支撑柱5或者风帆叶片的风帆框架21 下端固定连接。确保万向脚轮6连接可靠。参见图1、图2,所述立柱1的上段立柱13顶端固定连接有避雷针9。实施例2参见图13,所述风帆叶片数量为4个。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3参见图14,所述风帆叶片数量为6个。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虽然结合了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 意识到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些修改和变化应理解为是在本发 明的范围和意图之内的。
权利要求
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包括一与发电机输入端同轴连接的立柱(1)和数个竖直设置的风帆叶片,数个风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依次使立柱(1)按同一方向连续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接盘(3),接盘(3)上连接有横梁(4),横梁(4)与立柱(1)垂直,横梁(4)的数量与风帆叶片相适应,横梁(4)沿接盘(3)圆周方向均布,横梁(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风帆叶片转动支撑在横梁(4)上,风帆叶片与横梁(4)上的转动连接轴线位于横梁(4)远端,在风帆叶片的受风面迎风时,其背面贴合在横梁(4)的前侧面上;所述支撑柱(5)和风帆叶片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脚轮(6),支撑柱(5)和风帆叶片分别通过万向脚轮(6)支撑在刚性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帆叶片数量为3 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盘(3)设有两个,两 个接盘⑶沿立柱⑴高度方向分布;接盘⑶沿径向突出有锥柄(31),横梁⑷近端设 有与锥柄(31)紧配合的锥孔(42),在接盘(3)的锥柄(31)和横梁(4)之间固定连接有锁 紧销(43);所述横梁(4)的数量与接盘(3)相适应,风帆叶片同时与立柱(1)上下部的横 梁(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上下部分别与立柱(1)上下部的横梁(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帆叶片由第一帆板(2)和第二帆板(7)组成,第一帆板(2)和第二帆板(7)结构相 同,第一帆板(2)设在横梁(4)远端,第一帆板(2)的面积小于第二帆板(7),第二帆板(7) 设在横梁(4)近端,在风帆叶片受风面迎风时,第一帆板(2)与第二帆板(7)的受风面位于 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帆板(2)和第二 帆板(7)均呈板式结构,包括风帆框架(21)、帆板(22),帆板(22)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 (21)上;风帆框架(21)包括设在两侧的风帆立柱(211)和固定连接在风帆立柱(211)之 间的风帆横梁(212),设在右侧的风帆立柱(211)外周固定接有两个套管(213),两个套 管(213)分别与立柱(1)上下端的横梁(4)位置相适应,套管(213)上固定连接有U形叉 (214),U形叉(214)的两侧壁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横梁(4)高度,U形叉(214)的U形 槽的上侧壁上设有与右侧风帆立柱(211)间隙配合的通孔,U形叉(214)的U形槽的上侧 壁上设有与套管(213)的外周表面相适应的过孔;所述立柱(1)上下端的横梁(4)设有过 孔(41),立柱⑴上下端的横梁⑷的过孔(41)同轴线,过孔(41)与风帆立柱(211)上的 套管(213)间隙配合,横梁⑷的一部分位于U形叉(214)的U形槽内,横梁(4)与U形叉 (214)之间还连接有轴承,风帆框架(21)通过U形叉(214)和轴承分别与立柱(1)上下端 的横梁(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帆板(2)下端设有的万向脚轮(6)至少两个,万向脚轮(6) 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21)下端,万向脚轮(6)沿风帆框架(21)宽度方向均勻分布,风帆框 架(21)两侧的风帆立柱(211)分别与一个万向脚轮(6)连接,风帆框架(21)下端风帆横 梁(212)的下方或者连接有一个万向脚轮(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帆框架(21)还设有 至少一个中间立柱(215),中间立柱(215)分别与风帆框架(21)上的所有风帆横梁(212) 固定连接,中间立柱(215)的下端与万向脚轮(6)固定连接;所述风帆框架(21)还设有斜 撑(216),斜撑(216)固定连接在风帆框架(21)的风帆横梁(212)之间,斜撑(216)与中间立柱(215)和位于风帆框架(21)中部的风帆横梁(212)形成米字形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帆立柱(211)为锥 形管状结构,套管(213)为等壁厚的内外锥度管,横梁(4)上设有的过孔(41)为与套管 (213)外锥面相适应的锥孔,U形叉(214)设有的通孔为与风帆立柱(211)相应部位锥面相 适应的锥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由上轴承(81)和 下轴承(82)组成;上轴承(81)设有轴承滚道(811),轴承滚道(811)嵌在横梁(4)上端, 轴承滚道(811)设有数个钢球(812),钢球(812)上部设有使各钢球(812)保持设定距离的 保持架(813),保持架(813)的上端面低于钢球(812)顶面,钢球(812)顶面支撑有钢垫板 (814),钢垫板(814)嵌在U形叉(214)的U形上臂内侧;所述下轴承(82)设有下轴承滚道 (821),下轴承滚道(821)嵌在U形叉(214)的U形下臂内侧,下轴承滚道(821)内设有钢 珠(822),钢珠(822)上部设有使各钢球(812)保持设定距离的钢球保持架(823),钢球保 持架(823)的上端面低于钢珠(822)顶面,钢珠(822)顶面支撑有垫板(824),垫板(824) 嵌在横梁(4)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脚轮(6)包括承 重钢球(61)、上球座(62)、下球座(63),上球座(62)和下球座(63)均设有内球面,上球座 (62)和下球座(63)的内球面同球心,上球座(62)和下球座(6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球 座(62)的内球面是完整半球面,上球座(62)的内球面半径大于承重钢球(61)半径,上球 座(62)的内球面内均布有数个小钢珠(64),上球座(62)通过小钢珠(64)与承重钢球(61) 同球心滚动连接;所述下球座(63)的内球面是半球面的一部分,下球座(63)的高度小于承 重钢球(61)半径,下球座(63)内球面的半径与承重钢球(61)半径相适应,下球座(63)通 过其内球面与承重钢球(61)转动连接;所述上球座(62)上部还固定连接有过渡盘(65), 万向脚轮(6)通过过渡盘(65)与支撑柱(5)或者风帆叶片下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顶端固定连 接有避雷针(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风帆,包括一与发电机输入端同轴连接的立柱和数个竖直设置的风帆叶片,数个风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依次使立柱按同一方向连续转动,所述立柱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接盘,接盘上连接有横梁,横梁与立柱垂直,横梁的数量与风帆叶片相适应,横梁沿接盘圆周方向均布,横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风帆叶片转动支撑在横梁上,风帆叶片与横梁上的转动连接轴线位于横梁远端,在风帆叶片的受风面迎风时,其背面贴合在横梁的前侧面上;所述支撑柱和风帆叶片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脚轮,支撑柱和风帆叶片分别通过万向脚轮支撑在刚性地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风力利用充分,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3D3/06GK101943113SQ2010102998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喻体刚 申请人:喻体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