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197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动力介质对外做功的动力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动力机如蒸汽机具有结构复杂,运行条件要求高,体积大,运行程序繁复, 热利用率低等缺点。其主要有活塞往复式蒸汽机、格林蒸汽机和斯特林蒸汽机等。往复式蒸汽机采用的曲轴连杆传动系统限制了转速的提高;格林蒸汽机的回转式运转也略显复杂; 斯特林蒸汽机虽然体积小热效率高,但是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在许多情况下难以运行,而且制作成本很高,不能大批量投入生产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动力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动力机,包括具有内部容腔的缸体,在缸体上设置有与内部容腔相通的介质排出口,在缸体的内部容腔内设置有旋转活塞,旋转活塞的外圆周表面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在环形腔室内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旋转活塞上的受力元件,旋转活塞内套装有可随旋转活塞作旋转运动且延伸至缸体外的转轴,环形腔室内设置有作用在受力元件上的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可伸缩连接在缸体上,动力结构与受力元件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连通有动力介质输送通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伸缩块以及作用在伸缩块上并驱动伸缩块在缸体内伸缩的动力元件,动力介质输送通道设置在伸缩块上。进一步的是,所述动力元件采用弹性元件制作,所述伸缩块从缸体内部容腔经缸体的侧壁延伸至缸体外,在伸缩块与弹性元件外套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在缸体上,弹性元件的一端作用在保护罩上,另一端作用在伸缩块的外端面,伸缩块滑动配合在保护罩内。进一步的是,所述动力介质输送通道的入口设置在伸缩块底部,动力介质输送通道的出口设置在伸缩块的一个侧面上,在缸体底部设置有动力介质输入通孔,当伸缩块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伸入环形腔室,并在伸缩块与受力元件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时,动力介质输入通孔正对动力介质输送通道的入口。进一步的是,所述设置在缸体上的介质排出口靠近伸缩块并位于伸缩块的背面一侧。进一步的是,所述缸体包括上盖与下壳体,上盖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动力介质所产生的能量直接作用于旋转活塞并驱动转轴对外做功,其结构简单且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构造简洁,利于批量生产,尤其适合在各种需要动力的场合推广应用。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标记为环形腔室1、介质排出口 2、旋转活塞3、转轴4、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下壳体6、受力元件7、伸缩块8、弹性元件9、保护罩10、动力介质输入通孔11、上盖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包括具有内部容腔的缸体,在缸体上设置有与内部容腔相通的介质排出口 2,在缸体的内部容腔内设置有旋转活塞3,旋转活塞3的外圆周表面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1,在环形腔室1内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旋转活塞3上的受力元件7,旋转活塞3内套装有可随旋转活塞3作旋转运动且延伸至缸体外的转轴4,环形腔室1内设置有作用在受力元件7上的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可伸缩连接在缸体上,动力结构与受力元件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连通有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工作时,从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输入动力介质(该动力介质可以采用蒸汽、压缩气体或液体等),使动力介质从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出口送入到动力结构与受力元件7之间的密闭腔室中,此时,动力介质推动受力元件7并带动旋转活塞3在环形腔室1中旋转,当旋转活塞3转动至介质排出口 2时,动力介质通过介质排出口 2排至缸体外,旋转活塞3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旋转,当转至动力结构处时,动力结构收缩,从环形腔室1退出,使旋转活塞3能顺利从动力结构处转过,旋转活塞3从动力结构处转过后,动力结构再次伸出,再次在动力结构与受力元件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此时,就完成了一周的旋转,并以此循环往复,驱动转轴4对外做功。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力介质直接作用于旋转活塞3并驱动转轴4对外做功,其结构简单且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构造简洁,利于批量生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动力结构可直接采用液气压缸,直接利用液气压缸的活塞杆即可伸缩连接在缸体上,此时,可将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设置在液气压缸的活塞杆上,也可以直接在本实用新型的缸体上设置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伸缩块8以及作用在伸缩块8上并驱动伸缩块8在缸体内伸缩的动力元件,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设置在伸缩块8上,该结构简单,受力可靠。动力元件可采用曲柄机构、凸轮机构等,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动力元件采用弹性元件9制作,所述伸缩块8从缸体内部容腔经缸体的侧壁延伸至缸体外,在伸缩块8与弹性元件9外套装有保护罩10,所述保护罩10固定连接在缸体上,弹性元件9的一端作用在保护罩10上,另一端作用在伸缩块8的外端面,伸缩块8滑动配合在保护罩10内。这样,当旋转活塞3转至伸缩块8时,在惯性作用下,固定连接在旋转活塞3上的受力元件7会推动伸缩块8压缩弹性元件9,当旋转活塞3转过伸缩块8时,伸缩块8又会在弹性元件9的作用下往环形腔室1中伸出,当伸缩块8的内端面接触到旋转活塞3的外圆周面时,再次在伸缩块8与受力元件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使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通入的动力介质会再次推动受力元件7转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设置可以有多种方式,只要能有效往伸缩块8与受力元件7之间的密闭腔室通入动力介质即可。如可将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入口设置在伸缩块8的外端面上,直接在伸缩块8的外端面上连接与动力介质相通的动力介质输入管道,但在伸缩块8伸缩过程中,也必然会导致该动力介质输入管道的不断运动,容易造成动力介质输入管道的损坏。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入口设置在伸缩块8底部,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出口设置在伸缩块8的一个侧面上,在缸体底部设置有动力介质输入通孔11,当伸缩块8在弹性元件9的作用下伸入环形腔室1,并在伸缩块8与受力元件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时,动力介质输入通孔11正对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入口。这样,动力介质输入管道可连接在动力介质输入通孔11处往环形腔室1中通入动力介质,而缸体是不动的,可提高动力介质输入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当旋转活塞3转至伸缩块8时,伸缩块8在受力元件7的压缩下往缸体外退出,伸缩块8可在该过程中将动力介质输入通孔11挡住,能在该过程中停止往环形腔室1中通入动力介质,节约动力介质的使用里。为了提高动力介质对旋转活塞3的推动可靠性,所述设置在缸体上的介质排出口 2靠近伸缩块8并位于伸缩块8的背面一侧(即背对于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出口的一侧)。 这样,可使动力介质在环形腔室1的大半个圆周内均能对旋转活塞3做功,能提高旋转活塞 3的转动可靠性。为便于拆卸维护,所述缸体包括上盖12与下壳体6,上盖12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 6上。当需要维护或更换内部部件时,将上盖12从下壳体6拆卸下来对内部构件进行更换维护即可。
权利要求1.动力机,其特征是包括具有内部容腔的缸体,在缸体上设置有与内部容腔相通的介质排出口 O),在缸体的内部容腔内设置有旋转活塞(3),旋转活塞(3)的外圆周表面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1),在环形腔室(1)内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旋转活塞C3)上的受力元件(7),旋转活塞(3)内套装有可随旋转活塞C3)作旋转运动且延伸至缸体外的转轴G),环形腔室(1)内设置有作用在受力元件(7)上的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可伸缩连接在缸体上,动力结构与受力元件(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连通有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伸缩块(8)以及作用在伸缩块(8)上并驱动伸缩块(8)在缸体内伸缩的动力元件,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设置在伸缩块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元件采用弹性元件(9)制作,所述伸缩块⑶从缸体内部容腔经缸体的侧壁延伸至缸体外,在伸缩块⑶与弹性元件(9)外套装有保护罩(10),所述保护罩(10)固定连接在缸体上,弹性元件(9)的一端作用在保护罩(10)上,另一端作用在伸缩块⑶的外端面,伸缩块⑶滑动配合在保护罩(10)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入口设置在伸缩块⑶底部,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出口设置在伸缩块⑶的一个侧面上,在缸体底部设置有动力介质输入通孔(11),当伸缩块(8)在弹性元件(9)的作用下伸入环形腔室(1),并在伸缩块(8)与受力元件(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时,动力介质输入通孔(11)正对动力介质输送通道(5)的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是所述设置在缸体上的介质排出口( 靠近伸缩块(8)并位于伸缩块(8)的背面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是所述缸体包括上盖(1 与下壳体(6),上盖(1 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动力介质对外做功的动力机,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该动力机,包括具有内部容腔的缸体,在缸体上设置有与内部容腔相通的介质排出口,在缸体的内部容腔内设置有旋转活塞,旋转活塞的外圆周表面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在环形腔室内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旋转活塞上的受力元件,旋转活塞内套装有可随旋转活塞作旋转运动且延伸至缸体外的转轴,环形腔室内设置有作用在受力元件上的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可伸缩连接在缸体上,动力结构与受力元件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连通有动力介质输送通道。该结构简单且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构造简洁,利于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F01C3/00GK202170815SQ20112023412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周昊 申请人:周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