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5748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从活塞头部向下依序设有第一环岸、第二环岸和第三环岸,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圆周上设有泄压槽,且该泄压槽位于活塞本体的第二环岸上,泄压槽包括从上到下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线段、第二圆弧段和第三斜线段。本实用新型在活塞第二环岸处设计泄压槽,即增加第二环岸处的空间,使第二环岸空间处的压力减小,从而使作用在第一环上平面与下平面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以起到效果显著的加强密封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尤其涉及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提高活塞环槽与环的密封性。
[0003]目前,针对漏气量较高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对活塞环的优化来解决,特别是对气环进行优化,主要包括减少气环与气环槽的侧隙、减少气环与气环槽的底隙、减少气环的闭合间隙以及增加气环的接触压力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漏气量,但是对活塞环的加工、材料特性以及表面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成本较高,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第二环岸上设有泄压槽的活塞。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从活塞头部向下依序设有第一环岸、第二环岸和第三环岸,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圆周上设有一圈泄压槽,且该泄压槽位于活塞本体的第二环岸上,泄压槽包括从上到下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线段、第二圆弧段和第三斜线段。
[0007]所述第一斜线段、第三斜线段分别与第二圆弧段相切,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为
0.1 ?0.3臟。
[0008]所述第一斜线段沿活塞本体的径向设置。
[0009]所述第三斜线段斜向下延伸至第二环岸外圆周壁,且与第二环岸外圆周壁的夹角为23。,且第三斜线段的外端到第二环岸下端面的距离为0.4?0.6臟。
[0010]所述第一斜线段外端到第三斜线段的外端距离为1.9?2.1臟。
[0011]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活塞第二环岸处设计泄压槽,即增加第二环岸处的空间,使第二环岸空间处的压力减小,从而使作用在第一环上平面与下平面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以起到效果显著的加强密封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4处泄压槽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或图2所示,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包括活塞本体1,活塞本体1从活塞头部向下依序设有第一环岸11、第二环岸12和第三环岸13,所述活塞本体1的外圆周上设有一圈泄压槽2,且该泄压槽2位于活塞本体1的第二环岸12上。
[0016]如图2所示,泄压槽2包括从上到下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线段21、第二圆弧段22和第二斜线段23。
[0017]所述第一斜线段21、第三斜线段23分别与第二圆弧段22相切,所述第二圆弧段22的半径为0.1?0.3臟。
[0018]所述第一斜线段21沿活塞本体1的径向设置。
[0019]所述第三斜线段23斜向下延伸至第二环岸12外圆周壁,且与第二环岸12外圆周壁的夹角为00为23。,且第三斜线段23的外端到第二环岸12下端面的距离为0.4?
0.6臟。
[0020]所述第一斜线段21外端到第三斜线段23的外端距离为1.9?2.1臟。
[0021]本实用新型在活塞第二环岸12处设计泄压槽2,即增加第二环岸12处的空间,使第二环岸12空间处的压力减小,从而使作用在第一环上平面与下平面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以起到效果显著的加强密封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从活塞头部向下依序设有第一环岸、第二环岸和第三环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圆周上设有一圈泄压槽,且该泄压槽位于活塞本体的第二环岸上,泄压槽包括从上到下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线段、第二圆弧段和第二斜线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线段、第三斜线段分别与第二圆弧段相切,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为0.1?0.3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线段沿活塞本体的径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线段斜向下延伸至第二环岸外圆周壁,且与第二环岸外圆周壁的夹角为23。,且第三斜线段的外端到第二环岸下端面的距离为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泄压槽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线段外端到第三斜线段的外端距离为1.9?2.1臟。
【文档编号】F02F3/00GK204140221SQ201420557830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陈秀玉 申请人:福州钜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