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循环供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0718发布日期:2019-02-15 19: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低温节流阀、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蒸发器、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第二冷凝器、低温节流阀、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I)连通之后第二冷凝器(I)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I)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第二冷凝器、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第二冷凝器对外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4.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I)连通之后第二冷凝器(I)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I)连通之后第二冷凝器(I)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I)连通之后第二冷凝器(I)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5.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冷却器、低温节流阀、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却器(J)连通之后冷却器(J)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却器(J)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6.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却器(J)连通之后冷却器(J)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却器(J)连通之后冷却器(J)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却器(J)连通之后冷却器(J)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7.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低温节流阀、第二低温节流阀、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低压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压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之后低温热交换器(G)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E)连通,压缩机(E)还有低压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高压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I)连通,第二冷凝器(I)还有高压冷剂液管路经蒸发器(6)和第二低温节流阀(K)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之后低温热交换器(G)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I)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蒸发器、低温节流阀、第二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第二冷凝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8.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第二冷凝器、低温节流阀、第二低温节流阀、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低压冷剂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压冷剂液管路经低温节流阀(F)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之后低温热交换器(G)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E)连通,压缩机(E)还有高压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I)连通,第二冷凝器(I)还有高压冷剂液管路经蒸发器(6)和第二低温节流阀(K)与低温热交换器(G)连通之后低温热交换器(G)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I)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蒸发器、低温节流阀、第二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第二冷凝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9.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膨胀机、蒸发器、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膨胀机(L)连通,膨胀机(L)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低温热交换器(G)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蒸发器、膨胀机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0.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膨胀机(L)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膨胀机(L)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1.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蒸发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回热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膨胀机(L)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低温热交换器(G)和回热器(M)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蒸发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和回热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2.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与通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3.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膨胀机、冷却器、低温热交换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膨胀机(L)连通,膨胀机(L)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低温热交换器(G)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却器(J)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行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4.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膨胀机(L)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膨胀机(L)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5.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回热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和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膨胀机(L)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低温热交换器(G)和回热器(M)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却器(J)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和回热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6.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和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再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和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7.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膨胀机(L)连通,膨胀机(L)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低温热交换器(G)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却器(J)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膨胀机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8.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膨胀机(L)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膨胀机(L)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19.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主要由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循环泵、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回热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涡轮机(A)有低压蒸汽通道与热交换器(C)连通,热交换器(C)还有冷凝液管路经循环泵(D)与锅炉(B)连通,锅炉(B)还有高压蒸汽通道与涡轮机(A)连通,锅炉(B)有燃料和空气通道与外部连通,锅炉(B)还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膨胀机(L)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低温热交换器(G)和回热器(M)与压缩机(E)连通,低温热交换器(G)还有低温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却器(J)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吸收器(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第二吸收器(2)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0)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2)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吸收器(1)、第二吸收器(2)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回热器、膨胀机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同时对外提供动力,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0.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压缩机,将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调整为压缩机(E)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与第二压缩机(H)连通,第二压缩机(H)还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冷却器(J)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冷剂气体通道经回热器(M)与膨胀机(L)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1.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吸收器(2)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5)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2.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3.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5)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4.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第三发生器(1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2)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5)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5.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第三发生器(1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6.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第三发生器(1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 与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5)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7.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1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三节流阀、第四溶液泵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吸收器(2)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19)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冷凝器(5)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8.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2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三节流阀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冷凝器(5)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29.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三节流阀、第四溶液泵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19)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将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冷凝器(5)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0.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1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三节流阀、第四溶液泵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第三发生器(13)、第四发生器(17)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2)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19)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冷凝器(5)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1.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2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三节流阀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第三发生器(13)、第四发生器(17)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发生器(3)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冷凝器(5)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2.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四发生器、第三节流阀、第四溶液泵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第三发生器(13)、第四发生器(17)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将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2)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第四发生器(17)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泵(19)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将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第四溶液热交换器(2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发生器(4)连通,将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四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四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18)与冷凝器(5)连通,第四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3.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7-32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将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四发生器(17)和第二节流阀(14)与冷凝器(5)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4.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33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2)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并采取下列其中任一一项技术措施以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①将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2)与外部连通;②将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2)和蒸发器(6)与外部连通;③将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2)、蒸发器(6)和低温热交换器(F)与外部连通。

35.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吸收器,将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4)有燃气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3)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将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21)连通,第三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5)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吸收器(21)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第三吸收器(21)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6.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5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2)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并采取下列其中任一一项技术措施以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①将第三发生器(13)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2)与外部连通;②将第三发生器(13)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2)和蒸发器(6)与外部连通;③将第三发生器(13)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3)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2)、蒸发器(6)和低温热交换器(F)与外部连通。

37.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余热锅炉和第二循环泵,将锅炉(B)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锅炉(B)有燃气通道与余热锅炉(N)连通之后余热锅炉(N)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余热锅炉(N)、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38.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7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2)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并采取下列其中任一一项技术措施以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①将余热锅炉(N)、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调整为余热锅炉(N)、发生器(3)、第二发生器(4)和第二热交换器(12)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②将余热锅炉(N)、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调整为余热锅炉(N)、发生器(3)、第二发生器(4)、第二热交换器(12)和蒸发器(6)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③将余热锅炉(N)、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调整为余热锅炉(N)、发生器(3)、第二发生器(4)、第二热交换器(12)、蒸发器(6)和低温热交换器(F)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

39.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余热锅炉、第二循环泵、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吸收器,将锅炉(B)有燃气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3)和第二发生器(4)之后第二发生器(4)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锅炉(B)有燃气通道与余热锅炉(N)连通之后余热锅炉(N)再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余热锅炉(N)、发生器(3)、第二发生器(4)和第三发生器(13)之间依靠第二循环泵(O)和循环热介质管路构成闭合循环回路;将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调整为蒸发器(6)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21)连通,第三吸收器(21)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5)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发生器(13)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与第三吸收器(21)连通,第三发生器(1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第三吸收器(21)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40.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39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增加工作机,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分别向工作机(P)提供动力、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和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41.联合循环供能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0所述的任一联合循环供能系统中,将燃料和空气通道变更为高温热源介质通道,将燃气通道变更为低温热源介质通道,形成联合循环供能系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