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11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其包括多组联合循环机组以及连通通道;每组联合循环机组均包括:发电机、用于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汽轮机,用于推动汽轮机旋转的余热锅炉,以及用于为余热锅炉提供热量的燃气轮机;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通过连通通道与另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连通通道将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与另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连通,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可以利用其燃气轮机排出的部分烟气为待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的余热锅炉预热,使余热锅炉在燃气轮机启动前已具备较高的压力温度,缩短余热锅炉的启动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是利用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也就是联合循环机组,其包括,燃气轮机10、余热锅炉13和汽轮机12,其中,余热锅炉13上设有烟? 14,燃气轮机10的排烟通过第一燃气轮机排烟烟道16进入余热锅炉13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12旋转,最后汽轮机12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目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应用广泛。
[0003]余热锅炉的启动速度是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启动速度、经济性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中,为限制余热锅炉的升温升压速度,经常需要使燃气轮机在低负载下运行较长时间。然而,这样做却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冷态启动时,对无烟气旁路的系统而言,升温升压速度较慢,启动时间长,不利于机组快速响应负荷和机组的经济性,且对设备的寿命有较大损害;对有烟气旁路的系统在经济性等方面也很不利。
[0004]因此,需要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来解决余热锅炉升温升压速度较慢、启动时间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余热锅炉升温升压速度较慢、启动时间长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多组联合循环机组,每组联合循环机组均包括:发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的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汽轮机旋转的余热锅炉以及用于为所述余热锅炉提供热量的燃气轮机,其中,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还包括连通通道,一个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与另一个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连通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阀。
[0008]优选地,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两组联合循环机组。
[0009]优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上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0010]优选地,所述连通通道包括总管道和分别与多组联合循环机组对应的多个支管道,每组联合循环机组均通过各自的支管道与所述总管道连通。
[0011]优选地,每个所述支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通过连通通道将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与另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连通,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可以利用其燃气轮机排出的部分烟气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为待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的余热锅炉在其燃气轮机启动前(如4个小时)预热,使余热锅炉在燃气轮机启动前已具备较高的压力温度,这样,余热锅炉升温升压速度较快,大幅缩短了启动时间。
[00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20:燃气轮机;
[0020]11: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
[0021]12,22:汽轮机;
[0022]13,23:余热锅炉;
[0023]14:烟囱;
[0024]15:第一控制阀;
[0025]16:第一燃气轮机排烟烟道;
[0026]21:另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
[0027]25:第二控制阀;
[0028]30:连通通道;
[0029]31:总管道;
[0030]32:支管道;
[0031]40:第三控制阀;
[0032]100:联合循环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多组联合循环机组100,每组联合循环机组100均包括:发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的汽轮机12,22、用于驱动所述汽轮机12,22旋转的余热锅炉13,23以及用于为所述余热锅炉13,23提供热量的燃气轮机10,20,其中,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还包括连通通道30,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11通过所述连通通道30与另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21连通。
[0035]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多组联合循环机组100中至少包括一组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这样,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可以利用其燃气轮机排出的部分烟气通过所述连通通道30为待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的余热锅炉在其燃气轮机启动前(如4个小时)预热,以减少燃气轮机排气进入余热锅炉造成的热冲击,延长余热锅炉的寿命。由于在燃气轮机启动前余热锅炉已具备较高的压力温度,升温升压速度较快,大幅缩短了启动时间。同时,使燃气轮机不需要低负荷运行较长时间,提高了机组对负荷的响应能力和经济性。再者,余热锅炉进行温态或热态备用时,也可以利用运行机组的部分排气维持余热锅炉温态或热态备用。
[0036]为了能够方便控制是否需要对待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的余热锅炉进行预热,所述连通通道30上设置有控制阀。以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两组联合循环机组100为例,所述控制阀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30上的第一控制阀15和第二控制阀25。当需要为待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的余热锅炉预热时,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15和第二控制阀25,使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的燃气轮机的部分排烟进入待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的燃气轮机的排烟烟道,为待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100的余热锅炉进行预热。
[00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连通通道30包括总管道31和分别与多组联合循环机组100对应的多个支管道32。每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100均通过各自的支管道32与所述总管道31连通。这样,运行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100的燃气轮机的部分排烟即可通过与其相连的支管道32进入总管道31,最终为待运行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100的余热锅炉预热。为了方便控制和选择需要预热的余热锅炉,每个所述支管道32上均设置有第三控制阀40。
[003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004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多组联合循环机组(100),每组联合循环机组(100)均包括:发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的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汽轮机旋转的余热锅炉以及用于为所述余热锅炉提供热量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还包括连通通道(30),一个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11)通过所述连通通道(30)与另一个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排烟烟道(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30)上设置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两组联合循环机组(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30 )上的第一控制阀(15 )和第二控制阀(2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30)包括总管道(31)和分别与多组联合循环机组(100)对应的多个支管道(32),每组联合循环机组(100 )均通过各自的支管道(32 )与所述总管道(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管道(32)上均设置有第三控制阀(40)。
【文档编号】F02C9/00GK203584576SQ20132073352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刘丽梅, 柳景常, 王松峰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国华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热电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