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449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的结构设计还存在很多缺陷,零件与零件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且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管体的堵塞或被腐蚀,增加了报废率,并且制作接头的过程复杂,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报废率以及生产成本,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实用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及其生产工艺,降低了增压器接头的报废率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包括上端口以及下端口,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通过带有弧度的连接管相连接,上端口沿其圆周向外扩展有多边形连接块,多边形连接块为中空结构,即具有空心内腔,空心内腔中填充有防漏密闭封条,连接块上均匀分布有螺栓连接孔,连接管外表面靠近上端口的位置设有气体连接孔,连接管靠近下端口的侧壁上设有涡轮置放孔且靠近涡轮置放孔的位置上设有管状气体流通口,连接管的管体内侧铺设有钢丝编织带且管体外表面涂覆有耐磨损涂层;

耐磨损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18-20份,颜料:11-15份,填料:12-18份,增塑剂:11-15份,四硼酸钠:2-5份,成膜助剂:15-18份,消泡剂:7-11份,紫外线吸收剂:10-13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粉:20-24份,丁苯橡胶:12-15份,甲苯:11-14份,增塑剂:4-7份,固化剂:20-30份,辅料:6-11份,阻燃剂:2-5份,溶剂:10-15份;

其中,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30-40%,偶氮二异丁腈:20-25%,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丙烯酸丁酯:10-15%,甲基丙烯酸丁酯:10-15%,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颜料为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所述填料玻璃鳞片;甲乙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有机硅氧烷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紫外线吸收剂为UV-O;

固化剂为间苯二胺、二乙烯三胺、聚酰胺中的一种;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溶剂为水,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29-32%,Y:13-15%,Sc:16-18%,Gd:9-11%,Sm:18-20%,Pr:9-11%,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颜料及填料送至搅拌器中搅拌20-25min,搅拌速度为110-120r/min,然后加入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搅拌10-15min,搅拌速度为115-12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四硼酸钠、成膜助剂及消泡剂,最后添加增塑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2)向甲苯中加入丁苯橡胶、辅料及阻燃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2-15min,搅拌速度为130-135r/min,然后加入聚苯醚树脂粉,搅拌25-30min,搅拌速度为110-12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2-15min,搅拌速度为310-330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及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耐磨损涂层。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耐磨损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18份,颜料:11份,填料:12份,增塑剂:11份,四硼酸钠:2份,成膜助剂:15份,消泡剂:7份,紫外线吸收剂:10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粉:20份,丁苯橡胶:12份,甲苯:11份,增塑剂:4份,固化剂:20份,辅料:6份,阻燃剂:2份,溶剂:10份;

其中,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35%,偶氮二异丁腈:22%,甲基丙烯酸甲酯:13%、丙烯酸丁酯:15%,甲基丙烯酸丁酯:15%,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颜料为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所述填料玻璃鳞片;甲乙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有机硅氧烷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紫外线吸收剂为UV-O;

固化剂为间苯二胺、二乙烯三胺、聚酰胺中的一种;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溶剂为水,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的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30%,Y:14%,Sc:17%,Gd:10%,Sm:20%,Pr:9%,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颜料及填料送至搅拌器中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110r/min,然后加入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搅拌10min,搅拌速度为11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四硼酸钠、成膜助剂及消泡剂,最后添加增塑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2)向甲苯中加入丁苯橡胶、辅料及阻燃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2min,搅拌速度为130r/min,然后加入聚苯醚树脂粉,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11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2min,搅拌速度为310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及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耐磨损涂层。

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耐磨损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20份,颜料:15份,填料:18份,增塑剂:15份,四硼酸钠:5份,成膜助剂:18份,消泡剂:11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粉:24份,丁苯橡胶:15份,甲苯:14份,增塑剂:7份,固化剂:30份,辅料:11份,阻燃剂:5份,溶剂:15份;

其中,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40%,偶氮二异丁腈:20%,甲基丙烯酸甲酯:13%、丙烯酸丁酯:15%,甲基丙烯酸丁酯:12%,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颜料为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填料玻璃鳞片;甲乙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有机硅氧烷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紫外线吸收剂为UV-O;

固化剂为间苯二胺、二乙烯三胺、聚酰胺中的一种;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溶剂为水,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32%,Y:13%,Sc:16%,Gd:9%,Sm:19%,Pr:11%,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颜料及填料送至搅拌器中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120r/min,然后加入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12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四硼酸钠、成膜助剂及消泡剂,最后添加增塑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2)向甲苯中加入丁苯橡胶、辅料及阻燃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135r/min,然后加入聚苯醚树脂粉,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12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330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及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耐磨损涂层。

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带有弧度的连接管呈喇叭状,即由上端口至下端口逐渐变宽。

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整体采用高强度结构钢材质。

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防漏密闭封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

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多边形连接块中的空心内腔的宽度为18-22mm,厚度为5.4-5.6mm,钢丝编织带的厚度为0.8-0.9mm。

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的生产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熔炼原料:

a、将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原料加入熔炉内,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50℃至1670℃,原料被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b、将上一步得到的合金溶液进行冷却,冷却时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以30-32℃/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溶液水冷至400-410℃形成合金,然后空冷至300-320℃,再采用水冷以14-16℃/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水冷至室温;

c、加热,将上一步冷却后的合金加入熔炉内进行二次熔炼,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00℃至1630℃,合金被二次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d、烫包,将熔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进行烫包;

e、烫包完毕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内,将电炉内的温度升温至1650℃至1670℃,加热6分钟至10分钟,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倒包降温;

f、倒包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温度降至1480至1510℃,在浇包的包坑中依次加入1.4%-1.5%的球化剂和0.2%-0.3%的孕育剂,用薄钢板覆盖在球化剂、孕育剂上,并捣实,薄钢板的厚度为0.8-1.2mm;

g、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内凹的另一侧,球化反应50s至65s,球化反应充分后,撒一层集渣剂,快速扒渣,快速扒渣后,立即在合金溶液表面撒入膨胀珍珠岩粉,打渣两遍,打渣完成后,形成待铸造的合金溶液,在五分钟内浇注完毕;

(二)蜡模制备:采用低温蜡和机械注蜡技术,制作与汽车发动机排气锥管铸造件一致并包含有保温冒口的蜡模,并对蜡模进行修整,之后使用蜡坯清洗剂对蜡模进行清洗;

(三)在步骤(二)制得的蜡模上制作壳模砂型;

(四)脱蜡:采用蒸汽脱蜡,蒸汽的压力为0.6MPa,时间为20-45分钟,且脱蜡前应先将保温冒口部位的胶膜取下,制得壳模;

(五)壳模焙烧;

(六)将步骤(五)焙烧好的壳模放入按造型工艺准备的砂箱中,并用胶带封住该壳模上用于浇注的浇口和保温冒口,然后放入经过配制的混合砂,放满混合砂后再用造型震实机进行震实,形成砂型;

(七)将步骤(六)震实后的砂型和砂箱平面刮平,并且在砂型表面每间隔15cm扎一个气眼,该气眼扎至离模型表面7-9cm;

(八)浇注,对浇注成型后的铸件进行加工;

(九)加工后的铸件涂覆制得的耐磨损涂层即可得到完整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设有带有弧度的连接管且连接管由上端口至下端口逐渐变宽,这样加快了气体的流动,增加了汽车的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连接管管体内壁设有钢丝编织带,使得接头不会因长期使用而造成毁坏,延长了接头的寿命并且提高了接头的实用性,多边形连接块中设有空心内腔,且空心内腔中填充有防漏密封条,对汽车零件起到了更好的衔接作用,保证了汽车的工作效率,并且该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涡轮增压器弯接头由于在原料熔炼时,通过烫包、倒包、球化反应、扒渣和打渣的配合,使得原料熔炼更加彻底,可以有效去除原料中的杂质,提高铸件质量,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成本更低;本发明的最后在涡轮增压器弯接头的表面涂覆一层耐磨损涂层,提高了排气接管的实用性,降低了排气接管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报废率增大,且在制作耐磨损涂层的过程中采用水作为溶剂,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降低了生产成本,该耐磨损油漆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能增强油漆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完善了油漆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块剖面图;

其中:1-上端口,2-下端口,3-连接管,4-连接块,5-空心内腔,6-防漏密封条,7-螺栓连接孔,8-气体连接孔,9-涡轮置放孔,10-气体流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整体采用高强度结构钢材质,包括上端口1以及下端口2,上端口1与下端口2之间通过带有弧度的连接管3相连接,带有弧度的连接管3呈喇叭状,即由上端口1至下端口2逐渐变宽,上端口1沿其圆周向外扩展有多边形连接块4,多边形连接块4为中空结构,即具有空心内腔5,空心内腔5中填充有防漏密闭封条6,防漏密闭封条6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连接块4上均匀分布有螺栓连接孔7,连接管3外表面靠近上端口1的位置设有气体连接孔8,连接管3靠近下端口2的侧壁上设有涡轮置放孔9且靠近涡轮置放孔9的位置上设有管状气体流通口10,连接管3的管体内侧铺设有钢丝编织带且管体外表面涂覆有耐磨损涂层,多边形连接块4中的空心内腔的宽度为18mm,厚度为5.4mm,钢丝编织带的厚度为0.8mm;

耐磨损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18份,颜料:11份,填料:12份,增塑剂:11份,四硼酸钠:2份,成膜助剂:15份,消泡剂:7份,紫外线吸收剂:10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粉:20份,丁苯橡胶:12份,甲苯:11份,增塑剂:4份,固化剂:20份,辅料:6份,阻燃剂:2份,溶剂:10份;

其中,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35%,偶氮二异丁腈:22%,甲基丙烯酸甲酯:13%、丙烯酸丁酯:15%,甲基丙烯酸丁酯:15%,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颜料为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填料玻璃鳞片;甲乙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有机硅氧烷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紫外线吸收剂为UV-O;

固化剂为间苯二胺、二乙烯三胺、聚酰胺中的一种;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溶剂为水,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30%,Y:14%,Sc:17%,Gd:10%,Sm:20%,Pr:9%,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颜料及填料送至搅拌器中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110r/min,然后加入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搅拌10min,搅拌速度为11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四硼酸钠、成膜助剂及消泡剂,最后添加增塑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2)向甲苯中加入丁苯橡胶、辅料及阻燃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2min,搅拌速度为130r/min,然后加入聚苯醚树脂粉,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11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2min,搅拌速度为310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及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耐磨损涂层;

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的生产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熔炼原料:

a、将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原料加入熔炉内,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50℃,原料被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b、将上一步得到的合金溶液进行冷却,冷却时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以30℃/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溶液水冷至400℃形成合金,然后空冷至300℃,再采用水冷以14℃/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水冷至室温;

c、加热,将上一步冷却后的合金加入熔炉内进行二次熔炼,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00℃,合金被二次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d、烫包,将熔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进行烫包;

e、烫包完毕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内,将电炉内的温度升温至1650℃,加热6分钟,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倒包降温;

f、倒包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温度降至1480℃,在浇包的包坑中依次加入1.4%的球化剂和0.2%的孕育剂,用薄钢板覆盖在球化剂、孕育剂上,并捣实,薄钢板的厚度为0.8mm;

g、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内凹的另一侧,球化反应50s,球化反应充分后,撒一层集渣剂,快速扒渣,快速扒渣后,立即在合金溶液表面撒入膨胀珍珠岩粉,打渣两遍,打渣完成后,形成待铸造的合金溶液,在五分钟内浇注完毕;

(二)蜡模制备:采用低温蜡和机械注蜡技术,制作与汽车发动机排气锥管铸造件一致并包含有保温冒口的蜡模,并对蜡模进行修整,之后使用蜡坯清洗剂对蜡模进行清洗;

(三)在步骤(二)制得的蜡模上制作壳模砂型;

(四)脱蜡:采用蒸汽脱蜡,蒸汽的压力为0.6MPa,时间为20分钟,且脱蜡前应先将保温冒口部位的胶膜取下,制得壳模;

(五)壳模焙烧;

(六)将步骤(五)焙烧好的壳模放入按造型工艺准备的砂箱中,并用胶带封住该壳模上用于浇注的浇口和保温冒口,然后放入经过配制的混合砂,放满混合砂后再用造型震实机进行震实,形成砂型;

(七)将步骤(六)震实后的砂型和砂箱平面刮平,并且在砂型表面每间隔15cm扎一个气眼,该气眼扎至离模型表面7cm;

(八)浇注,对浇注成型后的铸件进行加工;

(九)加工后的铸件涂覆制得的耐磨损涂层即可得到完整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整体采用高强度结构钢材质,包括上端口1以及下端口2,上端口1与下端口2之间通过带有弧度的连接管3相连接,带有弧度的连接管3呈喇叭状,即由上端口1至下端口2逐渐变宽,上端口1沿其圆周向外扩展有多边形连接块4,多边形连接块4为中空结构,即具有空心内腔5,空心内腔5中填充有防漏密闭封条6,防漏密闭封条6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连接块4上均匀分布有螺栓连接孔7,连接管3外表面靠近上端口1的位置设有气体连接孔8,连接管3靠近下端口2的侧壁上设有涡轮置放孔9且靠近涡轮置放孔9的位置上设有管状气体流通口10,连接管3的管体内侧铺设有钢丝编织带且管体外表面涂覆有耐磨损涂层,多边形连接块4中的空心内腔的宽度为18mm,厚度为5.4mm,钢丝编织带的厚度为0.8mm;

耐磨损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20份,颜料:15份,填料:18份,增塑剂:15份,四硼酸钠:5份,成膜助剂:18份,消泡剂:11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粉:24份,丁苯橡胶:15份,甲苯:14份,增塑剂:7份,固化剂:30份,辅料:11份,阻燃剂:5份,溶剂:15份;

其中,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40%,偶氮二异丁腈:20%,甲基丙烯酸甲酯:13%、丙烯酸丁酯:15%,甲基丙烯酸丁酯:12%,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颜料为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填料玻璃鳞片;甲乙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有机硅氧烷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紫外线吸收剂为UV-O;

固化剂为间苯二胺、二乙烯三胺、聚酰胺中的一种;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溶剂为水,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32%,Y:13%,Sc:16%,Gd:9%,Sm:19%,Pr:11%,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颜料及填料送至搅拌器中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120r/min,然后加入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12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四硼酸钠、成膜助剂及消泡剂,最后添加增塑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2)向甲苯中加入丁苯橡胶、辅料及阻燃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135r/min,然后加入聚苯醚树脂粉,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12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330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及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耐磨损涂层;

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的生产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熔炼原料:

a、将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原料加入熔炉内,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70℃,原料被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b、将上一步得到的合金溶液进行冷却,冷却时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以32℃/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溶液水冷至410℃形成合金,然后空冷至320℃,再采用水冷以16℃/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水冷至室温;

c、加热,将上一步冷却后的合金加入熔炉内进行二次熔炼,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30℃,合金被二次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d、烫包,将熔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进行烫包;

e、烫包完毕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内,将电炉内的温度升温至1670℃,加热10分钟,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倒包降温;

f、倒包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温度降至1510℃,在浇包的包坑中依次加入1.5%的球化剂和0.3%的孕育剂,用薄钢板覆盖在球化剂、孕育剂上,并捣实,薄钢板的厚度为1.2mm;

g、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内凹的另一侧,球化反应65s,球化反应充分后,撒一层集渣剂,快速扒渣,快速扒渣后,立即在合金溶液表面撒入膨胀珍珠岩粉,打渣两遍,打渣完成后,形成待铸造的合金溶液,在五分钟内浇注完毕;

(二)蜡模制备:采用低温蜡和机械注蜡技术,制作与汽车发动机排气锥管铸造件一致并包含有保温冒口的蜡模,并对蜡模进行修整,之后使用蜡坯清洗剂对蜡模进行清洗;

(三)在步骤(二)制得的蜡模上制作壳模砂型;

(四)脱蜡:采用蒸汽脱蜡,蒸汽的压力为0.6MPa,时间为45分钟,且脱蜡前应先将保温冒口部位的胶膜取下,制得壳模;

(五)壳模焙烧;

(六)将步骤(五)焙烧好的壳模放入按造型工艺准备的砂箱中,并用胶带封住该壳模上用于浇注的浇口和保温冒口,然后放入经过配制的混合砂,放满混合砂后再用造型震实机进行震实,形成砂型;

(七)将步骤(六)震实后的砂型和砂箱平面刮平,并且在砂型表面每间隔15cm扎一个气眼,该气眼扎至离模型表面9cm;

(八)浇注,对浇注成型后的铸件进行加工;

(九)加工后的铸件涂覆制得的耐磨损涂层即可得到完整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整体采用高强度结构钢材质,包括上端口1以及下端口2,上端口1与下端口2之间通过带有弧度的连接管3相连接,带有弧度的连接管3呈喇叭状,即由上端口1至下端口2逐渐变宽,上端口1沿其圆周向外扩展有多边形连接块4,多边形连接块4为中空结构,即具有空心内腔5,空心内腔5中填充有防漏密闭封条6,防漏密闭封条6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连接块4上均匀分布有螺栓连接孔7,连接管3外表面靠近上端口1的位置设有气体连接孔8,连接管3靠近下端口2的侧壁上设有涡轮置放孔9且靠近涡轮置放孔9的位置上设有管状气体流通口10,连接管3的管体内侧铺设有钢丝编织带且管体外表面涂覆有耐磨损涂层,多边形连接块4中的空心内腔的宽度为18mm,厚度为5.4mm,钢丝编织带的厚度为0.8mm;

耐磨损涂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19份,颜料:13份,填料:15份,增塑剂:13份,四硼酸钠:4份,成膜助剂:16份,消泡剂:9份,紫外线吸收剂:12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粉:22份,丁苯橡胶:13份,甲苯:12份,增塑剂:6份,固化剂:25份,辅料:8份,阻燃剂:3份,溶剂:12份;

其中,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40%,偶氮二异丁腈:20%,甲基丙烯酸甲酯:13%、丙烯酸丁酯:15%,甲基丙烯酸丁酯:12%,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颜料为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填料玻璃鳞片;甲乙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有机硅氧烷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紫外线吸收剂为UV-O;

固化剂为间苯二胺、二乙烯三胺、聚酰胺中的一种;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溶剂为水,辅料为复合稀土,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32%,Y:13%,Sc:16%,Gd:9%,Sm:19%,Pr:11%,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颜料及填料送至搅拌器中搅拌22min,搅拌速度为115r/min,然后加入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搅拌12min,搅拌速度为12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四硼酸钠、成膜助剂及消泡剂,最后添加增塑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2)向甲苯中加入丁苯橡胶、辅料及阻燃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3min,搅拌速度为133r/min,然后加入聚苯醚树脂粉,搅拌28min,搅拌速度为11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固化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3min,搅拌速度为320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及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磨损涂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耐磨损涂层;

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的生产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熔炼原料:

a、将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原料加入熔炉内,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60℃,原料被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b、将上一步得到的合金溶液进行冷却,冷却时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以31℃/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溶液水冷至405℃形成合金,然后空冷至310℃,再采用水冷以15℃/s的冷却速率将合金水冷至室温;

c、加热,将上一步冷却后的合金加入熔炉内进行二次熔炼,将熔炉内的温度提高到1620℃,合金被二次熔炼形成合金溶液;

d、烫包,将熔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进行烫包;

e、烫包完毕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内,将电炉内的温度升温至1670℃,加热8分钟,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倒包降温;

f、倒包后,将浇包内的合金溶液倒入电炉,温度降至1490℃,在浇包的包坑中依次加入1.4%的球化剂和0.2%的孕育剂,用薄钢板覆盖在球化剂、孕育剂上,并捣实,薄钢板的厚度为1mm;

g、将电炉内的合金溶液倒入浇包内凹的另一侧,球化反应55s,球化反应充分后,撒一层集渣剂,快速扒渣,快速扒渣后,立即在合金溶液表面撒入膨胀珍珠岩粉,打渣两遍,打渣完成后,形成待铸造的合金溶液,在五分钟内浇注完毕;

(二)蜡模制备:采用低温蜡和机械注蜡技术,制作与汽车发动机排气锥管铸造件一致并包含有保温冒口的蜡模,并对蜡模进行修整,之后使用蜡坯清洗剂对蜡模进行清洗;

(三)在步骤(二)制得的蜡模上制作壳模砂型;

(四)脱蜡:采用蒸汽脱蜡,蒸汽的压力为0.6MPa,时间为30分钟,且脱蜡前应先将保温冒口部位的胶膜取下,制得壳模;

(五)壳模焙烧;

(六)将步骤(五)焙烧好的壳模放入按造型工艺准备的砂箱中,并用胶带封住该壳模上用于浇注的浇口和保温冒口,然后放入经过配制的混合砂,放满混合砂后再用造型震实机进行震实,形成砂型;

(七)将步骤(六)震实后的砂型和砂箱平面刮平,并且在砂型表面每间隔15cm扎一个气眼,该气眼扎至离模型表面8cm;

(八)浇注,对浇注成型后的铸件进行加工;

(九)加工后的铸件涂覆制得的耐磨损涂层即可得到完整的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弯接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