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马达叶片推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815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气马达叶片推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执行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叶片式气马达的气马达叶片推出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到气马达里的压缩空气带有润滑油,放置很长时间的气马达往往出现转子不转的现象。虽然采取前后端盖上设置弧形槽与进气口及叶片底部相通而使压缩空气能推出叶片的结构,但是有时候因为气道被堵住(因为结构限制前后端盖的气道很小)或者叶片粘在转子槽内等原因叶片还是推不出来,严重影响气马达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不管什么情况都能把叶片从转子槽推出去的气马达叶片推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前端盖组件、转子组件和轴承座构成。其中,所述前端盖组件由前端盖和设置于前端盖内孔的第一滚动轴承构成;所述转子组件由转子、设置于转子槽里面的叶片、设置于转子槽底部和叶片底部之间的扭转弹簧、套设于转子的定子、套设于转子右侧阶梯轴面上的调整隔套、套设于调整隔套的后端盖、套设于转子右侧阶梯轴面上的第二滚动轴承构成。

所述调整隔套和第二滚动轴承通过螺栓固定于转子。

所述前端盖组件和轴承座分别套设于转子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并通过若干个第一内六角螺钉和若干个第二内六角螺钉固定于转子组件中的定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马达叶片推出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因为转子槽底部和叶片底部之间设置扭转弹簧,所以不管什么情况叶片都能在扭转弹簧的扭转力作用下退出来始终紧贴定子内表面,保证叶片式气马达的正常启动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马达推出叶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在图中:1、前端盖;2、第一内六角螺钉;3、第一滚动轴承;4、扭转弹簧;5、调整隔套;6、后端盖;7、第二滚动轴承;8、螺栓;9、第二内六角螺钉;10、轴承座;11、转子;12、叶片;13、定子;14、进气口;15、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马达叶片推出装置主要由前端盖组件、转子组件和轴承座10构成,所述前端盖组件由前端盖1和设置于前端盖1内孔的第一滚动轴承3构成;所述转子组件由转子11、设置于转子槽里面的叶片12、设置于转子槽底部和叶片12底部之间的扭转弹簧4、套设于转子11的定子13、套设于转子11右侧阶梯轴面上的调整隔套5、套设于调整隔套5的后端盖6、套设于转子11右侧阶梯轴面上的第二滚动轴承7构成。

所述调整隔套5和第二滚动轴承7通过螺栓8固定于转子11;所述前端盖组件和轴承座10分别套设于转子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并通过若干个第一内六角螺钉2和若干个第二内六角螺钉9固定于转子组件中的定子13。

本实用新型气马达推出叶片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定子13上有进气口14和排气口15,转子11设有的转子槽底部和叶片12底部之间放置扭转弹簧4 ,定子13前后有前端盖 1 和后端盖6,转子11和定子13偏心安装。这样由转子11 外表面、叶片12 (两叶片之间)、定子13内表面及前端盖1和后端盖6就形成了若干个不同的密封工作容积。 因为扭转弹簧4的扭转力,叶片12从转子11槽中被推出并始终紧密地贴在定子13内表面,这样压缩空气从定子13的进气口14输入时气马达很顺利启动,转子11在相应叶片12上产生的转矩差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作功后的气体由定子13的排气口15排除。

具体使用时,装配气马达时首先用调整隔套5的长度调整转子11和定子13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面间隙。转子槽底部和叶片12底部之间安装了扭转弹簧4,所以叶片12在扭转弹簧4的扭转力作用下从转子11的槽中被推出并始终紧密地贴在定子13的内表面,加上转子11和定子13偏心安装,这样由转子11 外表面、叶片12 (两叶片之间)、定子13内表面及前端盖1和后端盖6就形成了若干个不同的密封工作容积。当压缩空气从定子13的进气口14输入到相应的密封工作容积时,转子11在相应的叶片12上产生的转矩差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作功后的气体由定子13的排气口15排除,气马达正常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