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测量装置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5965发布日期:2018-08-14 18:2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润滑油测量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系统中的润滑油对于发动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发动机一般都配置有润滑油测量装置以对油底壳内的润滑油的油量进行检测。目前广泛使用的润滑油测量装置很容易因为车辆运转时产生的振动或曲轴箱压力瞬间增大而发生润滑油标尺组件脱落的情况,且润滑油标尺组件与润滑油导管之间经常发生没有安装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润滑油标尺组件脱落的润滑油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测量装置,该润滑油测量装置能够防止润滑油标尺组件脱落并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测量装置,该润滑油测量装置包括标尺组件和用于定位所述标尺组件的定位壳体,所述标尺组件包括标尺以及装卸机构,所述标尺固定于所述装卸机构,所述定位壳体具有允许所述装卸机构插入的插孔和与所述插孔连通的卡口,所述装卸机构具有能够通过所述卡口伸出的凸起,所述装卸机构能够被操作以使所述装卸机构变形而带动所述凸起向内移动并脱离与所述卡口的接合,所述插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标尺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装卸机构包括装卸件,所述装卸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标尺,另一端设置有围绕所述标尺的中心线设置的多个装卸杆,所述定位壳体具有圆周壁,所述插孔沿所述定位壳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卡口沿所述定位壳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装卸杆上。

优选地,所述装卸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装卸板杆和第二装卸板杆,所述第一装卸板杆和第二装卸板杆相互错开以避免在向内移动时彼此止挡。

优选地,所述装卸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装卸板杆并与所述第一装卸板杆共面的第一操作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装卸板杆并与所述第二装卸板件共面的第二操作板,所述第一操作板与所述第二操作板共同限定封闭的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板的侧边凸出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二操作板的止挡面。

优选地,所述装卸件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标尺的端部的卡接腔体。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测量装置包括用于保护和导向所述标尺的标尺导管,所述标尺导管的一端固定于定位壳体。

优选地,所述定位壳体和所述装卸机构的材料为聚酰胺树脂。

优选地,所述装卸件和所述定位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以上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润滑油测量装置。

优选地,所述下曲轴箱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标尺导管的定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凸起伸入卡口中就能将装卸机构与定位壳体的固定。平时不使用时,保持定位壳体与装卸机构在一起的状态,在测量时,利用装卸机构使得标尺组件与定位壳体分离,擦干标尺上的油渍,在插入到定位壳体中,观察润滑油所浸没的标尺刻度,以判断发动机内润滑油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润滑油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润滑油测量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润滑油测量装置的装卸机构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润滑油测量装置的定位壳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5是图1的润滑油测量装置的装卸机构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标尺2定位壳体

3装卸件4凸起

5卡口6标尺导管

7密封圈8密封圈槽

9卡接腔体10插孔

11第一装卸半杆12第二装卸板杆

21第一操作板22第二操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油测量装置,该润滑油测量装置包括标尺组件和用于定位所述标尺组件的定位壳体2,所述标尺组件包括标尺1以及装卸机构,所述标尺固定于所述装卸机构,所述定位壳体2具有允许所述装卸机构插入的插孔10和与所述插孔10连通的卡口5,所述装卸机构具有能够通过所述卡口5伸出的凸起4,所述装卸机构能够被操作以使所述装卸机构变形而带动所述凸起4向内移动并脱离与所述卡口5的接合,所述插孔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标尺1的延伸方向一致。在平时不使用的情况下,操作装卸机构的使装卸机构的凸起4可以通过卡口5伸出并卡在卡口5上,从而使装卸结构固定于定位壳体2,进而使整个标尺组件固定于定位壳体2。

在需要对发动机内的润滑油量进行测量时,先操作装卸机构使得装卸机构变形使得凸起4脱离卡口5,使装卸机构从定位壳体2的插孔10中分离出来,在装卸机构和标尺组件一同脱离定位壳体2后,需要对标尺1进行擦拭,以擦掉车辆在行驶时溅到标尺1上的油渍,再将装卸机构与定位壳体2接合,使标尺1浸入到润滑油中,然后在将装卸机构与定位壳体2分离,观察润滑油在标尺1上留下的浸没的痕迹来判断发动机内润滑油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定位壳体2的插孔10的方向设置为朝向发动机储存润滑油的油底壳的方向,在装卸机构与定位壳体2接合在一起时,标尺1的前端能够浸入到润滑油中。其中,标尺的尺寸以及大致形状可以根据定位壳体2固定于发动机系统中的位置进行设置,形状可以选择常见的直尺型也就可以为略带弯曲的形状,只要满足能够从插孔10延伸到油底壳的位置均可。

本发明的装卸机构的操作部和配合部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优选地,所述装卸机构包括装卸件3,所述装卸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标尺1,另一端设置有围绕所述标尺1的中心线设置的多个装卸杆,所述定位壳体2具有圆周壁,所述插孔10沿所述定位壳体2的轴向设置,所述卡口5沿所述定位壳体2的径向设置,所述凸起4设置在所述装卸杆上。其中,在凸起4和卡口5接合时,装卸杆的后半部分凸出于插孔10。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润滑油测量装置的操作过程。安装时,将装卸机构插入插孔10,在平常状态下,装卸杆是以标尺1的中心线为原点向外扩张的,在装卸件3插入定位壳体2的插孔10后,扩张的装卸杆会受到插孔10的内壁压迫而向内收缩,当装卸杆上的凸起4行进到卡口5的位置时,装卸杆会重新向外分散使得凸起4和卡口5接合,从而实现装卸机构与定位壳体2的固定。分离时,聚拢装卸杆的凸出于插孔10的后半部分,从而使凸起4向内收缩并离开卡口5,拉住装卸杆的后半部分即可将装卸机构从插孔10中拔出。其中,插孔10的内径设置为能够容纳收缩状态下的装卸杆以及装卸杆上的凸起4。

为简化结构且避免装卸杆在向内收缩时相互干涉,优选地,所述装卸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装卸板杆11和第二装卸板杆12,所述第一装卸板杆11和第二装卸板杆12相互错开以避免在向内移动时彼此止挡。其中,第一装卸板杆11和第二装卸板杆12向内移动的程度需满足使得凸起4离开卡口5。

为了便于分离装卸件3和定位壳体2分离的操作,优选地,所述装卸件3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装卸板杆11并与所述第一装卸板杆11共面的第一操作板2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装卸板杆12并与所述第二装卸板杆12共面的第二操作板22,所述第一操作板21与所述第二操作板22共同限定封闭的环形。如图5所示,第一操作板21和第二操作板22可以为两个开口相对的u型板,在分离装卸件3和定位壳体2时,将第一操作板21和第二操作板22向内挤压,保持挤压状态并向外提拉该封闭的环形即可。

还可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板21的侧边凸出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二操作板22的止挡面。如图5所示,第一操作板21的侧边上凸出有止挡第二操作板22的止挡面,该止挡面可以在向内挤压第一操作板21和第二操作板22时止挡第二操作板22,从而确定了挤压的量。其中,当第二操作板22与止挡面接触时,凸起4能够脱离卡口5。

为了实现标尺1与装卸件3的固定连接,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装卸件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标尺1的端部的卡接腔体9。卡接可以实现对标尺1的重复安装和拆卸,且不损伤标尺1和装卸件3。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测量装置包括用于保护和导向所述标尺1的标尺导管6,所述标尺导管6的一端固定于定位壳体2。如图1和图2所示,在将装卸件3插入插孔10中时,由于标尺的形状细长,可能会发生误碰的情况,标尺导管可以起到对标尺1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引导标尺1沿正确的方向延伸。其中,标尺导管6可以利用卡接或者螺纹连接到定位壳体2的一端,已达到可拆卸的效果从而便于更换各个部件。

还可优选地,所述定位壳体2和所述装卸机构的材料为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材料比较坚韧且柔软,具有适当的弹性,能够较好地实现凸起4与卡口5的分离和接合,且聚酰胺树脂具有一定的耐油性,比较适合用于长期浸没在润滑油中的标尺1的材料。此外标尺选用可选弹簧钢表面磷化处理,以防止锈蚀;标尺导管可选尼龙,例如pa12,成型加工容易。

为了防止发动机的曲轴箱内的气体从该润滑油测量装置泄露,优选地,所述装卸件3和所述定位壳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如图3所示,定位壳体2的外壁面上可以设置用于设置密封圈7的密封圈槽8,密封圈7可选用耐油耐温的碳氟橡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润滑油测量装置。该润滑油测量装置的定位壳体2可以用p形夹或支架固定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缸体上或整车上方便检查人员取出检查的地方,此外,标尺导管6的下端固定在油底壳上。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利用该润滑油测量装置实现对发动机的油底壳润滑油的量的测量,以确定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量是否满足要求,且该发动机的润滑油测量装置固定的较为牢固,可以避免出现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润滑油测量装置与发动机系统脱离的情况。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