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及氢氧除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153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及氢氧除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快速普及,汽车发动机的保养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出现。而对发动机进行除碳操作是发动机保养的重要手段,对此一般采用氢氧除碳机对汽车发动机进行除碳操作。但对于氢氧除碳机的除碳过程,现有技术中没法做到监控管理,因而也就无法实时获取氢氧除碳机的相关工作数据,并且对于氢氧除碳机的控制操作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一种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氢氧除碳机的工作状态,并且用户可以通过显示模块设置氢氧除碳机的工作模式,从而可以更便捷地控制氢氧除碳机工作。

该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用于显示氢氧除碳机工作状态及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的显示模块、用于检测氢氧除碳机工作状态的传感器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氢氧除碳机启动和暂停的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显示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以及所述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氢氧除碳机的待检测部位,所述电磁阀与氢氧除碳机的开关连接。

可选地,所述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读取IC卡信息的读写模块,所述读写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读写模块为有源RFID读写器。

可选地,所述有源RFID读写器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以及电源管理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以及电源管理单元均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为EFR32FG型芯片,所述通信单元为EFR32FG型芯片,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Rx5RL型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R1240型芯片构成的DC/DC转换器。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以及电流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流传感器均设置在氢氧除碳机的电解槽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氢氧除碳机的出气口,所述震动传感器设置在待除碳的发动机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震动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通过信号继电器与所述电磁阀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为STM32F103型的微控制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SDW系列工业组态屏。

可选地,所述电磁阀为直动式电磁阀。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氢氧除碳机,该氢氧除碳机包括上述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模块对氢氧除碳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氢氧除碳机的工作状态,并且显示模块为工业组态屏,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显示模块输入控制指令,从而控制氢氧除碳机的工作模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还带有读取模块,可通过读取IC卡的信息来启动氢氧除碳机工作,控制方式智能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100的示意图,该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100具体包括以下结构:

主控制器101、显示模块102、传感器模块103、电磁阀105以及读取模块106。其中,主控制器101与显示模块102、传感器模块103、电磁阀105以及读取模块106分别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101为STM32F103型的微控制处理器。STM32F103型的芯片属于ARM系列微控制处理器,芯片同时集成了定时器、UART、USB、ADC、SPI、I2C等多种功能。

传感器模块103用于检测氢氧除碳机的工作状态,例如氢氧除碳机中电解槽的液位、温度,出气口的压力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03包括用于检测电解槽液位及水封液位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电解槽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气口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震动的震动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电解电流大小的电流传感器。上述每一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主控制器101连接,从而将各自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主控制器。

电磁阀105与氢氧除碳机的开关连接,主控制器101通过电磁阀105控制氢氧除碳机的开启和暂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105为直动式电磁阀。并且主控制器101通过信号继电器104连接电磁阀105。

而显示模块102则用于显示传感器模块103检测到的表示氢氧除碳机工作状态的数据信息。也即传感器模块103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主控制器101,主控制器101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控制显示模块102显示,以便使用户得知氢氧除碳机的工作状态。并且可以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系统中加入报警器,以便在氢氧除碳机工作状态异常时发出报警提示。报警器选用常规的电子报警器即可,其与主控制器101连接,当氢氧除碳机工作状态异常时,主控制器101控制报警器发声。

例如,利用液位传感器检测电解槽的液位,主控制器101判断电解槽的液位是否满足要求,当其不满足要求时,则控制报警器发声,同时可以控制显示模块102显示电解槽液位的报警提示信息。再比如可以通过震动传感器检测待除碳的发动机是否启动,一旦震动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停止工作后,主控制器101就可以控制报警器发声,同时通过电磁阀105控制氢氧除碳机停止运转,从而对除碳过程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提高安全性。

并且,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02为SDW系列工业组态屏,其可以接受触摸输入,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显示模块102输入一些控制指令,显示模块102将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发送给主控制器101,从而完成对氢氧除碳机工作模式的设定,例如可以设定氢氧除碳机的工作时间和除碳气量等。

读写模块106则用于读取IC卡信息,并将读取到的IC卡信息传输给主控制器101,主控制器101会根据IC卡信息判断是否启动氢氧除碳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读取模块106为有源RFID读写器。IC卡内的信息为除碳次数,只有当除碳次数大于0时,主控制器101才会启动氢氧除碳机工作。具体为,将一张记录有剩余除碳次数的IC卡靠近读取模块106后,读取模块106会读取该IC卡内剩余可除碳次数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101,主控制器101接收到来自读取模块106的数据后,将IC卡内剩余除碳次数保存并控制显示模块102显示上述剩余除碳次数。读取模块106含有的操作指令有读取卡上剩余除碳次数、扣除消费除碳次数、清除卡上除碳次数等。当剩余除碳次数大于0时氢氧除碳机就可以正常启动了。

上述有源RFID读写器包括:处理单元1061、通信单元1062以及电源管理单元1063,其中,通信单元1062以及电源管理单元1063均与处理单元1061连接,处理单元1061与主控制器101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061为EFR32FG型芯片,通信单元1062为EFR32FG型芯片,电源管理单元1063包括Rx5RL型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R1240型芯片构成的DC/DC转换器。

处理单元1061为有源RFID读写器中的主动元器件,其功耗会直接影响产品电池的使用寿命,低功耗是延长电池寿命的重中之重。因此其选型极其重要,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EFR32FG型芯片,使用25MHz改进型C8051内核,3x3mm的20引脚QFN封装,从而极大降低功耗。并且有源RFID读写器中的晶振MC-146的频率为32.768KHz,精度为10ppm。而通信单元1062则选用EFR32FG型芯片,该芯片体积小、功耗低至运行功耗为63uA/MHz,睡眠电流仅1.4uA、接收灵敏度高-110dbm@2.4Kbps,其QFN32封装为(5*5mm),该型芯片搭建的电路可以很好的与主控芯片协调分析处理数据。既降低了电路功耗,又控制了模块的体积。

电源管理单元1063则分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DC/DC转换器两大部分。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选用Rx5RL型稳压器,输出电流最低为25mA,输出电压偏差为±2.5%,静态电流1.1uA,低压差为40mA。这种设置极大地提高了电压输出的稳定性,也降低了功耗。而DC/DC转换器,则选用R1240型芯片。其工作电压为4.5-30V,输出电压为8V-15V,同时该芯片具有集成欠压锁定、限流和短路保护,待机电流0uA,输出电流1.2A。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氢氧除碳机,该氢氧除碳机包括上述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模块对氢氧除碳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氢氧除碳机的工作状态,并且显示模块为工业组态屏,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显示模块输入控制指令,从而控制氢氧除碳机的工作模式。此外本实施例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还带有读取模块,可通过读取IC卡的信息来启动氢氧除碳机工作,控制方式智能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