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法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980发布日期:2018-06-19 22:34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风力发电机法兰。



背景技术:

来自清洁和无污染源的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了离岸和沿海,风力和阳光发电机的发展。迄今为止,由钢管制成的塔是典型的解决方案。然而,更高容量的多兆瓦发动机舱要求更高更坚固的塔。因此,为了处理这些较高的负载,已经开发了预应力混凝土塔。

以前风力发电机的功率2.75兆瓦(MW)和3.6兆瓦的离岸应用安装在75米的电线杆上,现在正在增加尺寸;转移到安装在110米和更高的混凝土预应力塔上的2千兆瓦(GW)风力发电机。这些混凝土预应力塔具有较高的抗风能力,并且与钢制塔相比,可以更好地支撑腐蚀和机舱重量。

然而,混凝土塔与机舱或钢管的连接是用复合混凝土 - 钢过渡段来完成的。钢塔上的中间螺栓法兰连接已经在现场测试了多年。这些法兰通常安装在混凝土塔的顶部,焊接在混凝土柱或塔的金属加强杆的上端。法兰处于高风应力下,可能导致焊接接头断裂,损坏混凝土塔尖,造成机舱坍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法兰。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法兰,包括钢构件和防止钢构件扩张的混凝土壳体,钢构件包括锥形环状体构成的主体,主体包括多个径向延伸的垂直侧翼片,垂直侧翼片间歇地焊接在钢构件的主体外侧,主体的上端设置具有多个孔的连接环,主体还包括用于沉降钢构件的环形基部,环形基部设置在主体的下端,混凝土壳体内部为环形锥形体,混凝土壳体内部设有加强钢部件,混凝土壳体内设置有朝向环形混凝土壳体的中心轴线凸出的凸出部,环形基部设置在凸出部上表面,混凝土壳体内设置有管道。

进一步的,连接环、环形基部与主体焊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钢构件下端直径D1大于上端直径D2。

进一步的,混凝土壳体的下端直径D5大于上端直径D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结构坚固,不易断裂,具有较高的抗风能力,适应处于高风应力下的风力发电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壳体,2-钢构件,3-孔,4-连接环,5-主体,6-翼片,7-焊接位置,8-环形基部,9-凸出部,1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具有其部件的塔架法兰的等距剖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钢构件2和防止钢构件2扩张的混凝土壳体1,从而导致为增强和后张混凝土的壳体提供增加强度的金属凸缘。与单独的钢部件2相比,该添加的混凝土壳体提供了额外的强度并且显着地减少了局部屈曲到钢部件2。

钢构件10包括由直径D1的下端和直径D2的上端的直径D1大于直径D2的锥形环状体构成的主体5。

主体5包括多个径向延伸的垂直侧翼片6,垂直侧翼片6,被设计用于扭转和混凝土粘附,通过焊接,将翼片6间歇地焊接到钢构件2的主体5。

在主体5的上端设置具有多个孔3的连接环4,为了将风力发电机(机舱)连接到法兰,螺栓通过该连接环4被引入,转到加入混凝土塔。

环形基部8设置在钢构件2的下端,环形基部8提供面向下的平坦支撑表面。

连接环4和环形基部8与钢构件2的主体5成一体;它们可以被焊接到主体12上,或者它们可以被一体铸造。

混凝土壳体1具有环形锥形体,其直径D5大于直径D6。混凝土壳体1包括内加强钢部件12,13,14和15。

混凝土壳体1内设置有朝向环形混凝土壳体1的中心轴线凸出的凸出部9,凸出部9提供水平的平坦表面,用于支撑钢构件2的环形基部8。

混凝土壳体1内设置用于引入预应力股的管道10,以将法兰的混凝土壳体1接合到将支撑风力发电机或机舱的混凝土预应力塔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