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燃料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091发布日期:2018-10-30 21:4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油机燃料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油机燃料供给结构。



背景技术:

汽油机是以汽油作为燃料,将内能转化成动能的的发动机。由于汽油粘性小,蒸发快,可以用汽油喷射系统将汽油喷入汽缸本体,经过压缩达到一定的温度以及压力后,用火花塞点燃,使气体膨胀做功。所以汽油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因而汽油机的用途很广,在飞机、汽车、快艇、小型农机、园林机械等都大量采用。现有的四冲程汽油机在同等排量下,功率普遍偏低,不能将四冲程汽油机应用到更多的园林机械上。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汽油机中进气管以及汽缸腔体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弹片阀来实现混合气的精确供应,增加与进气门的直连通道,大大增加了进气效果,使汽油机功率高于常规同排量的四冲程汽油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汽油机燃料供给结构,通过增加进气门与缸头盖室的导气管,使汽油机的进气更加充足,大大提升了汽油机的功率。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油机燃料供给结构,包括进气管、化油器、排气管以及汽缸本体,汽缸本体包括汽缸腔体、凸轮室以及缸头盖室,汽缸腔体的一端通过凸轮室与缸头盖室连通,缸头盖室与汽缸腔体的顶部相通,汽缸腔体内设置有活塞,汽缸腔体顶部设置有进气门、导气管以及排气门,导气管将进气门与缸头盖室连通,进气门以及排气门的一端与汽缸腔体连接,进气门以及排气门的另一端与汽缸本体外界相通。活塞在汽缸腔体内做上下两个周期运动,实现汽油机本体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以及排气行程四个活塞行程。采用导气管连接进气门以及缸头盖室这样的结构后,大大增加了汽油机本体进入汽缸腔体的进气效果,大大提升了汽油机的功率,使汽油机功率高于常规同排量的四冲程汽油机。

作为优选,导气管与进气门的夹角为45°-60°,且导气管的直径为12-14mm。采用这样的方案,使缸头盖室经过混合气的润滑之后,混合气能够有效的通过导气管进入到进气门当中,从而降低燃气在进气门当中受到的流动阻力,提高进气门的充量系数,增加进气效果。

作为优选,排气管与排气门连接,排气管内设置有三元催化转化器以及排气消声器,所述三元催化转化器与消声器依次连接,且均设置在汽缸腔体的外界。燃烧后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门进入到排气管中,有效的减小排气过程中造成的噪声以及消除废气中的火焰与火星,使废气安全的排入大气当中,并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排放控制。

作为优选,进气门以及排气门均经过缸头盖室。进气门以及排气门均经过缸头盖室,这样经过缸头盖室的混合气也能对进气门以及排气门的外部进行润滑,使得进气门以及排气门在开合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变小。

作为优选,缸头盖室的顶部设置有摇臂杆,摇臂杆的一端分别与进气门以及排气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凸轮室中的凸轮连接。凸轮室当中的凸轮带动连接杆使得摇臂杆摆动,从而控制进气门以及排气门的开合。

作为优选,进气门以及排气门与摇臂杆之间均设置有气门弹簧。气门弹簧的作用是克服在进气门以及排气门关闭过程中受到的惯性力,防止各传动件之间因惯性力的作用而产生间隙,保证进气门以及排气门及时与摇臂杆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进气管以及汽缸腔体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弹片阀,弹片阀实现汽缸本体外界到内部的单向导通。

作为优选,弹片阀的外端设置有弹片阀挡板。

作为优选,弹片阀挡板的上部通过螺钉与进气管固定连接,且弹片阀挡板的下部与弹片阀呈20°-25°夹角。这样的弹片阀实现了汽油机机体外界到内部的单向导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实现混合气的精确供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进气门与缸头盖室的导气管,使汽油机的进气更加充足,大大提升了汽油机的功率,使汽油机功率高于常规同排量的四冲程汽油机;通过在汽油机中进气管以及汽缸腔体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弹片阀来实现混合气的精确供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汽油机燃料供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进气管弹片阀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弹片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弹片阀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汽缸本体;2、进气管;3、化油器;4、排气管;11、汽缸腔体;12、凸轮室;13、缸头盖室;21、弹片阀;22、弹片阀挡板;11a、活塞;11b、进气门;11c、导气管;13a、摇臂杆;13aa、气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管2、化油器3、排气管4以及汽缸本体1,汽缸本体1包括汽缸腔体11、凸轮室12以及缸头盖室13,汽缸腔体11的一端通过凸轮室12与缸头盖室13连通,缸头盖室13与汽缸腔体11的顶部相通,汽缸腔体11内设置有活塞11a,活塞11a在汽缸腔体11内做上下两个周期运动,实现汽油机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以及排气行程四个活塞行程。

如图2所示,空气与汽油经过化油器3的混以及之后得到混合气,混合气经过进气管2进入汽缸腔体11。进气管2以及汽缸腔体11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弹片阀21,弹片阀21实现汽缸本体1外界到内部的单向导通。这样的弹片阀21实现了汽油机机体外界到内部的单向导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实现混合气的精确供应。

如图3所示,弹片阀21的外端设置有弹片阀挡板22,弹片阀挡板22的上部通过螺钉与进气管2固定连接,且弹片阀挡板22的下部与弹片阀21呈20°-25°夹角,具体可为25°。

又如图1所示,经过汽缸腔体11的混合气进入凸轮室12,再由凸轮室12进入缸头盖室13。汽缸腔体11顶部设置有进气门11b、导气管11c以及排气门,导气管11c将进气门11b与缸头盖室13连通,进气门11b以及排气门的一端与汽缸腔体11连接,进气门11b以及排气门的另一端与汽缸本体1外界相通。导气管11c与进气门11b的夹角为45°-60°,且导气管11c的直径为12-14mm。采用这样的方案,混合气继续润滑整个缸头盖室13,部分混合气则通过导气管11c进入到进气门11b当中,从而降低混合气再次进入进气门11b时受到的流动阻力,提高进气门11b的充量系数,增加进气门11b的进气效果。导气管11c与进气门11b的夹角具体可为54°,导气管11c的直径具体可为12.9mm,采用这个方案可以实现在不需要改变汽缸腔体11的结构就能达到增设的目的,减少重新设计规格的工序,降低成本。

缸头盖室13的顶部设置有摇臂杆13a,摇臂杆13a的一端分别与进气门11b以及排气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凸轮室12中的凸轮连接,进气门11b以及排气门与摇臂杆13a之间均设置有气门弹簧13aa。混合气在进入缸头盖室13时,混合气分别对摇臂杆13a、进气门11b、排气门的表面进行润滑,降低表面摩擦,减小摇臂杆13a、进气门11b、排气门在做功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而气门弹簧13aa的作用是克服在进气门11b以及排气门关闭过程中受到的惯性力,防止各传动件之间因惯性力的作用而产生间隙,保证进气门11b以及排气门及时与摇臂杆13a紧密贴合。

混合气燃烧之后形成大量的废气,排气门的一端与汽缸腔体11外界相通,排气管4与排气门连接,排气管4内设置有三元催化转化器以及排气消声器,所述三元催化转化器与消声器依次连接,且均设置在汽缸腔体11的外界。采用这种结构后,燃烧产生的废气则通过排气门进入到排气管4中,有效的减小排气过程中造成的噪声以及消除废气中的火焰与火星,使废气安全的排入大气当中,并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排放控制。

采用这样的方案后,通过增加进气门11b与缸头盖室13的导气管11c,使汽油机的进气更加充足,大大提升了汽油机的功率,使汽油机功率高于常规同排量的四冲程汽油机;通过在汽油机中进气管2以及汽缸腔体11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弹片阀21来实现混合气的精确供应。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