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缸水冷起电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6929发布日期:2018-09-21 19:5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缸水冷起电一体机。



背景技术:

单缸发动机是所有发动机中最简单的一种,它只有一个气缸,是发动机的基本形式,由于单缸机结构简单,和同排量的多缸机相比,具有重量轻,结构尺寸小的特点,采用单缸机有利于减轻整车的重量,所以也提高了整车操控的灵活性,它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维护也不复杂,是中低档小型摩托车用发动机的首选,传统的单缸发动机的水冷却结构复杂,缺乏对缸体启动前的预热功能,在单缸发动时由于温度较低致使启动困难,在排气筒上没有安装相应的冷却结构,致使排气管道的温度较高,对人体造成潜在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缸水冷起电一体机,解决了传统单缸水冷一体机由于启动温度低致使启动困难以及散热排热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缸水冷起电一体机,包括电机、发动机、散热器和排气筒,所述电机安装在发动机上方,所述电机下部的电机轴与发动机上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发动机右侧设置有输出轴,所述发动机底部安装有化油器,所述发动机右侧连接有排气筒,所述排气筒内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缠绕有第二盘管,所述发动机外侧面缠绕有第一盘管,所述发动机外侧固定有外壳,所述排气筒后方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由框架、支架、风扇、第一散热铜排和第二散热铜排组成,所述框架内部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铜排和第二散热铜排,所述第一散热铜排和第二散热铜排前方均设置有风扇,所述框架右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框架左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前端面设置有双阀节温器。

优选的,所述电机左侧连接有外接导线,所述外接导线上安装有逆变器。

优选的,所述风扇通过支架固定在框架前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盘管设置在排气筒内部,所述第一盘管设置在外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框架后方连接有排热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盘管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盘管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散热铜排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散热铜排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水箱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水箱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水泵上的进水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内部设置有电热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发动机上第一盘管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发动机上第一盘管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双阀节温器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双阀节温器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分别与散热器上部的第一散热铜排的进水口和第一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散热铜排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水箱的进水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排气筒右侧下部设置有第二总进出水口,且第二总进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盘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排气筒右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总进出水口,且第一总进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盘管相连。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缸水冷起电一体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动机外侧设置外壳进行防护,外壳与发动机外壁不接触,不影响发动机表面通风散热,发动机表面处设置第一盘管,通过接入冷却循环水对其进行散热降温,在排气管外侧设置排气筒,可防止人体触碰到排气管上造成烫伤,在排气管外侧壁设置有第二盘管,通过接入冷却循环水对其进行散热降温,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的冷却水系统单独设置,冷却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盘管上的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双阀节温器,可根据发动机的温度进行自行控制内部水路,当发动机温度较低时,双阀节温器接通小循环回路,关闭大循环回路,小循环回路直接将第一水箱内的电热管加热后的水通过水管进入到第一盘管对发动机进行预热,当发动机温度较高时,双阀节温器接通大循环回路,关闭小循环回路,大循环回路通过将第一盘管内的水循环提取到第一散热铜排上进行散热降温处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器框架后方设置排热管,通过外部接管将散热后的热量接入到需要使用热量的部件位置,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预热和散热的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发动机、3逆变器、4外接导线、5化油器、6散热器、7排气筒、8电机轴、9排气管、10第一总进出水口、11排热管、12第一盘管、13外壳、14第二盘管、15第二总进出水口、16第一水泵、17第二水泵、18双阀节温器、19支架、20第一散热铜排、21框架、22风扇、23第一水箱、24第二水箱、25第二散热铜排、26水管、27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缸水冷起电一体机,包括电机1、发动机2、散热器6和排气筒7,电机1安装在发动机2上方,电机1下部的电机轴8与发动机2上的输入轴相连,发动机2右侧设置有输出轴,电机1左侧连接有外接导线4,外接导线4上安装有逆变器3,把电池的直流电转变成电机1使用的交流电,发动机2底部安装有化油器5,发动机2右侧连接有排气筒7,排气筒7内部设置有排气管9,将排气筒7设置在排气管9外侧防止热度过高的排气管9对人体造成烫伤,排气管9上缠绕有第二盘管14,使得排气管9上的热量能及时被第二盘管14内的水吸收,第二盘管14设置在排气筒7内部,发动机2外侧面缠绕有第一盘管12,发动机2外侧固定有外壳13,防止发动机2直接暴露在外部对人体造成潜在的烫伤危害,第一盘管12设置在外壳13内部,可直接与发动机2进行冷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排气筒7后方设置有散热器6,散热器6由框架21、支架19、风扇22、第一散热铜排20和第二散热铜排25组成,框架21内部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铜排20和第二散热铜排25,第一散热铜排20和第二散热铜排25前方均设置有风扇22,风扇22工作加大第一散热铜排20和第二散热铜排25周围流通的空气,提高降温散热速率,风扇22通过支架19固定在框架21前端面,框架21右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16和第二水泵17,为整体水循环提供动力,框架21后方连接有排热管11,与外部需要预热部件提供热量,框架21左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水箱23和第二水箱24,第一水箱23前端面设置有双阀节温器18,根据发动机2的温度进行自行开启关闭选择循环回路,对发动机2进行预热和冷却处理,第一水箱23内部设置有电热管27,在发动机2温度较低启动困难时,可通过电热管27加热回路中的水对发动机2进行预热,第二水泵17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与第二盘管14上的进水口相连,第二盘管14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与第二散热铜排25上的进水口相连,第二散热铜排25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与第二水箱24上的进水口相连,第二水箱24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与第二水泵17上的进水口相连,形成对排气管9的冷却循环散热,第一水泵16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与发动机2上第一盘管12上的进水口相连,发动机2上第一盘管12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与双阀节温器18上的进水口相连,双阀节温器18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分别与散热器6上部的第一散热铜排20的进水口和第一水箱23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散热铜排20的出水口通过水管26与第一水箱23的进水口相连,形成对发动机2的预热、冷却水循环,排气筒7右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总进出水口10,且第一总进出水口10通过水管26与第一盘管12相连,排气筒7右侧下部设置有第二总进出水口15,且第二总进出水口15通过水管26与第二盘管15相连。

使用时,通过第一总进出水口10和第二总进出水口15向第一盘管12和第二盘管14内注水,至水循环中水量合适,发动机2开始工作前,由于温度较低无法正常启动,双阀节温器18接通水预热小循环,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接通第一水箱23内的电热管27,电热管27对第一水箱23内的水进行加热,第一水箱23内的水在第一水泵16的作用下进入第一盘管12内对发动机2进行预热处理,之后回流至第一水箱23内,当预热完毕启动发动机2,发动机2工作一段时间后发动机2温度较高,此时双阀节温器18根据温度变化自行调节,关闭水预热小循环,开启水冷却大循环,第一水箱23内的水在第一水泵16的作用下进入第一盘管12内对发动机2进行冷却处理,热交换后的水通过水管26进入到第一散热铜排20上,在风扇22的作用下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之后水回流至第一水箱23内,于此同时第二水箱24内的水在第二水泵17的作用下进入排气管9上的第二盘管14内对排气管9进行冷却处理,热交换后吹出的热空气通过排热管11接入到外部取热部件上,之后水回流至第二水箱24内。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1、发动机2、散热器6和排气筒7,解决了传统单缸水冷一体机由于启动温度低致使启动困难以及散热排热效率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