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热回收装置以及双循环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305发布日期:2018-10-23 21:3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排热回收装置以及双循环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热回收装置以及双循环发电(binary cycle generation)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已知有具备双循环发电装置的排热回收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排热回收装置中,通过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水的热,在双循环发电装置的蒸发器使工作介质蒸发,利用该蒸发的工作介质驱动动力涡轮机来发电。

在所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排热回收装置中,使用发动机的冷却水来作为让双循环发电装置的工作介质蒸发的热源。另一方面,作为热源,可考虑利用废气的热。此时,想要从包含硫磺等腐蚀成分的废气回收热,则从热回收后的低温的废气中腐蚀成分结露,配管等也可能腐蚀。因此,不能过度回收废气的热,存在不能高效率地进行发电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60132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包含腐蚀成分的废气高效率地回收热。

本发明一方面所涉及的排热回收装置包括:主流路,供包含腐蚀成分的废气流动;锅炉,被设置在所述主流路,利用所述废气将热介质加热为热水的状态;旁通路,迂回所述锅炉而连接于所述主流路;调整阀部件,用于调整在所述锅炉中流动的废气的流量;热介质回路,具有热水泵,让通过锅炉而被加热为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循环;双循环发电装置,具有工作介质循环的循环回路,从所述热介质回路的热介质回收热能并进行发电;以及阀控制部,以使通过了所述锅炉的废气的温度达到废气中的腐蚀成分的酸露点以上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调整阀部件的开度。

此外,本发明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双循环发电装置用于所述的排热回收装置的双循环发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所述排热回收装置的起动运转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说明所述排热回收装置的稳定运转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所述排热回收装置的停止运转的流程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5的排热回收装置的稳定运转的流程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热回收装置10是用于回收作为锅炉12的热源气体而被使用的气体的排热的装置,具备锅炉12、双循环发电装置14、热介质回路16及控制器20。锅炉12和双循环发电装置14通过热介质回路16而被连接。

在锅炉12连接有供作为热源气体的废气流动的主流路25。该主流路25具有隔着被连接于热介质回路16的锅炉12而位于上游侧的上游部25a和位于下游侧的下游部25b。锅炉12是在壳体12a内收容配管12b的结构,在配管12b流入在热介质回路16中流动的热介质。另一方面,从上游部25a被导入锅炉12的壳体12a内的废气加热配管12b内的热介质,其后,被排出到下游部25b。从下游部25b排出的废气例如被输送到废气的处理装置或排出到外部。

废气在导入锅炉12之前例如具有250℃~350℃左右的温度。并且,在锅炉12中,热介质通过废气而被加热为热水(或维持热水的状态)。例如,热介质在锅炉12中被加热为例如成为100℃~150℃左右的热水。

在上游部25a及下游部25b分别设有流量调整阀V2、V3。这些流量调整阀V2、V3均由可调整开度的阀形成。通过流量调整阀V2、V3的开度改变,在主流路25流动的废气的流量被调整。流量调整阀V2或流量调整阀V3作为用于调整在锅炉12中流动的废气的流量的调整阀部件而发挥作用。另外,可省略流量调整阀V2及流量调整阀V3的其中一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废气作为热源气体而使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使用高温的空气等。该空气优选具有例如250℃~350℃左右的温度。

在主流路25,迂回锅炉12而连接有旁通路27。旁通路27的一端部连接于主流路25的上游部25a,另一端部连接于主流路25的下游部25b。在旁通路27设有流量调整阀V1。流量调整阀V1由可调整开度的阀形成。通过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改变,在旁通路27中流动的废气的流量被调整。被设置在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作为用于调整在锅炉12中流动的废气的流量的调整阀部件而发挥作用。

在主流路25的上游部25a及下游部25b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Tg1、Tg2。温度传感器Tg1检测被导入锅炉12的废气的温度,并输出对应于检测温度的信号。温度传感器Tg2检测从锅炉12排出的废气的温度,并输出对应于检测温度的信号。

双循环发电装置14具有设有工作泵31、蒸发器32、膨胀机33及冷凝器34的工作介质的循环回路35。通过工作泵31驱动,工作介质在循环回路35内循环。工作介质是R245fa等低沸点制冷剂。工作泵31由可调整转速的泵形成。

蒸发器32利用热介质加热工作介质,并让工作介质蒸发。膨胀机33使在蒸发器32获得的气态的工作介质膨胀。在膨胀机33连接有发电机36,利用膨胀机33的动作,发电机36进行发电。冷凝器34利用在冷却回路38流动的冷却介质(冷却水等)来冷却在膨胀机33中膨胀的工作介质,使气态的工作介质冷凝。冷却回路38连接于冷却器39。

热介质回路16连接于锅炉12的配管12b,并且,还连接于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蒸发器32。热介质回路16为密闭状态,使得在锅炉12被加热的热介质能够在维持热水的状态下循环。此外,热介质回路16由可耐得住热水的状态的高耐压的管路形成。

在热介质回路16设有热水泵(热介质泵)42、罐43、抽气阀V4及补给部44。通过热水泵42驱动,热介质在被加压的状态下在热介质回路16内循环。罐43贮存热介质回路16内的一部分热介质。罐43作为热介质的循环流量变动时的缓冲部而发挥作用。抽气阀V4用于当向热介质回路16内充填水时抽出回路内的空气。补给部44是用于向热介质回路16补给水的部位。

另外,罐43被设置在热水泵42的上方。据此,热水泵42的吸引侧被施加对应于罐43与热水泵42之间高度之差的水头差压,防止在热水泵42的气穴现象。但是,罐43与热水泵42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此。

在热介质回路16设有压力传感器Pw1和温度传感器Tw1。压力传感器Pw1及温度传感器Tw1被设置在热介质回路16中的锅炉12的下游侧,更具体而言,被设置在锅炉12与双循环发电装置14之间。压力传感器Pw1检测在锅炉12被加热的热介质的压力,并输出对应于检测压力的信号。温度传感器Tw1检测在锅炉12被加热的热介质的温度,并输出对应于检测温度的信号。

控制器20是用于进行排热回收装置10的运转控制的控制部,被输入从温度传感器Tg1、温度传感器Tg2、压力传感器Pw1及温度传感器Tw1输出的信号。

控制器20通过执行被存储在图略的存储部中的程序,从而发挥规定的功能。该功能中包含运转控制部51、过冷却度导出部52及阀控制部53。

运转控制部51进行用于进行起动运转、稳定运转及停止运转的控制。起动运转是起动排热回收装置10时的运转,稳定运转是双循环发电装置14工作时的运转,停止运转是停止排热回收装置10时的运转。在任意运转下,运转控制部51进行流量调整阀V1、V2、V3及抽气阀V4的开闭控制以及热水泵42及工作泵31的驱动控制。

过冷却度导出部52利用从压力传感器Pw1及温度传感器Tw1输出的信号导出热介质回路16内的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具体而言,控制器20的图略的存储部中存储有将热介质的压力与饱和温度相关联的信息,过冷却度导出部52利用该信息导出相当于压力传感器Pw1的检测压力的饱和温度Ts。并且,过冷却度导出部52根据被导出的饱和温度Ts与温度传感器Tw1的检测温度tw1的差分,导出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

阀控制部53进行用于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的控制。具体而言,阀控制部53以使由过冷却度导出部52导出的过冷却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e(℃)的方式执行流量调整阀V1、V2的开闭控制。

此外,阀控制部53进行用于将来自锅炉12的废气温度维持为预先设定的温度f(℃)以上的控制。具体而言,阀控制部53以使温度传感器Tg2的检测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f的方式执行流量调整阀V1、V2的开闭控制。另外,阀控制部53也可以进行流量调整阀V1、V2的开闭控制,并进行热水泵42的旋转控制。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热回收装置10的运转动作。首先,参照图2说明排热回收装置10的起动运转的控制动作。

如果运转控制部51开始起动运转(步骤ST1),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开放且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2关闭(步骤ST2)。据此,作为热源气体的废气不被导入到锅炉12而流到旁通路27并从下游部25b排出。另外,下游部25b的流量调整阀V3也被关闭,但是,只要废气不流入锅炉12侧,则也可开放流量调整阀V3。

接着,运转控制部51开始热水泵42的驱动(步骤ST3)。据此,热介质在热介质回路16中循环。另外,此时,运转控制部51让冷却介质在冷却回路38中循环。

其后,阀控制部53将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以最低开度打开,并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逐渐增大(步骤ST4、ST5)。此时,一边用温度传感器Tw1监视在热介质回路16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温度,阀控制部53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逐渐增大,以便热介质的温度(温度传感器Tw1的检测温度tw1)达到目标温度。另外,配合打开流量调整阀V2,也开放下游侧的流量调整阀V3。

在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逐渐增大的期间,监视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e(℃)(步骤ST6)。此时,过冷却度Sc根据相当于压力传感器Pw1的检测压力的饱和温度Ts与温度传感器Tw1的检测温度tw1的差分被导出。阀控制部53如果过冷却度Sc为阈值e以下,则使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缩小规定开度(步骤ST7)。据此,被导入锅炉12的废气的流量减少,因此,热介质的过冷却度变大。另外,如果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为最低开度,则阀控制部53使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增大规定开度。

然后,如果温度传感器Tw1的检测值tw1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a(℃),则运转控制部51起动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工作泵31(步骤ST8、ST9)。据此,双循环发电装置14工作并开始发电。另外,温度a是被导入蒸发器32的热介质的温度,是作为双循环发电装置14能够稳定发电的温度而被设定的温度。

在工作泵31起动后,在工作泵31达到额定转速为止的期间,也监视热介质的温度。然后,如果工作泵31达到额定转速,则运转控制部51从起动运转转移到稳定运转。

在起动运转中,在工作泵31起动后,判断泵转速是否达到额定转速(步骤ST10),直到达到额定转速为止的期间,执行步骤STll~ST16。在步骤ST11,判断热介质的温度(温度传感器Tw1的检测值tw1)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下限值b(℃)。在热介质的温度为下限值b以下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使上游部25a的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增大规定开度(步骤ST12)。据此,流入锅炉12的废气的流量增大,因此,能够使热介质的温度上升。另外,在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为全开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使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缩小。

另一方面,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下限值b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13,判断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e(℃)。阀控制部53如果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阈值e以下,则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缩小规定开度(步骤ST14)。据此,流入锅炉12的废气的流量减少,因此,能够使热介质的温度下降,能够增大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另外,在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为最低开度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使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增大。

如果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大于阈值e的值,则判断热介质的温度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上限值c(℃)(步骤ST15)。如果热介质的温度为上限值c以下,则返回到步骤ST10。另一方面,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上限值c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让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2全闭,并开放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步骤ST16)。即,在如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上限值c的情况下,防止废气被导入到锅炉12。由此,通过确保热介质的温度收敛在规定范围的状态,从而防止热水蒸发的情况。

接着,参照图3说明稳定运转的控制动作。

在稳定运转中,也监视在热介质回路16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温度,并且,热介质的温度被控制为收敛在规定范围内。具体而言,在步骤ST21,判断热介质的温度(温度传感器Tw1的检测值tw1)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下限值b(℃)。在热介质的温度为下限值b以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22,阀控制部53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增大规定开度。据此,流入锅炉12的废气的流量增大,因此,能够使热介质的温度上升。另外,在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为全开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使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缩小。

另一方面,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下限值b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23,判断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是否大于阈值e(℃)。阀控制部53如果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阈值e以下,则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缩小规定开度(步骤ST14)。据此,流入锅炉12的废气的流量减少,因此,能够使热介质的温度下降,能够增大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另外,在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为最低开度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使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增大。

如果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大于阈值e的值,则转移到步骤ST25。在步骤ST25判断从锅炉12排出的废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Tg2的检测值tg2)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温度f(℃)。并且,在从锅炉12排出的废气的温度为温度f以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24,阀控制部53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缩小规定开度。温度f例如被设定为150℃左右。据此,废气更多地流到旁通路27,从废气传递到热介质的热量减少,废气的温度被维持为高于150℃左右的温度。据此,能够防止废气流动的管路的酸露点腐蚀。

另一方面,在从锅炉12排出的废气的温度超过温度f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27,判断热介质的温度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上限值c(℃)。在热介质的温度为上限值c以下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T21。据此,能够确保热介质的温度收敛在规定范围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上限值c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28,阀控制部53让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2全闭,并开放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即,在如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上限值c的情况下,通过防止废气被导入到锅炉12,从而能够确保热介质的温度收敛在规定范围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4说明停止运转时的控制动作。

停止运转根据控制器20接收停止信号而开始(步骤ST31)。如果控制器20接收停止信号,则运转控制部51将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开放至全开,并将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照原样维持(步骤ST32)。此外,热水泵42照样继续驱动(步骤ST33),进入工作泵31的停止运转(步骤ST34)。

并且,在工作泵31停止为止的期间,也监视热介质的温度,阀控制部53进行用于使热介质的温度收敛在规定范围的控制。具体而言,首先,判断热介质的温度(温度传感器Tw1的检测值tw1)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下限值b(℃)(步骤ST35)。在热介质的温度为下限值b以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36,阀控制部53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增大规定开度。据此,流入锅炉12的废气的流量增大,因此,能够使热介质的温度上升。另外,在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为全开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使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缩小。

另一方面,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下限值b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37,判断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e(℃)。阀控制部53如果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阈值e以下,则使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缩小规定开度(步骤ST38)。据此,流入锅炉12的废气的流量减少,因此,能够使热介质的温度下降,能够增大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另外,在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为最低开度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使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的开度增大。

如果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大于阈值e的值,则控制器20在确认工作泵31是否停止后,判断热介质的温度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上限值c(℃)(步骤ST39、ST40)。在工作泵31还未停止的情况下,如果热介质的温度为上限值c以下,则返回到步骤ST35。在工作泵31停止为止的期间,反复进行步骤ST35~ST40。

另外,在停止双循环发电装置14(即,停止工作泵31的驱动)时进行热介质的温度是否超过下限值b(℃)的判断(步骤ST35),而且进行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是否大于阈值e的判断(步骤ST37)的理由如下。即,如果停止双循环发电装置,则蒸发器32内的工作介质全部蒸发而有可能不能接收热负荷。在此情况下,热介质系统内的温度呈上升的趋势。为防止该情况,控制为达到一定以上的温度且一定以上的过冷却度。另外,在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停止时,在双循环发电装置14也被控制为冷却水继续流到冷凝器34,工作介质继续被冷凝。

另一方面,在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上限值c的情况下,阀控制部53将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2全闭,并开放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步骤ST41)。即,在如热介质的温度超过上限值c的情况下,防止废气被导入到锅炉12。据此,能够确保热介质的温度收敛在规定范围的状态。

并且,在工作泵31停止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41,运转控制部51将主流路25的流量调整阀V2全闭,并开放旁通路27的流量调整阀V1。由此停止运转结束。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作为热源,在双循环发电装置14回收热能。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回收例如350℃以下的废气的热能。即,由于双循环发电装置14通过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接收热能,因此,能够增大向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热输入量。由此,即使在热源气体的温度为例如350℃以下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充分的发电。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热介质被维持为热水的状态,因此,不仅能够确保充分的发电,而且,无需采取用于能够应对锅炉12内等的管内的压力上升的情况的对策。

此外,阀控制部53以使通过了锅炉12的废气的温度达到废气中的腐蚀成分的酸露点以上的温度的方式控制调整阀部件V1、V2的开度。因此,热回收后的废气的温度被控制在酸露点以上,抑制腐蚀成分结露而配管等腐蚀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热介质的过冷却度被维持在预先设定的阈值e(℃)以上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将热介质的热传递到双循环发电装置14。此外,由于能够抑制热介质的沸腾,因此,在蒸发器32中能够维持热介质高效率地蒸发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热回收效率下降。此外,无需采取热介质流动的管内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的对策。而且,由于热介质的温度被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因此,能够提高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热回收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水泵42停止时,热介质的过冷却度被维持在预先设定的阈值e(℃)以上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由此,在热水泵42停止时,也能将热介质的热高效率地传递到双循环发电装置14。而且,在热水泵42停止时,由于热介质的温度也被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因此,能够提高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热回收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阀控制部53通过让朝向锅炉12流动的废气的至少一部分流到旁通路27,从而使向旁通路27的废气的流入量增大。即,废气不流入锅炉12,让热源气体通过旁通路27迂回锅炉12而流动,就能抑制向热介质的热输入量。因此,无需调整废气本身的流量等复杂的控制,就能抑制热介质的沸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缩小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能够限制向锅炉12的废气的流入量,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让废气迂回到旁通路2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导出热介质的过冷却度的过冷却度导出部52,因此,热介质的过冷却度被导出,且过冷却度被维持在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热介质的沸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起动运转时抑制热介质的沸腾。在起动运转时,由于双循环发电装置14未工作,因此,在热介质回路16中,热介质的热不会被双循环发电装置14吸收,热介质有可能沸腾。因此,如果在起动运转时进行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的控制,则有效。

此外,在停止运转时,伴随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停止运转,在热介质回路16中,热介质不能被双循环发电装置14吸热,热介质也可能沸腾。因此,如果在停止运转时进行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的控制,则有效。

另外,由于在稳定运转时也抑制热介质的沸腾,因此,能够增大向双循环发电装置14的热输入量,能够进行充分的发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来自锅炉12的废气的温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因此,即使在使用例如废气等来作为热源气体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酸露点腐蚀。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例如,热水泵42可为以恒定转速被驱动的泵,也可由可调整转速的泵形成。在热水泵42由可调整转速的泵形成的情况下,控制器20可具备当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阈值e以下时,进行让热水泵42的转速增大的控制的泵控制部55。即,当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阈值e以下时,步骤ST23为否,因此,如图6所示,泵控制部55进行使热水泵42的转速增大的控制(步骤ST29)。此时,控制器20可与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控制一起进行热水泵42的转速控制,或者,不进行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控制而进行热水泵42的转速控制。在该方式中,通过增大热水泵42的转速而增大向锅炉12的热介质的流入量,据此,能够抑制在锅炉12的热介质的沸腾。

在热水泵42由以恒定转速被驱动的泵形成的情况下,可省略罐43。

此外,如图7所示,控制器20可具备当热介质的过冷却度Sc为阈值e以下时,进行让工作泵31的转速增大的控制的工作泵控制部56。此时,控制器20可与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控制一起进行工作泵31的转速控制,或者,不进行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控制而进行工作泵31的转速控制。

在此,概括说明所述实施方式。

(1)所述实施方式的排热回收装置包括:主流路,供包含腐蚀成分的废气流动;锅炉,被设置在所述主流路,利用所述废气将热介质加热为热水的状态;旁通路,迂回所述锅炉而连接于所述主流路;调整阀部件,用于调整在所述锅炉中流动的废气的流量;热介质回路,具有热水泵,让通过锅炉而被加热为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循环;双循环发电装置,具有工作介质循环的循环回路,从所述热介质回路的热介质回收热能并进行发电;以及阀控制部,以使通过了所述锅炉的废气的温度达到废气中的腐蚀成分的酸露点以上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调整阀部件的开度。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热回收装置中,在双循环发电装置从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回收热能。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回收例如350℃以下的废气或高温空气的热能。即,由于双循环发电装置通过热水状态的热介质接收热能,因此,与使用气态的热介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向双循环发电装置的热输入量。由此,即使在热源气体的温度例如为350℃以下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充分的发电。而且,阀控制部以使通过了锅炉的废气的温度达到废气中的腐蚀成分的酸露点以上的温度的方式控制调整阀部件的开度。由此,能够防止利用热介质回收热后的低温的废气中腐蚀成分结露。因此,能够防止配管等的腐蚀。

(2)所述排热回收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的温度;以及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的压力。在此情况下,所述阀控制部可以使所述热介质的温度处于预先设定的范围且所述热介质的过冷却度维持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调整阀部件的开度。

在该构成中,由于热介质的过冷却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由此,能够将热介质的热高效率地传递到双循环发电装置。此外,抑制热介质的沸腾而热介质维持在热水的状态,因此,不仅能够确保充分的发电,而且无需采取用于应对锅炉内等的管内的压力上升的情况的对策。此外,由于热介质的温度被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因此,能够提高双循环发电装置的热回收效率。

(3)此外,所述排热回收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的温度;以及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的压力。此时,所述阀控制部当让所述热水泵停止时,可以使所述热介质的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且所述热介质的过冷却度维持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调整阀部件的开度。

在该构成中,当热水泵停止时,热介质的过冷却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状态,因此,即使在热水泵停止时,也能抑制热介质的沸腾。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将热介质的热传递到双循环发电装置。而且,由于在热水泵停止时热介质的温度也被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因此,能够提高双循环发电装置的热回收效率。

(4)所述调整阀部件可包含被设置在所述旁通路的流量调整阀。此时,所述阀控制部可以增大向所述旁通路的热源气体的流入量的方式控制所述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以便所述热介质的过冷却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以上。在该构成中,热源气体不是流入锅炉而是通过旁通路而迂回锅炉而流动,因此,能够抑制向热介质的热输入量。因此,无需调整热源气体本身的流量等的复杂的控制,就能抑制热介质的沸腾。

(5)所述调整阀部件可包含所述调整阀部件包含被设置在所述主流路的流量调整阀。此时,所述阀控制部使所述流量调整阀的开度缩小,以便所述热介质的过冷却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以上。在该构成中,通过缩小流量调整阀的开度,能够限制向锅炉的流入量,因此能够将热源气体高效率地迂回到旁通路。

(6)所述排热回收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的温度;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水的状态的热介质的压力;以及泵控制部,使所述热水泵的转速增大,以便所述热介质的过冷却度维持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状态。在该构成中,通过增大热水泵的转速而能够增大向锅炉的热介质的流入量,据此,能够抑制在锅炉中的热介质的沸腾。

(7)所述实施方式的双循环发电装置是用于所述的排热回收装置的双循环发电装置的双循环发电装置。

如以上说明,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从包含腐蚀成分的废气高效率回收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