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304发布日期:2018-10-23 21:32阅读:26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上感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单独对症治疗,至今尚无特效药,治疗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疗效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穿心莲5-15克,败酱草3-9克,霞草3-12克,虎耳草9-15克,白附子3-6克,芥子3-9克,石吊兰9-15克,猫爪草10-30克,金沸草5-9克,矮地茶5-12克,满山红9-15克,龙脷叶5-15克,野马追30-60克。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穿心莲5克,败酱草3克,霞草3克,虎耳草9克,白附子3克,芥子3克,石吊兰9克,猫爪草10克,金沸草5克,矮地茶5克,满山红9克,龙脷叶5克,野马追30克。

其中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穿心莲:味苦,性寒。归肺经、胃经、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解毒药。用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主要具有解热作用;多种穿心莲内酯及各种注射剂均有解热效果;还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总黄酮体内体外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和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兔有一定保护作用;另外,还有保肝利胆、抗肿瘤、抗蛇毒、抗生育作用。能明显抑制钙调素激活靶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对牛眼晶状体内醛糖还原酶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且对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含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有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黄酮、木蝴蝶素a、穿心莲黄酮苷、脱水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并含有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穿心莲酮、穿心莲烷等;还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氧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及穿心莲内酯苷、14-去氧穿心莲内酯苷;另外,根茎含黄酮类化合物。

败酱草:性凉,味辛、苦。归胃经、大肠经、肝经。清热解毒、祛瘀排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用治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治疗痈肿疔疮。动物试验表明,提取物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醇提物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含挥发油,主要为败酱烯、异败酱烯,另含黄花败酱皂苷a、黄花败酱皂苷b、黄花败酱皂苷c、黄花败酱皂苷d、黄花败酱皂苷e、黄花败酱皂苷f、黄花败酱皂苷g以及齐墩果酸等。还含白花败酱苷、常春藤皂苷元、β-谷固醇-β-d-葡萄糖苷、败酱皂苷等成分。

霞草:性微寒,味甘、辛。归肝经。清热凉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虎耳草:性寒,味微苦。归肺经、胃经。祛风、清热、清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用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对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具有强心、利尿作用;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体外实验未发现抑制作用。含槲皮苷、槲皮素、5-葡萄糖苷、岩白菜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琥珀酸、甲级延胡索酸、绿原酸、槲皮苷、熊果粉苷及挥发油等成分。

白附子: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用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现代研究证实,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其疗效仅次于链霉素。有显著抗凝血酶作用和镇痛作用,还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抑菌、催吐和刺激等作用。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内消旋肌醇、粘液质、蔗糖,可能尚有皂苷。还含胆碱、尿嘧啶、琥珀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白附子凝集素、白附子胆碱、三亚油酸及二棕榈酸甘油酯等。

芥子:性温,味辛。归肺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温化寒痰药。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温流注、阴疽肿毒。

石吊兰:性温,味苦。化痰止咳,软坚散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用治咳嗽痰多,瘰疬痰核。

猫爪草:性温,味甘、辛。归肝经、肺经。散结、解毒、消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用治瘰疬结核、肺结核、疔疮疖肿、龋齿疼痛。

金沸草:性温,味苦、辛、咸。归肺经、大肠经。降气、化痰、行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用治风寒咳嗽、痰饮痰喘、胁下胀痛、疔疮、肿毒。含旋覆花次内酯、蒲公英甾醇等成分。有平喘、止咳、抗菌等药理作用。

矮地茶:性平,味苦、辛。归肺经、肝经。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属化痰止咳平喘分类下的止咳平喘药。用治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肝炎、痢疾、急慢性肾炎、高血压、疝气、肿毒。主要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菌与抗病毒作用。另外,还有降低大鼠气管-肺组织耗氧的作用。主含挥发油。去油后的残渣分离得镇咳有效成分矮茶素1号,即岩白菜素。另含紫金牛酚i、紫金牛酚ii、紫金牛素、岩白菜内酯、槲皮苷等成分。

满山红:性温,味辛、苦。归肺经。止咳、祛痰。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痰多。对呼吸系统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体外试验,能抑制大鼠气管一肺组织呼吸,使耗氧量降低;可影响心血管系统,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叶含挥发油、黄酮类、内酯类、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杜鹃素、杜鹃黄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槲皮素、石竹烯氧化物、木藜芦毒素i等成分。

龙脷叶:性平,味甘、淡。归肺经、胃经。润肺止咳、通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龙脷叶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有外周性镇痛作用,但无中枢性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含甾类化合物、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等成分。

野马追:性平,味苦。归肺经。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治疗于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气喘。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丸剂或煎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丸剂,或使用常规方法水煎制成汤剂,定量服用。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穿心莲5克,败酱草3克,霞草3克,虎耳草9克,白附子3克,芥子3克,石吊兰9克,猫爪草10克,金沸草5克,矮地茶5克,满山红9克,龙脷叶5克,野马追30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丸剂,或使用常规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散剂、丸剂每次2~5g,煎剂每次200毫升,饭后服用。

实施例2:

取穿心莲15克,败酱草9克,霞草12克,虎耳草15克,白附子4克,芥子9克,石吊兰15克,猫爪草30克,金沸草9克,矮地茶12克,满山红15克,龙脷叶15克,野马追60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丸剂,或使用常规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散剂、丸剂每次2~5g,煎剂每次200毫升,饭后服用。

实施例3:

取穿心莲11克,败酱草6克,霞草9克,虎耳草12克,白附子6克,芥子5克,石吊兰12克,猫爪草13克,金沸草7克,矮地茶9克,满山红11克,龙脷叶11克,野马追45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丸剂,或使用常规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散剂、丸剂每次2~5g,煎剂每次200毫升,饭后服用。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孙某,女,21岁。感冒三周,经西药治疗后病症无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服用本发明3日后痊愈。

病例二:

刘某某,男,11岁。感冒咳嗽发烧39摄氏度,经过输液治疗一周后一直未愈,服用本发明一日后退热,三日后治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