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构造及涡轮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050发布日期:2018-10-23 21:3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密封构造及涡轮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为了抑制不稳定振动而优选的、抑制工作流体从进行相对旋转的两个构造体的相互之间的泄漏的密封构造及使用了该密封构造的涡轮机械。



背景技术:

在蒸汽涡轮、燃气轮机及涡轮压缩机等涡轮机械中,当蒸汽等工作流体从在静止构造体与旋转构造体之间形成的间隙漏泄(泄漏)时,该工作流体的泄漏会引起涡轮的效率的损失(泄漏损失)。因此,在涡轮机械中,为了防止工作流体的泄漏而在该间隙设置密封用翅片来形成密封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涡轮机械中,有时会产生认为是不稳定振动的低频振动。当不稳定振动产生时,可能会导致动作不良,因此必须使涡轮机械停止。可考虑为不稳定振动产生的较大的要因之一的是密封激振力。相对于因某些原因而产生的旋转构造体的微小振动,密封激振力以助长旋转构造体的振摆回转的方式作用于旋转构造体,进而引起不稳定振动。

对密封激振力进一步说明时,流过密封部分(设有密封用翅片的部分)的工作流体不仅具有轴向(流动方向)速度分量,而且具有周向速度分量地流动,(以下,将朝向该周向的流动称为“回旋流”),密封激振力以该回旋流为原因而产生。

即,当旋转构造体在径向上微小地位移时(偏心时),产生旋转构造体与密封用翅片之间的流路变窄而静压升高的部分和该流路变宽而静压降低的部分,并且以泄漏的工作流体的回旋流为起因而在密封用翅片的上游侧和下游在静压分布上产生相位差,以这样的静压的不均匀性为起因的力作用于旋转体而产生密封激振力。

作为抑制这样的涡轮的不稳定振动的技术,存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以下,对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进行说明。在该说明中,作为参考,将专利文献2中使用的标号以带括弧的方式表示。

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与在动叶片(11)的顶部设置的护罩(12)相对地将多个密封翅片(42)沿着转子轴心线方向(L)设置多个,在安装这些密封翅片(42)的密封环(41),在密封翅片(42)的各相互之间设有相同深度(D2)的槽部(43)。槽部(43)的深度(D2)设定为不使支承密封翅片(42)的强度下降的程度。通过设置槽部(43),与没有槽部的以往的蒸汽涡轮的密封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实质性地增大密封翅片(42)的相互之间的空间,能够抑制蒸汽涡旋(不稳定振动)的产生(段落[0025]~[0028],参照图4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86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7634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槽部(43)的深度(D2)被限制成不使支承密封翅片(42)的强度下降的程度。因此,密封翅片(42)的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质上能够扩大的范围,甚至抑制不稳定振动的产生的效果也受到限制。

本发明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不稳定振动的密封构造及涡轮机械。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密封构造抑制工作流体的从间隙的泄漏流的流动,所述间隙位于绕轴心线沿规定方向旋转的旋转构造体和在所述旋转构造体的外周侧空出所述间隙地与所述旋转构造体在径向上相对的静止构造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止构造体具备收容所述旋转构造体的腔室,并且,在所述腔室的内周面设置朝向所述轴心线侧延伸的密封翅片,并沿所述泄漏流的流动方向设置多个静止侧凹部,将第二静止侧凹部的深度尺寸设定得比第一静止侧凹部的深度尺寸小,所述第一静止侧凹部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处于最上游侧,所述第二静止侧凹部在所述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静止侧凹部的紧下游侧。

(2)优选的是,所述静止构造体是涡轮壳体,所述旋转构造体是沿轴向设置多个并安装于动叶片的前端的尖端护罩,所述密封翅片在所述径向上与所述尖端护罩相对配置。

(3)优选的是,所述静止侧凹部沿所述流动方向设置三个以上,所述深度尺寸在所述流动方向上越靠下游侧则设定得越小。

(4)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翅片沿所述流动方向设置多个,在所述流动方向上最上游侧的第一密封翅片和在所述流动方向配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翅片的紧下游侧的第二密封翅片的相互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静止侧凹部。

(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静止侧凹部的所述深度尺寸设定得大于所述第一密封翅片与所述第二密封翅片之间的间距的2倍。

(6)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翅片的相互之间的间距设定为彼此相同。

(7)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翅片的至少一个与相邻的所述静止侧凹部在轴向上空出规定的距离地设置。

(8)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静止侧凹部和所述第二静止侧凹部中的至少一方沿所述径向延伸设置。

(9)优选的是,在所述静止侧凹部的至少一个连接设置有沿轴向延伸设置的轴向凹部。

(10)优选的是,所述静止侧凹部设置在所述密封翅片的相互之间,所述轴向上的尺寸中的所述静止侧凹部与所述轴向凹部的总尺寸设定得比所述密封翅片的相互之间的间距大。

(11)优选的是,与所述静止侧凹部相对地在所述旋转构造体设置旋转侧凹部,作为所述旋转侧凹部,至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静止侧凹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旋转侧凹部或与所述第二静止侧凹部相对设置的第二旋转侧凹部。

(12)优选的是,在所述旋转构造体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侧凹部及所述第二旋转侧凹部,所述第二静止侧凹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旋转侧凹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设定得比所述第一静止侧凹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旋转侧凹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短。

(13)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涡轮机械的特征在于,具备:绕轴心线沿规定方向旋转的旋转构造体;在所述旋转构造体的外周侧空出间隙地与所述旋转构造体在径向上相对的静止构造体;及(1)~(12)中任一项记载的密封构造。

(14)优选的是,所述涡轮机械具备沿所述轴向设置多个的尖端护罩作为所述旋转构造体,且具备将所述多个尖端护罩包围的涡轮壳体作为所述静止构造体,所述涡轮是对于在所述多个尖端护罩中的至少一个尖端护罩具备所述密封构造的涡轮。

(15)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尖端护罩是在所述工作流体的入口的最近处配置的尖端护罩。

(16)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尖端护罩是在轴向中央配置的尖端护罩。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收容旋转构造体和密封翅片的静止构造体的腔室的内周面,从上游侧依次设有第一静止侧凹部和第二静止侧凹部作为缓和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的静止侧凹部,并且第二静止侧凹部的深度尺寸设定得比第一静止侧凹部的深度尺寸小。

与在第一静止侧凹部和第二静止侧凹部将深度尺寸设为相同的情况相比,将所述不均匀性小的下游侧的第二静止侧凹部的深度尺寸设定得较小而抑制静止构造体的强度的下降,相应地,能够确保静止构造体的强度并将所述不均匀性大的上游侧的第一静止侧凹部的深度尺寸设定得较大。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设置凹部引起的静止构造体的强度的下降,并有效地抑制不稳定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性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的结构的示意图且是沿径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的结构的示意图且是沿径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的结构的示意图且是沿径向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发明的密封构造及涡轮机械适用于蒸汽涡轮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没有将以下的各实施方式未明示的各种变形或技术的适用排除的意图。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在不脱离上述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地实施,并且根据需要能够进行取舍选择,或者可以适当组合。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记载为上游、下游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关于泄漏蒸汽SL的轴向A的流动成分的上游、下游。即,将图1~图4中的左侧设为上游侧,将右侧设为下游侧。

另外,将朝向蒸汽涡轮的转子轴心线(以下,也称为“轴心线”)CL的方向设为内周侧或内侧,将其相反侧,从轴心线CL分离的方向设为外周侧或外侧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记载为周向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以轴心线CL为中心的周向。

[1.第一实施方式]

[1-1.蒸汽涡轮的整体结构]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1,参照图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1具备:涡轮壳体(静止构造体,以下也称为“壳体”)10;转子轴30,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将动力向未图示的发电机等机械传递;静叶片60,设置于壳体10;动叶片50,设置于转子轴30;及轴承部70,以轴心线CL为中心将转子轴30支承为能够旋转。静叶片60及动叶片50是沿转子轴30的径向R延伸的叶片。

壳体10静止,相对于此,动叶片50以轴心线CL为中心旋转。即,壳体10与动叶片50(包括后述的尖端护罩4)相对旋转。

壳体10的内部空间被气密地密封并作为蒸汽(流体)S的流路。蒸汽S经由与未图示的蒸汽供给源连接的蒸汽供给管20,从形成于壳体10的主流入口21被导入,从与蒸汽涡轮1的下游侧连接的蒸汽排出管22排出。

另外,在壳体10的内壁面牢固地固定有环状的分隔板外圈11。

轴承部70具备轴颈轴承装置71及推力轴承装置72,将转子轴30支承为旋转自如。

静叶片60从壳体10朝向内周侧延伸,构成以围绕转子轴30的方式呈放射状地配置多个的环状静叶片组,分别保持于上述的分隔板外圈11。

由这多个静叶片60构成的环状静叶片组沿转子轴30的轴向A空出间隔地形成多个,将蒸汽S的压力能量转换成速度能量,向在下游侧相邻的动叶片50流入。

动叶片50牢固地安装于在转子轴30的转子轴主体31的外周部形成的盘32,在各环状静叶片组的下游侧呈放射状地配置多个而构成环状动叶片组。

这些环状静叶片组与环状动叶片组设为一组一级。构成各动叶片组的多个动叶片50的前端部彼此由环状的尖端护罩(旋转构造体)4连结。

[1-2.密封构造]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参照图2进行说明。

在多个分隔板外圈11各相互之间,如图2所示,形成有从分隔板外圈11的内周面凹陷的腔室12。腔室12是以轴心线CL为中心的圆环状的空间,以壳体10的内周面(以下,也标记为“腔室底面”)13为底面。

在腔室12收容有尖端护罩4,腔室底面13隔着间隙Gd而与尖端护罩4在径向R上相对。

蒸汽S中的大部分的蒸汽SM向动叶片50流入,其能量被转换成旋转能量,其结果是,向转子轴30赋予旋转。另一方面,蒸汽S中的一部分(例如,约几%)的蒸汽的流动(泄漏流,以下也称为“泄漏蒸汽”)SL不向动叶片50流入而向间隙Gd泄漏。泄漏蒸汽SL的能量未被转换成旋转能量,因此泄漏蒸汽SL导致使蒸汽涡轮1的效率下降的泄漏损失。

因此,在壳体10与各尖端护罩4之间的各间隙Gd分别设有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换言之,对于各尖端护罩4分别设有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

以下,对密封构造2进行说明。

尖端护罩4如上所述为环状的结构,遍及整周而恒定地具有图2所示那样的在轴向A上长的矩形的横截面形状。

在腔室底面13设有朝向尖端护罩4向内周侧延伸的密封翅片6A、6B、6C(在图1中省略)。这些密封翅片6A、6B、6C设定为同一形状,是以轴心线CL为中心的环状,遍及整周而恒定地具有图2所示的在径向R上长的矩形的横截面形状。

另外,密封翅片6A、6B、6C沿轴向A以规定的间距B1、B2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翅片6A与密封翅片6B的间距B1和密封翅片6B与密封翅片6C的间距B2设定为同一尺寸(B1=B2)。即,密封翅片6A、6B、6C等间距地配置。

在此所说的间距B1、B2是指密封翅片6A、6B、6C的厚度方向(换言之轴向A)中心线的相互之间距离。

以下,在不区分密封翅片6A、6B、6C的情况下,标记为密封翅片6。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翅片6A、6B、6C不需要为同一形状,也可以为不同的形状。

在腔室底面13,在密封翅片6A、6B、6C的各相互之间,形成有朝向外周侧沿径向R延伸设置的壳体凹部(以下,也称为“凹部”或“径向凹部”)14A、14B。以下,在不区分凹部14A、14B的情况下标记为凹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4是以轴心线CL为中心而遍及腔室底面13的整周形成的环状的凹部,通过彼此相对且沿径向R具有宽度的环状的侧面14a、14b和将这些侧面14a、14b的外周缘连结且沿轴向A具有宽度的环状的底面14c划分。

凹部14越成为下游侧而设定得越浅,下游侧的凹部14B的深度尺寸L2设定得比上游侧的凹部14A的深度尺寸L1小(浅)(L2<L1)。

在此,腔室底面13、及划分凹部14A、14B的底面14c分别是以轴心线CL为中心的圆周面,凹部14A、14B的深度L1、L2是腔室底面13与底面14c的在径向R上的距离。

另外,各凹部14在轴向A上,与相邻的密封翅片6空出规定的距离ΔB(ΔB>0)地形成。

[1-3.作用/效果]

参照图2,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的作用/效果。

如“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一栏记载那样,腔室底面13或尖端护罩4的周边的静压分布在周向上有时会变得不均匀。然而,在腔室底面13,由于设有凹部14A、14B,因此间隙Gd实质上扩大,能够缓和周向的静压分布的不均。即,凹部14A、14B具有对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非一样性)进行缓和的作为吸收器的功能(以下,称为“吸收器功能”)。

另外,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具有越是上游侧越大,越是下游侧越小的倾向。因此,在密封构造2中,在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对大的上游侧,设置深度尺寸相对大且容积相对大(吸收器功能相对高)的凹部14A,在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对小的下游侧,设置深度尺寸相对小且容积相对小(吸收器功能相对低)的凹部14B。

凹部14A、14B越深,则越能够提高吸收器功能,另一方面越使壳体10的强度下降。然而,在该密封构造2中,在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小的下游侧,将凹部14B的深度尺寸L2设定得小而抑制使壳体10的强度超过必要地下降的情况。并且,对应于凹部14B的深度尺寸L2的减小,在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大的上游侧,将凹部14A的深度尺寸L1设定得大而能够提高吸收器功能。

因此,与将凹部14A、14B的深度尺寸L1、L2设定为同一尺寸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壳体10的强度的下降并有效地抑制涡轮的不稳定振动。

此外,将密封翅片6A与密封翅片6B之间的凹部14A,即最上游侧的凹部14A的深度尺寸L1设定得比密封翅片6A与密封翅片6B的间距B1的2倍大(L1>B1×2),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静压分布的均匀化以及涡轮的不稳定振动的抑制。

另外,各凹部14在轴向A上与相邻的密封翅片6空出规定的距离ΔB地形成(ΔB>0)。换言之,各密封翅片6中对各密封翅片6的根部(密封翅片6与腔室底面13的连接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距凹部14为规定的距离ΔB地形成。因此,与将密封翅片6设置成与凹部14的侧面14a或侧面14b齐平的情况(ΔB=0)相比,能够提高密封翅片6的根部的强度。

[2.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省略其说明。

[2-1.密封构造]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A相对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在径向凹部14A连接设置有从其外周端朝向下游侧沿轴向A延伸的轴向凹部14A′,在径向凹部14B连接设置有从其外周端朝向下游侧沿轴向A延伸的轴向凹部14B′。

轴向凹部14A′、14B′是径向凹部14A、14B侧开口并以轴心线CL为中心而形成为环状的凹部。轴向凹部14A′、14B′由外周侧底面14d、内周侧底面14f及侧面14e划分。外周侧底面14d、内周侧底面14f彼此相对,分别是沿轴向A具有宽度的环状的面。而且,外周侧底面14d形成为与径向凹部14的底面14c齐平。侧面14e是将这些底面14d、14f的下游缘连结且在径向R上具有宽度的环状的面。

通过设置轴向凹部14A′而能够实质性地扩大径向凹部14A,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径向凹部14A与轴向凹部14A′的总轴向尺寸D1设定得比翅片6A与翅片6B的间距B1大(D1>B1)。同样,通过设置轴向凹部14B′而能够实质性地扩大径向凹部14B,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凹部14B与轴向凹部14B′的总轴向尺寸D2设定得比翅片6B与翅片6C的间距B2大(D2>B2)。

其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2-2.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除了径向凹部14A、14B之外还设有轴向凹部14A′、14B′,由此能够增加对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非均匀性)进行缓和的凹部的容积,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涡轮的不稳定振动。

特别是在密封翅片6A、6B、6C的各相互之间仅是沿径向R延伸的径向凹部14A、14B的话,无法使轴向A的尺寸成为比密封翅片6A、6B、6C的间距B1、B2大的尺寸,但是通过设置轴向凹部14A′、14B′,虽然是局部性的,但是能够使径向凹部14A、14B的轴向A的尺寸比间距B1、B2长。

另外,下游侧的径向凹部14B形成得比上游侧的径向凹部14A浅,因此在径向凹部14A的外周部下游侧形成空的空间。利用该空的空间在径向凹部14A的外周部下游侧能够形成轴向凹部14A′,能够有效地配置凹部。

[2-3.其他]

(1)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轴向凹部14A′、14B′设置在径向凹部14A、14B的外周端,但是在径向凹部14A、14B的外周端设置的情况并非必须。例如,也可以如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在径向凹部14A的径向R上的中间部连接轴向凹部14A′。

(2)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轴向凹部14A′、14B′设置在径向凹部14A、14B的下游侧,但也可以将轴向凹部14A′、14B′设置在径向凹部14A、14B的上游侧。

[3.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省略其说明。

[3-1.密封构造]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B对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2追加有形成于尖端护罩4的护罩凹部(以下,也称为“凹部”)41A、41B。护罩凹部41A(第一旋转侧凹部)与壳体凹部14A相对配置,护罩凹部41B(第二旋转侧凹部)与壳体凹部14B相对配置。以下,在不区分凹部41A、41B的情况下,标记为凹部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41是以轴心线CL为中心而在护罩4的外周面42的整周形成的环状的凹部。凹部41从尖端护罩4的外周面向内周侧凹陷(即沿径向R延伸设置),由相互相对且在径向R上具有宽度的环状的侧面41a、41b和将这些侧面41a、41b的内周缘连结且在轴向A上具有宽度的环状的底面41c划分。

如上所述,与护罩凹部41B相对配置的壳体凹部14B的深度尺寸L2设定得比与护罩凹部41A相对配置的壳体凹部14A的深度尺寸L1小。此外,下游侧的护罩凹部41B的深度尺寸L2′设定得比上游侧的护罩凹部41A的深度尺寸L1′小(浅)(L2′<L1′)。

因此,凹部14B、41B的相互之间的空间100B的高度尺寸(即,“壳体凹部14B的底面14c”与“护罩凹部41B的底面41c”的距离)H2设定得比凹部14A、41A的相互之间的空间100A的高度尺寸(即,“壳体凹部14A的底面14c”与“护罩凹部41A的底面41c”的距离)H1小(H1>H2)。

空间100A、100B是将腔室底面13与尖端护罩4之间的间隙Gd实质性地扩大而缓和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越是不均匀性相对大的上游侧,越设置大的空间100A,越是不均匀性相对小的下游侧,越设置小的空间100B。以下,在不区分空间100A与空间100B的情况下,称为空间100。

在此,尖端护罩4的外周面42及划分凹部41A、41B的底面41c分别是以轴心线CL为中心的圆周面,护罩凹部41A、41B的深度L1′、L2′是尖端护罩4的外周面42与底面41c的在径向R上的距离。而且,高度尺寸H1是壳体凹部14A的底面14c与护罩凹部41A的底面41c的在径向R上的距离,高度尺寸H2是壳体凹部14B的底面14c与护罩凹部41B的底面41c的在径向R上的距离。

[3-2.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除了壳体凹部14之外还设置护罩凹部41,并且在凹部14、41的相互之间形成的空间100越成为下游侧则设定得越小,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壳体10的强度的下降并抑制涡轮的不稳定振动。

[3-3.其他]

(1)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护罩凹部41B的深度尺寸L2′设定得比护罩凹部41A的深度尺寸L1′小,但是只要下游侧的空间100B的高度尺寸H2比上游侧的空间100A的高度尺寸H1小即可,不需要将深度尺寸L2′设定得比深度尺寸L1′小。例如,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深度尺寸L1′与深度尺寸L2′设为相同尺寸。

(2)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壳体凹部14和与该壳体凹部14相对配置的护罩凹部41为一组,将两组设置于一个尖端护罩4,但是对于一个尖端护罩4也可以设置三组以上。这种情况下,优选越成为下游,则越减小在壳体凹部14与护罩凹部41之间形成的空间100的高度尺寸,但是只要从上游侧起第二个空间100B的高度尺寸H2比最上游侧的空间100A的高度尺寸H1小即可,没有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从上游侧起第二个空间100B的高度尺寸H2与从上游侧起第三个以后的(凹部14与凹部41之间的)空间的高度尺寸为相同尺寸。

(3)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凹部14A及凹部14B中的至少一方设置轴向凹部。

[4.其他]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各尖端护罩4设置3个密封翅片6,将壳体凹部14在密封翅片6的各相互之间设置总计2个,但是对于一个尖端护罩4设置的密封翅片6的个数及壳体凹部14的个数没有限定为这些个数。对于一个尖端护罩4设置3个以上的壳体凹部14的情况下,优选越成为下游侧则越缩短壳体凹部14的深度尺寸,但是只要从上游侧起第二个壳体凹部14B的深度尺寸L2比最上游侧的壳体凹部14A的深度尺寸L1小即可,没有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从上游侧起第二个壳体凹部14的深度尺寸与从上游侧第三个以后的壳体凹部14的深度尺寸为相同尺寸。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中,对于各尖端护罩4适用了本发明的密封构造,但是也可以仅对于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尖端护罩4适用本发明的密封构造。

在一部分的尖端护罩4适用本发明的密封构造的情况下,静压的不均匀性变得最大,因此优选在与作为蒸汽S的入口的主流入口21最接近(换言之最高压侧)的尖端护罩4A(参照图1)适用本发明的密封构造。

或者,在转子轴30的一次模式下的不稳定振动产生的情况下,振幅在轴向A上的中央处变得最大,因此优选在轴向A上的中央的尖端护罩4B(参照图1)适用本发明的密封构造。

蒸汽涡轮在从轴向A上的中央被供给蒸汽的情况下,轴向A上的中央的尖端护罩成为与主流入口21最接近的尖端护罩,因此如果在该轴向A上的中央且与主流入口21最接近的尖端护罩适用本发明的密封构造,则能得到乘数效应。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蒸汽涡轮中适用本发明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燃气轮机或涡轮压缩机等蒸汽涡轮以外的涡轮机械的密封。

标号说明

1 蒸汽涡轮(涡轮机械)

2、2A、2B 密封构造

4 尖端护罩(旋转构造体)

4A 配置在最上游侧的尖端护罩

4B 在泄漏蒸汽SL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中央的尖端护罩

6、6A、6B、6C 密封翅片

10 涡轮壳体(静止构造体)

12 腔室

13 腔室底面(内周面)

14 壳体凹部(静止侧凹部)

14A 壳体凹部(第一静止侧凹部)

14B 壳体凹部(第二静止侧凹部)

14A′、14B′ 轴向凹部

14a、14b 划分凹部14、14A、14B的侧面

14c 划分凹部14、14A、14B的底面

14d、14f 划分轴向凹部14A′、14B′的底面

14e 划分轴向凹部14A′、14B′的侧面

20 蒸汽供给管

21 主流入口

30 转子轴

31 转子轴主体

50 动叶片

41 护罩凹部

41A 护罩凹部(第一旋转侧凹部)

41B 护罩凹部(第二旋转侧凹部)

42 护罩4的外周面

60 静叶片

100、100A、100B 壳体凹部14与护罩凹部41的相互之间的空间

A 轴向

B1 密封翅片6A、6B的在轴向A上的间距

D1、D2 最大尺寸

B2 密封翅片6B、6C的在轴向A上的间距

CL 转子轴心线(轴心线)

Gd 间隙

L1 凹部14A的深度尺寸

L2 凹部14B的深度尺寸

R 径向

S 蒸汽(工作流体)

SL 泄漏蒸汽(泄漏流)

ΔB 密封翅片6与凹部14之间的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