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7577发布日期:2018-07-10 22:2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的。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

现有化油器一般通过电磁阀控制,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532579 U所公布的一种油气发动机中化油器的进油开关结构,采用电磁阀控制实现油气切换时快速断油或供油的特点;但当发动机位于高海拔地区时,不同的海拔高度对化油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为海拔较高区域空气相对海拔较低区域稀薄缺氧,如果将上述化油器用于高海拔区域,由于空气进入较少,而油量流量不变,相对于空气来说,油量变多,则空气与油量不能达到较佳的混合比,发动机的功率受到影响,且燃油耗费大,严重时甚至会磨损离合。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化油器进行改进,使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和区域对主量孔的流量进行调节,保证燃油与空气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保持较佳的混合比例,此外还能快速控制总的进油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化油器在高海拔地区中发动机功率受到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不同的使用区域其主量孔的燃油流量可调,从而使供给发动机的混合汽可按空-燃比进行精确调整,并且能够快速控制总的进油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包括化油器本体,化油器本体包括浮子室和浮子室盖,浮子室内设置有主量孔,浮子盖内侧设置有凸起,凸起内设置有通道,浮子室盖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输出端延伸至通道内连接有第一针阀,且第一针阀与主量孔相抵配;所述通道侧壁设置有进油孔,浮子室盖还设置有与进油孔相对应的开口,还包括燃油调节装置,燃油调节装置包括针阀部,所述针阀部包括第二针阀,第二针阀的前端与进油孔相匹配;第二针阀的末端穿过开口且第二针阀的末端设置有阀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针阀的前端设置带有锥度的阀尖,阀尖与进油孔相匹配,第二针阀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阀尖、调节部、密封部、过渡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二针阀的末端,连接部与阀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开口设置有与调节部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包括与第二针阀套接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轴肩,轴肩外沿沿第二针阀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部还包括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抵接于浮子室盖,另一端抵接于轴肩。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设置有标识部。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还设置有限位部。

本发明在使用中,通过电磁阀能够快速控制主量孔总的进油量,为了便于适应不同海拔高度对进油量进行调整,调节第二针阀前端与进油孔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主量孔的进油量,当空气稀薄时减少进油量,为了便于精确控制,在第二针阀的末端设置有阀盖,可根据空气稀薄程度或海报高度,能够精确的调整第二针阀与进油孔位置,从而使发动机的空-燃比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A-A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针阀部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阀盖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阀盖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中:1化油器本体、2浮子室盖、201凸起、202通道、3阀盖、301标识部、302限位部、4进油孔、5针阀部、501阀尖、502调节部、503密封部、504过渡部、505轴肩、506平台、507缓冲弹簧、6密封圈、7主量孔、8电磁阀、801第一针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中,如图1-4所示,一种高海拔地区化油器装置,包括化油器本体1,化油器本体包括浮子室和浮子室盖2,浮子室内设置有主量孔7,浮子盖2内侧设置有凸起201,凸起201内设置有通道202,浮子室盖2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8,电磁阀8输出端延伸至通道202内连接有第一针阀801,且第一针阀801与主量孔7相抵配;通道202侧壁设置有进油孔4,浮子室盖2还设置有与进油孔4相对应的开口,还包括燃油调节装置,燃油调节装置包括针阀部5,所述针阀部5包括第二针阀,第二针阀的前端与进油孔4相匹配;第二针阀的末端穿过开口且第二针阀的末端设置有阀盖3。本发明在使用中,为了方便安装和便于密封,浮子盖2内侧设置有凸起201,凸起201内设置有通道202,通道202内便于燃油通过进入主量孔7,通过电磁阀8动作带动第一针阀801,由于第一针阀801与主量孔7相抵配,控制第一针阀801与主量孔7的相对间隙,进而能够控制主量孔7总进油量;在使用中,浮子室内充满燃油,为了便于调整进油量和燃油通过,通道侧壁设置有进油孔4,浮子室盖2还设置有与进油孔4相对应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针阀,且第二针阀的前端与进油孔4相匹配;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调节第二针阀前端与进油孔4的相对位置,燃油通过第二针阀与进油孔4的间隙进入通道内进而通过第一针阀801与主量孔7的间隙进入燃烧室燃烧,达到了控制主量孔7进油量的效果,当空气稀薄时减少进油量,即第二针阀与进油孔4之间的间隙减少,空气浓厚时增加油量;为了方便调节,浮子室盖2还设置有与进油孔4相对应的开口,开口轴线与进油孔4轴线相同,第二针阀穿过开口并且能够沿着开口前后移动,以达到调节进油量大小的效果;为了便于精确控制,在第二针阀的末端设置有阀盖3,可根据空气稀薄程度或海报高度,能够精确的调整第二针阀与进油孔4位置,从而使发动机的空-燃比最佳。

此外,本发明在同一海拔高度应用时,也可以适用于不同工况的使用中,由于工况不同导致发动机的空-燃比不同,进而通过调节第二针阀与进油孔4的位置,让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最佳空-燃比。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能够精确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针阀的前端设置带有锥度的阀尖501,阀尖501与进油孔4相匹配,即第二针阀前端设置为圆锥体,进油孔4设置有与第二针阀圆锥体相匹配的圆锥座,通过调整第二针阀前端圆锥体和进油孔4圆锥座的相对位置,能够便于控制第二针阀与进油孔4之间的间隙大小;此外,为了方便连接,第二针阀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阀尖501、调节部502、密封部503、过渡部504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二针阀的末端,连接部与阀盖3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二针阀调节的准确度,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旋转的方式准确控制第二针阀和进油孔4的相对位置,即调节部502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开口设置有与调节部502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旋转配合,进而控制第二针阀的位置,达到控制进油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浮子室内的燃油泄漏,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503包括与第二针阀套接的密封圈6,在第二针阀外螺纹的后端,设置有轴颈,轴颈上套接有密封圈6,密封圈6外壁抵触于浮子室盖2开口,本实施例中通过前述内外螺纹配合也有密封效果,此外再利用密封圈6进行密封,其密封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准确调节,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有轴肩505,轴肩505外沿沿第二针阀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凹槽,阀盖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合在凹槽上,转动阀盖3进而带动第二针阀旋转,从而改变第二针阀阀尖501与进油孔4的间隙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针阀末端还设置有平台506,阀盖3同样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也与平台506卡合,通过转动平台506,也能带动第二针阀旋转,从而改变第二针阀阀尖501与进油孔4的间隙量。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准确控制,防止在调节过程中或者发动机使用过程中第二针阀出现串动或松动,在本实施例中过渡部504还包括有缓冲弹簧507,缓冲弹簧507一端抵接于浮子室盖2,另一端抵接于轴肩505。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和识别,在本实施例中,阀盖3设置有标识部301,本实施例采用箭头符号作为标识,同时在浮子室盖2上设置有与标识部301对应的刻度区,不同海拔地区箭头指向刻度区的刻度值不同,方便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当明确海拔高度后,仅需转动第二针阀,让箭头方向指向对应的刻度值,即控制了第二针阀与进油孔4之间的间隙,进而达到了使发动机保持最佳空-燃比所需的进油量。

进一步地,为了控制调节幅度,防止操作人员误调节针阀部5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浮子室盖2设置有凸起,刻度区设置在凸起上,阀盖3还设置有限位部302,为了方便制造,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302为阀盖3底部延伸出的两个止挡块,两个止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浮子室盖2凸起宽度;在具体使用中,阀盖3扣合后,两个止挡块位于浮子室盖2凸起的两侧,由于两个止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浮子室盖2凸起宽度,不影响通过针阀部5调节进油量,同时也能限制操作人员调节第二针阀的幅度,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