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6335发布日期:2018-12-19 06:3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道路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已经是人类生活赖以生存的能源,而因电力的普及应用,也使得电力需要大量的生产。使用最广的为火力发电,即通过燃料的燃烧转化成电能,但这种发电方式会有大量的烟气和粉尘污染,同时燃料的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并非长久之计。因此开始大力发展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电力。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力均在郊区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发电,经过高压输送后变换为市电电压进行使用,因不论是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均有一定的环境要求,而长途的电力运输,一方面会有较大的电力损耗,另一方面投入成本很高,并且因电缆埋于地下,后期维修不易,同时断电导致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发电系统,主要目的是发明一种能够广泛应用的发电系统,减少运输的电力损耗,充分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同时减少市电供应压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发电系统,包括:

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铺设在道路路面,并固定连接于路面和/或路沿石;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和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出道路一侧或所述路沿石,并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所述进气管道排入大气;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所述气囊充气后突出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口;

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铺设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在所述气囊充气后,所述防护层受到所述气囊支撑;在所述气囊完全放气后,所述防护层受到所述固定框架支撑;

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罩体、机体和风扇;所述风扇转动连接于所述机体,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罩体中;所述罩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罩体,所述罩体用于聚拢气体;所述出气管道和所述罩体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所述罩体排向所述出气管道;所述机体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或所述机体。

进一步的,所述用电设备为路灯和光敏电阻,所述蓄电池连接于所述光敏电阻和所述路灯,所述光敏电阻连接于所述路灯;当白天时,所述光敏电阻工作,所述路灯关闭;当夜晚时,所述光敏电阻停止工作,所述路灯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用电设备为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防护层内;所述加热器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或所述机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力发电机、水电解制氢装置和发动机;所述出气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连接于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连接于所述发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包括覆盖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个为一组,分设在所述覆盖部两侧;每个所述连接部延伸长度相同且小于所述覆盖部延伸长度;一侧所述路沿石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道路延伸方向卡接于一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槽底设有排水口61,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凹槽槽底具有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上设有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所述气囊为多个,所述进气管道为多个,所述出气管道;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气囊一一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道和所述发电机之间设有储气罐。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于所述出气管道,另一端与大气相连;当所述储气罐达到一定气压时,所述出气管道中的空气从所述排气管排向大气。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道路发电系统,包括:固定框架、防护层、风力发电机组和用电设备;固定框架铺设在道路路面,并固定连接于路面和/或路沿石;固定框架内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固定框架上设有第一凹槽,进气管道的一端和出气管道的一端均与第一凹槽相连通;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出道路一侧或路沿石,并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进气管道排入大气;第一凹槽内设有气囊,气囊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气囊充气后突出于第一凹槽槽口;防护层铺设在固定框架上;在气囊充气后,防护层受到气囊支撑;在气囊完全放气后,防护层受到固定框架支撑;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包括罩体、机体和风扇;风扇转动连接于机体,风扇设置在罩体中;罩体上设有出气口;出气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罩体,罩体用于聚拢气体;出气管道和罩体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罩体排向出气管道;机体连接于蓄电池;用电设备连接于蓄电池或机体。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力均在郊区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发电,经过高压输送后变换为市电电压进行使用,因不论是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均有一定的环境要求,而长途的电力运输,一方面会有较大的电力损耗,另一方面投入成本很高,并且因电缆埋于地下,后期维修不易,同时断电导致的影响较大。本发明利用车辆通过道路时对气囊的挤压进行气体流动,从而使得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而防护层能够使得每个气囊所受压力减小的同时,避免车辆与气囊的直接接触,使得气囊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同时有效提高气囊的寿命。而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因素对风力发电的影响,使得空气定向流动,使得风能转化率较高,无需设置多种方向的风扇来迎合无固定方向的风,因此能够向城市进行推行,并且风力发电无环境污染,运行成本低,同时增加了风力来源的稳定性,占地面积小,不会对对植被产生破坏,还能够缓解城市用电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发电系统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发电系统俯视剖视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道路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道路发电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道路发电系统,包括:

固定框架1,上述固定框架1铺设在道路路面,并固定连接于路面和/或路沿石2;上述固定框架1内设有进气管道11和出气管道12,上述固定框架1上设有第一凹槽13,上述进气管道11的一端和上述出气管道12的一端均与上述第一凹槽13相连通;上述进气管道11的另一端伸出道路一侧或上述路沿石2,并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上述进气管道11排入大气;上述第一凹槽13内设有气囊14,上述气囊14与上述进气管道11和上述出气管道12连通,上述气囊14充气后突出于上述第一凹槽13槽口;上述固定框架1一方面用于固定气囊14、设置上述进气管道11和上述出气管道12,另一方面又要能够承受过往车辆重量,因此上述固定框架1的材料选择以承压为主,既可以是钢材,也可以是水泥沥青。而上述第一凹槽13则用于固定上述气囊14,防止上述气囊14移动。而为了使车辆经过时能够持续不断的发电,上述第一凹槽13的槽口面积应考虑车辆的投影面积、车距等因素,使得在空气排出量最大的同时又能够连续工作。而上述第一单向阀有利于确保空气的流向,从而保证空气最终能够向上述风扇43流动,保证转化率。

防护层3,上述防护层3铺设在上述固定框架1上;在上述气囊14充气后,上述防护层3受到上述气囊14支撑;在上述气囊14完全放气后,上述防护层3受到上述固定框架1支撑;上述防护层3使得车辆与上述气囊14不会直接接触,能够有效保护上述气囊14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而因为上述防护层3需与车辆直接接触,特别需要注意耐磨性和防滑性。因此,可以在上述防护层3上设置多个凸起,用于增加摩擦力,防止车辆打滑,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时更加能够体现其重要性。

风力发电机组4,包括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6;上述风力发电机包括罩体41、机体42和风扇43;上述风扇43转动连接于上述机体42,上述风扇43设置在上述罩体41中;上述罩体41上设有出气口;上述出气管道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罩体41,上述罩体41用于聚拢气体;上述出气管道12和上述罩体41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上述罩体41排向上述出气管道12;上述机体42连接于上述蓄电池6;由于空气送上述出气管道12流出时,空气会扩散,使得上述风扇43旋转能力下降,使用上述罩体41能够聚拢从上述出气管道12排出的空气,并从特定的上述出气口排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使空气运动的能量最大化的转变为电能,减少能量损耗。而固定方向的空气流动无需设置多个方向的上述电扇来迎合无固定方向的风进行发电。

用电设备,上述用电设备连接于上述蓄电池6或上述机体42。上述用电设备种类繁多,照明用的、指示用的led灯,红绿灯等,还可以连接于附近小区或大厦的应急电路,当发生停电时,可对小区或大厦的应急电路供电,能够给予人群停电信号,还能防止降低突发事件导致的事故,同时可以降低小区或大厦的运营成本。

以下通过本实施例中道路发电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道路发电系统:

当车辆行进至上述防护层3时,上述防护层3受力下降,使上述气囊14向上述出气管道12排气,空气流动使得上述风扇43转动,使得上述集体发电,并将电存储在上述蓄电池6中;当车辆离开上述防护层3时,上述气囊14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使得外界空气从上述进气管道11补充入上述气囊14,上述防护层3上升。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道路发电系统,包括:固定框架1、防护层3、风力发电机组4和用电设备;固定框架1铺设在道路路面,并固定连接于路面和/或路沿石2;固定框架1内设有进气管道11和出气管道12,固定框架1上设有第一凹槽13,进气管道11的一端和出气管道12的一端均与第一凹槽13相连通;进气管道11的另一端伸出道路一侧或路沿石2,并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进气管道11排入大气;第一凹槽13内设有气囊14,气囊14与进气管道11和出气管道12连通,气囊14充气后突出于第一凹槽13槽口;防护层3铺设在固定框架1上;在气囊14充气后,防护层3受到气囊14支撑;在气囊14完全放气后,防护层3受到固定框架1支撑;风力发电机组4包括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6;风力发电机包括罩体41、机体42和风扇43;风扇43转动连接于机体42,风扇43设置在罩体41中;罩体41上设有出气口;出气管道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罩体41,罩体41用于聚拢气体;出气管道12和罩体41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罩体41排向出气管道12;机体42连接于蓄电池6;用电设备连接于蓄电池6或机体42。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力均在郊区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发电,经过高压输送后变换为市电电压进行使用,因不论是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均有一定的环境要求,而长途的电力运输,一方面会有较大的电力损耗,另一方面投入成本很高,并且因电缆埋于地下,后期维修不易,同时断电导致的影响较大。本发明利用车辆通过道路时对气囊14的挤压进行气体流动,从而使得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而防护层3能够使得每个气囊14所受压力减小的同时,避免车辆与气囊14的直接接触,使得气囊14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同时有效提高气囊14的寿命。而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因素对风力发电的影响,使得空气定向流动,使得风能转化率较高,无需设置多种方向的风扇43来迎合无固定方向的风,因此能够向城市进行推行,并且风力发电无环境污染,运行成本低,同时增加了风力来源的稳定性,占地面积小,不会对对植被产生破坏,还能够缓解城市用电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上述用电设备种类较多,具体的,上述用电设备为路灯和光敏电阻,上述蓄电池6连接于上述光敏电阻和上述路灯,上述光敏电阻连接于上述路灯;当白天时,上述光敏电阻工作,上述路灯关闭;当夜晚时,上述光敏电阻停止工作,上述路灯打开。由于上述路灯白天无需照明,因此使用上述光敏电阻辅助,使得上述路灯在晚上才照明,因此使用上述光敏电阻能够有效节约电能。

在冰雪天气时,道路受到冰雪覆盖,为便于车辆行进,具体的,上述用电设备为加热器,上述加热器设置在上述防护层3内;上述加热器连接于上述蓄电池6或上述机体42。当冬天下雪,使得道路积雪或者结冰时,上述加热器进行工作能够起到快速融冰融雪,使得交通快速恢复,从而减小天气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同时使用融化的方式洁净度较高,不容易使得积雪压实后形成光滑表面而防滑。而这种温度变化会使得上述气囊14内压力产生变化,上述进气管道11则因与外界相连,能够与外界大气自动进行平衡,使得上述气囊14的使用寿命能够得到保障。

如图3所示,有些设备需要使用机械能,具体的,还包括风力发电机、水电解制氢装置10和发动机;上述出气管道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风力发电机;上述风力发电机连接于上述水电解制氢装置10,上述水电解制氢装置10连接于上述发动机。由于上述蓄电池6发展较为缓慢,其使用寿命有所限制,而使用上述水电解制氢装置10进而转换为机械能使用,不仅极易实现稀薄燃烧,排放污染物少,而且热效率高,同时制氢价格远低于常用的化石类能源所需费用。

如图1所示,由于上述防护层3需要与上述固定框架1具有相对移动,但为了防止上述气囊14破裂,上述防护层3与上述气囊14之间不应有相对滑动,具体的,上述防护层3包括覆盖部31和连接部32,上述连接部32两个为一组,分设在上述覆盖部31两侧;每个上述连接部32延伸长度相同且小于上述覆盖部31延伸长度;一侧上述路沿石2上设有第二凹槽6,上述第二凹槽6沿道路延伸方向卡接于一个上述连接部32;上述连接部32能够在上述第二凹槽6内升降。由于车辆在上述防护层3行驶时,会使得上述防护层3受到相反的力,这个力会使得上述防护层3和上述气囊14之间产生滑动,容易致使上述气囊14破裂,但因上述防护层3与上述固定框架1之间会有相对的升降距离变化,因此又无法将上述防护层3和上述固定框架1简单固定。而在原有上述路沿石2上设置上述第二凹槽6,能够有效的限制上述防护层3在道路延伸方向上的移动,同时又能够使得上述防护层3自由的升降。

为了便于雨天排水,具体的,上述第二凹槽6槽底设有排水口61,上述连接部32与上述第二凹槽6槽底具有距离。下雨天为了防止雨水堆积,且道路通常建设为道路两侧地势低于道路中间,因此雨水会向上述两侧的路沿石2积聚,而而雨水难免会向上述第二凹槽6堆积,因此设置上述排水口61能够有效排除道路雨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了防止上述进气管道11堵塞、上述气囊14破裂等情况出现,具体的,上述第一单向阀上设有滤网7,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上述进气管道11因与外界大气相连,而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如塑料袋可能堵塞上述进气管道11,如石子可能划破上述气囊14,而使用上述滤网7后,能最大限度的阻挡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有效的减少维护次数,同时提高使用寿命。而为了防止雨雪进入上述进气管道11,上述滤网7上可设置伞帽。

为了减小上述气囊14的制造难度和更换难度,具体的,上述第一凹槽13为多个,上述气囊14为多个,上述进气管道11为多个,上述出气管道12;上述第一凹槽13和上述气囊14一一相对。在单位面积内使用的上述凹槽和上述气囊14数量越多,上述凹槽和上述气囊14的体积越小,使得上述气囊14的制造难度和维护更换时的难度减小。

如图3所示,由于车速影响了上述出气管道12流速,为了防止对上述风扇43造成过大的冲击,具体的,上述出气管道12和上述发电机之间设有储气罐8。上述储气罐8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延长上述风扇43的使用寿命。由于道路车辆通行时间不定,为防止无车辆通行时上述上述蓄电池6、氢气存量用完,使得上述用电设备、上述发动机被迫停止工作,上述储气罐8能够提供空气,延长上述用电设备、上述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上述储气罐8可以设置多个,并将车辆的行驶速度分为多级,每一级对应一个速度范围,即对应气体流速,每一级对应一个上述储气罐8,并将不同的上述储气罐8的出气管口直径设为不同,使得不论车辆经过速度是快是慢,均能够向上述风扇43稳定的供气。

为了设备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具体的,还包括排气管9,上述排气管9连接于上述出气管道12,另一端与大气相连;当上述储气罐8达到一定气压时,上述出气管道12中的空气从上述排气管9排向大气。由于车辆通行量不固定,当上述蓄电池6、上述电解制氢装置、上述储气罐8存储满时,上述机体42继续工作可能会使得上述蓄电池6、上述电解制氢装置、上述储气罐8压力过大而爆炸,因此使用上述排气管9,在上述蓄电池6、上述电解制氢装置、上述储气罐8存储满时,当车辆经过继续是上述气囊14放气时,空气由上述排气管9排出,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道路发电系统,包括:固定框架、防护层、风力发电机组和用电设备;固定框架铺设在道路路面,并固定连接于路面和/或路沿石;固定框架内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固定框架上设有第一凹槽,进气管道的一端和出气管道的一端均与第一凹槽相连通;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出道路一侧或路沿石,并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进气管道排入大气;第一凹槽内设有气囊,气囊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气囊充气后突出于第一凹槽槽口;防护层铺设在固定框架上;在气囊充气后,防护层受到气囊支撑;在气囊完全放气后,防护层受到固定框架支撑;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包括罩体、机体和风扇;风扇转动连接于机体,风扇设置在罩体中;罩体上设有出气口;出气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罩体,罩体用于聚拢气体;出气管道和罩体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于防止空气从罩体排向出气管道;机体连接于蓄电池;用电设备连接于蓄电池或机体。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力均在郊区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发电,经过高压输送后变换为市电电压进行使用,因不论是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均有一定的环境要求,而长途的电力运输,一方面会有较大的电力损耗,另一方面投入成本很高,并且因电缆埋于地下,后期维修不易,同时断电导致的影响较大。本发明利用车辆通过道路时对气囊的挤压进行气体流动,从而使得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而防护层能够使得每个气囊所受压力减小的同时,避免车辆与气囊的直接接触,使得气囊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同时有效提高气囊的寿命。而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因素对风力发电的影响,使得空气定向流动,使得风能转化率较高,无需设置多种方向的风扇来迎合无固定方向的风,因此能够向城市进行推行,并且风力发电无环境污染,运行成本低,同时增加了风力来源的稳定性,占地面积小,不会对对植被产生破坏,还能够缓解城市用电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