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进气增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0354发布日期:2019-11-29 18:18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进气增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节能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进气增强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节能器通常安装在汽车的进气或排气通道内,借助其内径的尺寸变化形成文丘里管效应,从而起到对流过的气体进行加速的作用,其前端产生吸力,使得更多的气体被导过,若安装在排气管内,则有助于提高废气的排出效率,若安装在进气管内,则有助于提高进气量,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氧气总量,提高燃烧效率,但是目前现有的节能器,仅通过文丘里管效应增加进气量,但是对于气流通道的稳流和氧气分子团的细化不好,导致燃烧效率的提升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进气增强器,能够有效稳定进气道内的气流,提高氧气分子的细化、均匀程度,保证氧气与缸内油雾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车进气增强器,包括呈管状结构的筒壳,筒壳的外侧周向设置有凸起呈圆环状的限位圈,所述筒壳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腰鼓状的文丘里管结构,筒壳的排气端设置有稳流结构,所述的稳流结构包括设置于筒壳内并与筒壳同轴设置的芯管,所述芯管的外侧壁与筒壳的内侧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稳流扇叶。

所述的限位圈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一组凸起的限位齿。

所述的稳流扇叶的截面迎风侧呈梭形,背风侧设置有凸起的加强肋条。

所述的稳流扇叶沿筒壳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前后两层,两层的稳流扇叶交错设置。

所述的筒壳的排气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凹口。

所述的芯管内设置有稳流片。

所述的芯管内的稳流片呈t型结构。

所述的限位圈设置在芯管的文丘里管结构与稳流结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文丘里管结构与稳流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增加进气量的同时保证较好的流体稳定性,保证较大流量的含氧空气能顺利的进入气缸中,通过稳流扇叶的稳流,使得流体的稳定性增加,并且稳流扇叶与空气摩擦、撞击,使得氧气分子的团聚状态被打破,促使氧气分子组织细微化,氧气更容易与油雾混合均匀,促进燃油更充分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扭力增强,降低积碳,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排气端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截面的示意图;

图5为筒壳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仰视方向的轴侧示意图;

附图中,1、筒壳,2、限位圈,3、芯管,4、稳流扇叶,5、限位齿,6、加强肋条,7、凹口,8、稳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动车进气增强器,包括呈管状结构的筒壳1,筒壳1的外侧周向设置有凸起呈圆环状的限位圈2,所述筒壳1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腰鼓状的文丘里管结构,筒壳1的排气端设置有稳流结构,所述的稳流结构包括设置于筒壳1内并与筒壳1同轴设置的芯管3,所述芯管3的外侧壁与筒壳1的内侧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稳流扇叶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端,具体安装步骤是:

1、车辆熄火后打开引擎盖,拆下空气滤清器上盖与节气门的连接软管。

2、确认产品安装位置,检查进气管内是否有油污,并清洁擦拭干净。

3、量测安装位置的内径,选择相应规格的产品,垂直紧固安装于进气管内。

4、将进气管的软连接管与空气滤清器上盖装回锁紧固定,恢复原样。

5、产品调试:

a、发动引擎,将档位置于空挡或p档,徐徐将转速提高到2500rpm持续3分钟,再次将转速提高到3000rpm持续3分钟,让汽车ecu侦测到产品参数。

b、瞬间将转速提高到3000-4000rpm松开油门,快速连续踩放刹车踏板3-4次,重复此步骤2-3回。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圈2用于卡放固定在连接软管内,而连接软管为具有伸缩节的弹性管件,该限位圈能够良好的夹持在伸缩节内,起到稳定作用,避免使用中发生脱落,借助文丘里管效应提高进气的流速,通过稳流扇叶4将气流稳定,并将氧气分子团打散。

进一步的,如图2、图5及图7所示,所述的限位圈2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一组凸起的限位齿5。该限位齿5与连接软管卡紧,起到防止筒壳1扭转的作用,提高稳定性,避免车辆行驶振动导致的筒壳1错位问题出现。

进一步的如图2、图4所示,所述的稳流扇叶4的截面迎风侧呈梭形,背风侧设置有凸起的加强肋条6。借助稳流扇叶4迎风侧的梭形降低风阻,借助加强肋条6提高稳流扇叶强度,并形成为稳流扇叶4的浇筑缩边,保证稳流扇叶4主体的稳定。

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的稳流扇叶4沿筒壳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前后两层,两层的稳流扇叶4交错设置。使得气流在通过时,先被一层稳流扇叶4分割,再被稳流扇叶4分割,从而在较短的长度上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提高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2、4、5所示,所述的筒壳1的排气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凹口7。由于排气端稳流扇叶4的支撑,筒壳1的排气端刚度较大,使得该侧较为难以塞入到进气管,通过凹口7,降低刚度,容许存在一定的变形量。

进一步的如图2、3及图6所示,所述的芯管3内设置有稳流片8。所述的芯管3内的稳流片8呈t型结构。起到对中心气流的稳定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5及图7所示,所述的限位圈2设置在芯管3的文丘里管结构与稳流结构之间。所述的文丘里管结构长度大于稳流结构的长度,保证用于加速的部分长度较大,缩短产生风阻的稳流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