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柴油发电站的空气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1941发布日期:2020-05-08 13:0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站的空气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柴油发电站的空气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过程中,需将空气注入柴油发电机气缸与燃油混合做功发电,空气的纯度和气压均影响着燃油与空气混合做功效率,因此将空气输送至柴油发电机气缸之前,需采用空气减压装置对空气控压、过滤达标后再与燃油混合。现有的空气减压装置管路连接复杂,复杂的管路设计则存在多处连接点,进而又增加多处漏点,且管路内部空气多为高压空气,当管路某一位置出现故障时,非常不便于人工检修,影响影响整机运行效率。结构复杂的连接管路于现场组装完成之后一般还需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合格才可投入使用,另找寻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整机检测还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柴油发电站的空气减压装置,旨在优化空气减压装置管路设计,提高空气减压装置的运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柴油发电站的空气减压装置,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与空压机出口连接,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与柴油发电机入口连接,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包括一安装架,还包括用于过滤气体和调控气体压力的两组供气支管,两组所述供气支管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两组所述供气支管一端通过一第一三通管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连接,两组所述供气支管另一端通过一第二三通管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连接。

两所述供气支管一端分别通过一高压电动球阀与所述第一三通管连接,且所述第一三通管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之间还增设有一入口压力表;两所述供气支管另一端分别通过一常压电动球阀与所述第二三通管连接,且所述第二三通管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之间还依次增设有一出口压力表和一压力变送器。

优选地,两所述供气支管并排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和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设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同侧。

优选地,所述减压装置进气口和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均设有一空气瓶,所述减压装置进气口通过所述空气瓶与所述空压机出口连接,所述减压装置出气口通过另一所述空气瓶与所述柴油发电机入口连接。

优选地,任一所述供气支管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安装的高压过滤器、空气减压阀、安全阀、常压止回阀,所述高压电动球阀出口与所述高压过滤器入口连接,所述常压电动球阀入口与所述常压止回阀出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高压电动球阀、常压电动球阀、高压过滤器、空气减压阀、安全阀、常压止回阀均通过法兰与所述供气支管连接,所述法兰与所述供气支管焊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调平两所述供气支管安装位置的固定杆,任一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两与所述供气支管一一对应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供气支管外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监控两供气支管入口和出口的气体压力变化情况,发现漏点的存在,压力变送器将压力异常变化发送至后端控制系统,后端控制系统启闭两供气支管上的高压电动球阀和常压压电动球阀,通过压力变化情况进而找出存在漏点的故障供气支管,并关闭该故障供气支管的高压电动球阀和常压压电动球阀,气体全部送至另一供气支管维持装置继续运行。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各连接管接口焊接法兰,可大大降低各连接管接口处漏点的发生,保证整个装置的安装稳定性。安装架上的固定杆用于固定两供气支管,进一步降低装置运行过程中因震动等原因造成的漏点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柴油发电站的空气减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柴油发电站的空气减压装置,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101与空压机(图中未示出)出口连接,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102与柴油发电机(图中未示出)入口连接,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包括一安装架1,还包括用于过滤气体和调控气体压力的两组供气支管2,两组所述供气支管2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上,两组所述供气支管2一端通过一第一三通管41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101连接,两组所述供气支管2另一端通过一第二三通管42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102连接;

两所述供气支管2一端分别通过一高压电动球阀231与所述第一三通管41连接,且所述第一三通管41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101之间还增设有一入口压力表3;两所述供气支管2另一端分别通过一常压电动球阀232与所述第二三通管42连接,且所述第二三通管42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102之间还依次增设有一出口压力表5和一压力变送器6。

两所述供气支管2并排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上,且所述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101和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102设于所述空气减压装置同侧。使接口统一朝向装置外侧,便于空气减压装置与高压空气瓶、控制空气瓶等装置连接。

气体从空气减压装置进气口101依次进入第一三通管41、供气支管2、第二三通管42后从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102送出。任一所述供气支管2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安装的高压过滤器24、空气减压阀25、安全阀26、常压止回阀27,所述高压电动球阀231出口与所述高压过滤器24入口连接,所述常压电动球阀232入口与所述常压止回阀27出口连接,形成流畅的气体通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通管41、第二三通管42、高压电动球阀231、常压电动球阀232、高压过滤器24、空气减压阀25、安全阀26、常压止回阀27均通过法兰7与所述供气支管2连接,所述法兰7与所述供气支管2焊接为一体。与传统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法兰7与供气支管2连接,便于各组件的安装调试,同时法兰7与供气支管2焊接为一体,可大大降低供气支管2各连接处漏点,保证各供气支管2的安装稳定性。例如,安装阀直接焊接于供气支管2,可预先做好第三方安全检测,转运至现场后直接投入使用即可,避免现场安装时还需另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有效提高安装作业效率。

所述减压装置进气口101和空气减压装置出气口102均设有一空气瓶(图中未示出),所述减压装置进气口101通过所述空气瓶与所述空压机出口连接,所述减压装置出气口102通过所述空气瓶与所述柴油发电机入口连接。空压机运转时压缩空气,将高压空气输送至空气瓶,高压空气于空气瓶内缓冲控速后从第一三通管41进入开启的高压电动球阀231,并于高压过滤器24内过滤后进入空气减压阀25,空气减压阀25对高压空气降压,再送入安全阀26,安全阀26对仍未达到压力要求的空气进一步调控至所需压力后,再依次送至常压止回阀27和开启的常压电动球阀232,常压止回阀27用于控制气体向常压电动球阀232方向单向流动,从常压电动球阀232出口输出的低压气体进入第二三通管42,再送至另一空气瓶,低压气体于空气瓶内缓冲过度后,供给柴油发电机气缸使用。

本实用新型两条供气支管2可同时运行或选用其中一单独管路运行。入口压力表3用于监控进气口101压力变化情况,出口压力表5和压力变送器6用于监控出气口102压力变化情况。在两条供气支管2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当入口压力表3和出口压力表5显示压力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时,运行人员直接现场调试即可使压力恢复正常;当入口压力表3显示压力在可控的范围内,但出口压力表5显示压力低于可控的范围时,即说明供气支管2存在漏点,压力变送器6将异常情况发送至后端控制系统,后端控制系统分别启闭两供气支管2的高压电动球阀231和常压电动球阀232,通过出口压力表5和压力变送器6观测到的压力变化情况,找出存在漏点的故障供气支管2,并关闭该故障供气支管2的高压电动球阀231和常压电动球阀232,使气体全部走向另一供气支管2,保证装置继续运转。

所述安装架1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调平两所述供气支管2安装位置的固定杆11,任一所述固定杆11上设有两与所述供气支管2一一对应的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套设于所述供气支管2外围。可通过调整固定杆11的厚度或每一固定杆11上两固定环12的位置,固定每一供气支管2平稳安装于安装架1上,防止供气支管2内的某一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因震动等原因发生错位增加漏点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