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锥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8298发布日期:2021-09-08 02:5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端锥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锥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尾气后处理封装通常包括端锥(进气锥或者出气锥),为了将尾气后处理封装与排气管连接,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通常还包括焊接于端锥上的法兰。然而,这种设计一方面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法兰与端锥焊接部分发生开裂,降低了尾气后处理封装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耐久性较好的端锥以及具有该端锥的尾气后处理封装。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锥,其用作尾气后处理封装的进气锥或者出气锥,所述端锥包括锥体部、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旋压法兰以及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安装部,所述锥体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旋压法兰与所述第一侧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侧一体连接,所述锥体部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座安装平台,所述传感座安装平台设有用以让传感器穿过的穿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锥体部的内表面设有从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弧形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座安装平台包括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以及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所述穿孔包括贯穿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的第一穿孔以及贯穿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的第二穿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沿所述锥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是向外冲压所述锥体部而形成的。
9.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端锥、与所述端锥相连的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与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的下游的第二后处理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的下游的第三后处理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与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之间的混合器组件,所述端锥为前述的端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锥、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所述混合器组件以及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沿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的轴向对齐布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柴油颗粒捕集器,且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和所述混合器组件之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剂。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旋压法兰以及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安装部,避免了法兰与锥体部的焊接,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封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17.图3是图2中端锥的立体示意图。
18.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19.图5是图3的主视图。
20.图6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100,其包括端锥5、与所述端锥5相连的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1、与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1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1的下游的第二后处理组件2、位于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2的下游的第三后处理组件3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2与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3之间的混合器组件4。
22.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100呈直线形,即所述端锥5、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1、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2、所述混合器组件4以及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3沿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100的轴向对齐布置。
23.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1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2包括柴油颗粒捕集器(dpf),且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2通过第一卡箍21和第二卡箍2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1和所述混合器组件4之间。如此设置,便于对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2进行维护。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3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
24.所述端锥5用作尾气后处理封装100的进气锥或者出气锥。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锥5用作尾气后处理封装100的进气锥。
25.所述端锥5包括锥体部51、与所述锥体部51一体设置的旋压法兰52以及与所述锥体部51一体设置的安装部53。所述锥体部51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511和第二侧512,所述旋压法兰52与所述第一侧511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53与所述第二侧512一体连接。所述锥体部51的内表面设有从所述第一侧511延伸至所述第二侧512的弧形面513,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气流的均匀性。
26.所述锥体部51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座安装平台,所述传感座安装平台设有用以让传
感器6穿过的穿孔。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座安装平台包括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514以及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515,所述穿孔包括贯穿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514的第一穿孔516以及贯穿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515的第二穿孔517。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514与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515沿所述锥体部51的周向间隔设置。
27.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514与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515是向外冲压所述锥体部51而形成的,以节省成本。
2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所述锥体部51一体设置的旋压法兰52以及与所述锥体部51一体设置的安装部53,避免了法兰与锥体部51的焊接,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
29.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端锥,其用作尾气后处理封装的进气锥或者出气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锥包括锥体部、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旋压法兰以及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安装部,所述锥体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旋压法兰与所述第一侧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侧一体连接,所述锥体部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座安装平台,所述传感座安装平台设有用以让传感器穿过的穿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部的内表面设有从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弧形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座安装平台包括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以及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所述穿孔包括贯穿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的第一穿孔以及贯穿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的第二穿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沿所述锥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座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二传感座安装平台是向外冲压所述锥体部而形成的。6.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端锥、与所述端锥相连的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与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的下游的第二后处理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的下游的第三后处理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与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之间的混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锥为如权利要求1至5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锥、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所述混合器组件以及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沿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的轴向对齐布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柴油颗粒捕集器,且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和所述混合器组件之间。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剂。

技术总结
一种端锥,其用作尾气后处理封装的进气锥或者出气锥,所述端锥包括锥体部、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旋压法兰以及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安装部。所述锥体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旋压法兰与所述第一侧一体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侧一体连接。所述锥体部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座安装平台,所述传感座安装平台设有用以让传感器穿过的穿孔。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具有所述端锥的尾气后处理封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旋压法兰以及与所述锥体部一体设置的安装部,避免了法兰与锥体部的焊接,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凯 刘豫辉 卓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6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