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燃气发电机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8162发布日期:2021-04-13 23:0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静音燃气发电机组箱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音燃气发电机组箱体。


背景技术:

2.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在国民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发电机组一般广泛用作民用及工业电源,以满足家庭、学校、医院、工地等众多场合的电力需求。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都是开架式产品,由于其发动机直接暴露在外,所以存在噪音值高的缺陷,不能满足需要安静的工作场所及夜间工作环境的需要。
3.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噪音,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封闭式风冷发电机组。该封闭式风冷发电机组一般在封闭的机柜内同轴安装发动机和发电机,机柜上开设进风口及排风口,机柜由底座及罩壳组成,进风口通常设于底座的底面或者开设于底座的侧面,而排风口则开设于机柜罩壳上。为了增强机组的散热效果,进风口及排风口的数量要求尽可能多,并且尺寸尽量大,为了降低运行噪声,则要求进风口及排风口的数量尽可能少,并且尺寸尽量小。散热与降噪形成一对矛盾,很难兼顾。为此散热效果好、噪音低的发电机组是发电机行业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较小、散热效果好、有效降低噪音的静音燃气发电机组箱体。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静音燃气发电机组箱体,包括底座和静音箱体,所述底座与静音箱体之间围成的空间内安装有发电机、发动机、缓冲罐和消音器;所述静音箱体内通过隔板分隔设有进风腔和消音腔,所述静音箱体的内壁均包覆有箱体消声层,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将所述进风腔与消音腔连通的过风散热装置,所述进风腔内对应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的左右两侧壁上的侧端进风装置;所述消音腔内对应设置有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呈上下对置的顶端出风口和底端出风口,由左右两侧所述侧端进风装置进入至所述进风腔内的风经过所述过风散热装置后进入至所述消音腔、最后由所述顶端出风口与底端出风口排出至所述静音箱体外;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消音器均安装在所述消音腔内。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端进风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上的格栅进风孔,所述静音箱体的内壁安装有与所述格栅进风孔对应用于将所述格栅进风孔进入的风向上引导的消音导流罩,所述消音导流罩的两侧端焊接固定有导流罩侧板,所述导流罩侧板与所述消音导流罩螺纹连接在所述静音箱体的内壁,所述消音导流罩与所述导流罩侧板围合形成半封闭进风口。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音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侧板朝向所述进风腔的表面胶粘有进风口消音层,所述消音导流罩上焊接固定有穿过所述进风口消音层表面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卡接安装有用于将所述进风口消音层压紧固定的固定压盖。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音导流罩的上端设置有竖直的导流罩立板,所述消音导流罩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流罩下倾板。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罩立板的底端与所述导流罩下倾板的顶端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罩立板与所述导流罩下倾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风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过风散热口,所述过风散热口处对应安装有散热孔消音层。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远离所述消音腔的一端,所述发电机靠近所述进风结构设置,所述发动机的飞轮连接有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靠近所述消音腔的一侧。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进风的流动路径不是现有技术中相互贯通,而是由左右两侧汇聚后再由上下排出,使得风在所述静音箱体内不存在运动死角,可以有效地将所述进风腔内的热量携带并排出,并且当风进入至所述消音腔后,首先接触到所述静音箱体内壁后,受到阻挡向上或向下运动,此种布置方式可以提高带有风与所述静音箱体之间的接触面,从而有效的提高吸音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中,风进入至所述进风腔时被所述消音导流罩、进风口消音层进行第一次消音,然后由所述进风腔进入至所述消音腔过程中,被所述散热孔消音层进行第二次消音,然后再所述消音腔内被进行第三次消音后排出至所述静音箱体外,经过多次消音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静音箱体的隔音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良好散热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
附图说明
1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风结构的原理图;
21.图中:1

底座;2

静音箱体;3

发电机;4

发动机;5

缓冲罐;6

消音器;7

阻火器;8

减压阀;9

排气风扇;10

混合器;11

进风腔;12

消音腔;13

顶端出风口;14

底端出风口;15

过风散热装置;16

格栅进风孔;17

消音导流罩;18

导流罩侧板;19

进风口消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3.如图1所示,静音燃气发电机组箱体,包括底座1和静音箱体2,所述底座1与静音箱体2之间围成的空间内安装有发电机3、发动机4、缓冲罐5和消音器6,还包括有阻火器7、减压阀8、混合器10等结构,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属于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机组工作原理为:天然气通过管路进入至所述缓冲罐5,经过所述减压阀8将天然气压力减至适合发动机4要求的压力值,并通过混合器10(天然气与控制的比例式混合)进入至发动机4的燃烧腔;发动机4利用机带蓄电池启动起动马达,由点火信号盘发出点火指令给点火线圈,进行点火做功。
2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主要为发动机4机组箱体的设计和以上各部件的空间布置,达到结构紧凑、布置合理的效果。
25.所述静音箱体2的内壁均包覆有箱体消声层,所述箱体消声层用于整体提高所述静音箱体2的静音效果;所述静音箱体2内通过隔板分隔设有进风腔11和消音腔12,所述消音腔12还兼作出风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将所述进风腔11与消音腔12连通的过风散热装置15,所述进风腔11内对应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的左右两侧壁上的侧端进风装置;所述消音腔12内对应设置有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呈上下对置的顶端出风口13和底端出风口14,所述顶端出风口13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的顶壁上,所述底端出风口14设置在底端经过所述底座1排出,所述底座1的底端对应于所述进风腔11为封闭的,而对应于所述消音腔12为非封闭的,即存在所述底端出风口14;由左右两侧所述侧端进风装置进入至所述进风腔11内的风经过所述过风散热装置15后进入至所述消音腔12、最后由所述顶端出风口13与底端出风口14排出至所述静音箱体2外,本实施例中进风的流动路径不是现有技术中相互贯通,而是由左右两侧汇聚后再由上下排出,使得风在所述静音箱体内不存在运动死角,可以有效地将所述进风腔11内的热量携带并排出,并且当风进入至所述消音腔12后,首先接触到所述静音箱体内壁后,受到阻挡向上或向下运动,此种布置方式可以提高带有风与所述静音箱体之间的接触面,从而有效的提高吸音效果,同时由于将噪音向下引导时会接触到地面后被迫改变方向排入大气中,在此地面一方面不会阻碍风的流动,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26.参见图1,所述缓冲罐5与所述消音器6均安装在所述消音腔12内。用于充分利用所述消音腔12内的空间。
27.所述静音箱体位于所述消音腔12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缓冲罐5的格栅板,所述缓冲罐5设置在所述消音腔12的底端一侧,用于避让所述过风散热装置15与底端出风口14。现有技术中的缓冲罐5均设置在所述进风腔11内,由于缓冲罐5作为用于缓冲天然气进气压力的装置,来减少进气冲击,现有技术中将其设置在所述进风腔11内,会占用所述进风腔11的空间,使得静音箱体2的体积较大,并且将所述缓冲罐5放置到高温的进风腔11内会影响到所述缓冲罐5的使用性能;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缓冲罐5设置在消音腔12内,一方面通过利用消音腔12的空间来减少进风腔11的布置空间,另一方面避免了所述进风腔11的高温影响,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利用发动机4的散热热风,将缓冲罐5内的天然气进行适当提升温度,保证机组在零下极端天气下也能正常工作;所述静音箱体位于所述消音腔1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消音器6的安装架,将所述顶端出风口13半封堵,用于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阻隔噪音排出;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6主要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外,而且常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顶部外来减少占用空间,设备维修不方便;而本实用新型中将
消音器6放置在所述消音腔12内,具有布置合理、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28.参见图3和图4,所述侧端进风装置在同一侧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上下排列;所述侧端进风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上的格栅进风孔16,所述静音箱体2的内壁安装有与所述格栅进风孔16对应用于将所述格栅进风孔16进入的风向上引导的消音导流罩17,所述消音导流罩17的两侧端焊接固定有导流罩侧板18,所述导流罩侧板18与所述消音导流罩17螺纹连接在所述静音箱体2的内壁,所述消音导流罩17与所述导流罩侧板18围合形成半封闭进风口。
29.参见图4中风的运动路径,当进风接触到所述消音导流罩17时被迫改变方向从而进入至所述进风腔11内,由于进风过程中,风与消音导流罩17之间接触而产生噪音,且消音导流罩17作为主要阻力产生噪音的关键结构,为了降低所述消音导流罩17的噪音,因此在所述消音导流罩17、所述导流罩侧板18朝向所述进风腔11的表面胶粘有进风口消音层19,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用于消除所述消音导流罩17所产生的噪音,在此,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采用胶粘固定在所述消音导流罩17与导流罩侧板18上,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消音导流罩17的3倍,由于所述消音导流罩17处所受到的阻力较大,为避免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在振动影响下脱离所述消音导流罩17,因此在所述消音导流罩17上焊接固定有穿过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表面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卡接安装有用于将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压紧固定的固定压盖,通过所述固定压盖将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进一步稳定的连接在所述消音导流罩17上,提高消音效果。
30.所述静音箱体上位于所述侧端进风装置顶端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的顶挡板,用于使得进风沿着水平方向进入至所述进风腔内,参见图4中进风的流动方向。
31.所述消音导流罩17的上端设置有竖直的导流罩立板,所述消音导流罩17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流罩下倾板。在此所述导流罩下倾板与所述导流罩立板围合而成的槽形结构还可以防止雨水、尘土进入;并且由于所述导流罩下倾板作为主要与进风接触的部分,所述导流罩下倾板的底端与位于最底部的格栅进风孔16对应,雨水、尘土可以沿着导流罩下倾板通过格栅进风孔16排出。
32.所述导流罩立板的底端与所述导流罩下倾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导流罩立板与所述导流罩下倾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可以有效降低风进入至所述进风腔11的阻力,提高进风效率,同时降低风与导流罩立板之间的阻力,从而降低噪音。
33.所述过风散热装置15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过风散热口,所述过风散热口处对应安装有散热孔消音层。所述进风腔11内的风携带着高温气体通过所述过风散热口进入至所述消音腔12时,被所述散热孔消音层进行消音。
34.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远离所述消音腔12的一端,所述发电机3靠近所述进风结构设置,所述发动机4的飞轮连接有排气风扇9,所述排气风扇9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靠近所述消音腔12的一侧。所述进风结构与出风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静音箱体2的两端,用于提高风在所述静音箱体2内流动路径;所述排气风扇9可以强制性的将风引入至所述进风腔11内,并且将其靠近所述消音腔12设置,用于增加排气风扇9与进风结构之间的距离,提高进入至所述进风腔11内的进风量与进风速度,并且还可以使得所述进风腔11内的热风快速的进入至所述消音腔12内。
35.本实用新型中,风进入至所述进风腔11时被所述消音导流罩17、进风口消音层19
进行第一次消音,然后由所述进风腔11进入至所述消音腔12过程中,被所述散热孔消音层进行第二次消音,然后再所述消音腔12内被进行第三次消音后排出至所述静音箱体2外,经过多次消音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静音箱体2的隔音效果。
36.所述进风口消音层19、所述散热孔消音层以及箱体消声层为隔音防火岩棉制成。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