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93666阅读:来源:国知局
蒸汽压力控制偏差时,通过在线调整延迟时间,使机组负荷指令和主蒸 汽压力设定值的延迟时间向有利于减少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方向变化,从而达到减少主 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目的,避免出现锅炉给煤量过量调节现象,提高CCS系统在变负荷工 况下的调节品质和稳定性能。
[00化]本发明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与本发明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 上述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单元机组协 调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0086] W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W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运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87] W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W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运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W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锅炉主控压力PID调节器入口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主蒸汽压力值,计算单 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 根据原始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经延迟环节后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差值设置主蒸汽 压力设定值经第一延迟环节后的第一变化方向; 根据原始机组负荷指令与经延迟环节后的机组负荷指令的差值设置机组负荷指令经 第二延迟环节后的第二变化方向; 根据所述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第一变化方向和第二变化方向,对机组负荷指令的延 迟时间和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延迟时间进行在线调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锅炉主控压力PID 调节器入口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主蒸汽压力值,计算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蒸 汽压力控制偏差的步骤包括: 设置锅炉主控压力PID调节器入口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 测量锅炉主控压力PID调节器入口的实际主蒸汽压力值; 将所述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主蒸汽压力值的差值设置为所述单元机组协调控制 系统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原始主蒸汽压力 设定值与经延迟环节后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差值设置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经第一延迟环 节后的第一变化方向的步骤包括: 当原始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经延迟环节后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差值大于0时,将所 述第一变化方向设为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经第一延迟环节后的数值增大的第一方向;否则, 将所述第一变化方向设为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经第一延迟环节后的数值减小的第二方向。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原始机组负荷指 令与经延迟环节后的机组负荷指令的差值设置机组负荷指令经第二延迟环节后的第二变 化方向的步骤包括: 当原始机组负荷指令与经延迟环节后的机组负荷指令的差值大于0时,将所述第二变 化方向设为机组负荷指令经第二延迟环节后的数值增大的第三方向;否则,将所述第二方 向设为机组负荷指令经第二延迟环节后的数值减小的第四方向。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主蒸汽压力 控制偏差、第一变化方向和第二变化方向,对机组负荷指令的延迟时间和主蒸汽压力设定 值的延迟时间进行在线调整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函数和第二函数修改第一延迟环节的第一惯性时间常数;其中,所述第一函 数是第一变化方向为第一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函数;所述第二函数是 第一变化方向为第二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函数; 根据第三函数和第四函数修改第二延迟环节的第二惯性时间常数;其中,所述第三函 数是第二变化方向为第三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函数;所述第四函数是 第二变化方向为第四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函数; 通过修改后的第一惯性时间常数和第二惯性时间常数,对机组负荷指令的延迟时间和 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延迟时间进行在线调整。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函数和第二 函数修改第一延迟环节的第一惯性时间常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修改第一惯性时间常数:式中,f3(TPj为第一函数;f4(TPj为第二函数;Tal为第一惯性时间常数;TPJ%主蒸汽 压力控制偏差;TPS3为原始主蒸汽压力设定值;TPS4为经延迟环节后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三函数和第四 函数修改第二延迟环节的第二惯性时间常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修改第二延迟环节的第二惯性时间常数: !,>/.〇- 6 / '- : -J- 式中,f5(TPj为第三函数;f6(TPj为第四函数;Ta2为第二惯性时间常数;TP主蒸汽 压力控制偏差;MWD为原始机组负荷指令;MWDi为经延迟环节后的机组负荷指令。8. -种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装置,用于根据锅炉主控压力PID调节器入口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主蒸汽 压力值,计算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 第一设置装置,用于根据原始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经延迟环节后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 的差值设置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经第一延迟环节后的第一变化方向; 第二设置装置,用于根据原始机组负荷指令与经延迟环节后的机组负荷指令的差值设 置机组负荷指令经第二延迟环节后的第二变化方向; 调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第一变化方向和第二变化方向,对机组 负荷指令的延迟时间和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延迟时间进行在线调整。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装置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锅炉主控压力PID调节器入口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锅炉主控压力PID调节器入口的实际主蒸汽压力值;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主蒸汽压力值的差值设置为所述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 第一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函数和第二函数修改第一延迟环节的第一惯性时间常 数;其中,所述第一函数是第一变化方向为第一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 函数;所述第二函数是第一变化方向为第二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函 数; 第二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第三函数和第四函数修改第二延迟环节的第二惯性时间常 数;其中,所述第三函数是第二变化方向为第三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 函数;所述第四函数是第二变化方向为第四方向时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的一维折线函 数; 调整单元,用于通过修改后的第一惯性时间常数和第二惯性时间常数,对机组负荷指 令的延迟时间和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延迟时间进行在线调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锅炉主控压力PID调节器入口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主蒸汽压力值,计算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根据原始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与经延迟环节后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差值设置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经第一延迟环节后的第一变化方向;根据原始机组负荷指令与经延迟环节后的机组负荷指令的差值设置机组负荷指令经第二延迟环节后的第二变化方向;根据所述主蒸汽压力控制偏差、第一变化方向和第二变化方向,对机组负荷指令的延迟时间和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延迟时间进行在线调整。
【IPC分类】F01K13/02
【公开号】CN105114141
【申请号】CN201510600311
【发明人】朱亚清, 张曦, 黄卫剑, 刘哲, 陈世和, 潘凤萍
【申请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