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阀和带有这种转换阀的内燃机以及用于转换阀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5833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控制活塞37,其确定转换阀36的转换位置,其中,在图2,3和6的转换阀36的第一转换位置中控制活塞37使端子A和A*连接或短接而使端子B和B*彼此分离,反之在转换阀36的第二转换位置中控制活塞37使端子A和A*彼此分离并且使端子B和B*相互连接或短接。
[0043]借助于转换阀36的圆珠笔机构式的转换机构实现转换阀36的控制活塞37的操纵或移动或转换,其中,该转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操纵元件38和固定的卡锁元件39 ο
[0044]在转换阀36的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活塞37的操纵或移动或转换,除了操纵元件38和卡锁元件39,转换机构此外包括用作回位元件的弹簧元件40和旋转元件41ο
[0045]卡锁元件39通过旋接部42与转换阀36的盖43安装,其中,卡锁元件39固定地来实施。卡锁元件39具有不同深度的槽44,45,其与旋转元件41的突起46共同作用。在图2,4和6的第一转换位置中,旋转元件41的突起46伸入卡锁元件39的较长的或较深的槽45中,反之在图4,5和7的转换阀36的第二转换位置中旋转元件41的突起46伸入卡锁元件39的较短的或较浅的槽44中。
[0046]旋转元件41以其突起46根据转换阀36的转换位置或根据旋转元件41相对于固定的卡锁元件39的相对旋转位置通过由弹簧元件40提供的弹力被压到卡锁元件39的槽44中或到槽45中,其中,弹簧元件40的弹力通过控制活塞37被传递到旋转元件41上。如此图2至5显示出,弹簧元件40 —方面支撑在转换阀36的盖43处而另一方面支撑在转换阀36的控制活塞37处,其中,旋转元件41支撑在控制活塞37的区段处。
[0047]为了使转换阀36在这两个转换位置之间转移,转换阀36的操纵元件38和控制活塞37可以操纵脉冲加载。由于这样的操纵脉冲,使操纵元件38相对于固定的卡锁元件39相对在图2至5中所示的位置向左运动,其中,在此操纵元件38带动旋转元件41并且在此旋转元件41的突起46从卡锁元件39的相应的槽44或45中运动出来。
[0048]在此,然后旋转元件41的突起46与卡锁元件39的槽脱离接合,从而旋转元件41可相对于卡锁元件39旋转,即受控地经由在卡锁元件39处以及在旋转元件41的突起36处的倾斜地伸延的棱边55,56,其中,这些倾斜地伸延的棱边55,56由于由弹簧元件43提供的弹力彼此滑动。
[0049]由于旋转元件41相对于固定的卡锁元件39的旋转,如果突起46之前接合在卡锁元件39的相对长的槽45中,那么旋转元件41的突起46随后到达相对短的槽44的区域中,反之如果突起46之前接合在卡锁元件39的相对短的槽4中,那么其由于旋转元件41的旋转随后到达卡锁元件39的相对长的槽45的区域中。
[0050]由此可使控制活塞37和因此转换阀36在上面所提及的转换位置之间转移。
[0051]在相应的转换位置中,旋转元件41的突起46不仅接合到固定的卡锁元件39的相应的槽44,45中,而突起46也贴靠在操纵元件38处、即在其成型的轮廓57处。
[0052]转换阀36的控制活塞37与转换阀36的转换机构的元件即操纵元件38、卡锁元件39、弹簧元件40和旋转元件41的上述共同作用原则上相应于圆珠笔机构的工作原理。
[0053]为了提供转换阀36的紧凑的结构形式,至少转换阀36的控制活塞37以及转换机构的操纵元件38和卡锁元件39这样交织到彼此中,使得它们在控制活塞37的移位方向上观察至少逐段地同心地相叠地来实施。
[0054]如此图2至5显示出,转换阀36的控制活塞37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同心地围绕或包围操纵元件38和卡锁元件39,其中,操纵元件38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同心地围绕或包围卡锁元件39。
[0055]固定的卡锁元件39相应地至少逐段地伸入操纵元件38中而操纵元件38至少逐段地伸入控制活塞37中。
[005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弹簧元件40也与转换阀36的上述组件交织,其中,弹簧元件40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同心地围绕或包围操纵元件38和卡锁元件39。如此图2至5显示出,弹簧元件40延伸到控制活塞37的环绕的槽47中并且在该槽47的槽底的区域中支撑在控制活塞37处,其中,控制活塞37的环绕的槽47由径向上在内部的壁48和径向上在外部的壁49限制。在此,弹簧元件40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同心地围绕或包围槽47的径向上在内部的壁48,其中,槽47的径向上在外部的壁49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同心地围绕或包围弹簧元件40。
[0057]此外,转换机构的旋转元件41与转换机构的上述组件交织,即这样使得控制活塞37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围绕或包围在控制活塞37的移位方向上观察定位在操纵元件38之前或之后的旋转元件41。
[0058]根据图2至4,旋转元件41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同心地围绕或包围固定的卡锁元件39。
[0059]在转换阀36的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相应地,转换阀36的控制活塞37以及圆珠笔机构式的转换机构的所有元件即操纵元件38、卡锁元件39、旋转元件41和弹簧元件40交织到彼此中,从而可提供转换阀36的极其紧凑的结构形式。
[0060]操纵元件38和在操纵元件38的移位方向上定位在其之前或之后的旋转元件41在此伸入控制活塞37中,即旋转元件41完全地而操纵元件38至少逐段地。
[0061]相应地,控制活塞37径向上在外部完全同心地包围旋转元件41,操纵元件38径向上在外部由控制活塞37逐段地同心地包围。固定的卡锁元件39在旋转元件41以及操纵元件38内延伸,卡锁元件39相应地径向上在外部逐段地由旋转元件41包围且逐段地由操纵元件38同心地包围。
[0062]旋转元件41不仅可通过操纵元件38移动,而且可通过控制活塞37。如此,旋转元件41后侧支撑在控制活塞37处。如果控制活塞37根据油压力运动,那么旋转元件41 一起运动。
[0063]伸入控制活塞37的环绕的槽47中的弹簧元件40同样与这些结构元件交织,即这样使得弹簧元件40径向上在外部至少逐段地同心地包围操纵元件38、旋转元件41和卡锁元件39。
[0064]如已实施的那样,通过转换阀36的转换位置可影响在液压腔22和23 (其与偏心轮调整装置13的偏心轮杆15和16共同作用)中的压力水平。在图2,3和6的转换位置中,在液压腔22中可建立提高的液压力而在图4,5和7的转换位置中在液压腔23中可建立提高的液压力,其中,那么在图2,3和6的转换位置中可使液压腔23排空或排气而在图4,5和7的转换位置中可使液压腔22排空或排气。
[0065]对此,在图2,3和6的转换位置中转换阀36的端子A和A*通过控制活塞37的相应的位置被短接。在图4,5和7的转换位置中,通过控制活塞37使转换阀36的端子B和B*短接。
[0066]转换阀36的另一特点在于,转换阀36的端子B* (其在图4,5和7的转换位置中为了将液压腔22排空或排气被与端子B短接)直接由压力腔50提供,在压力腔50中可建立以操纵脉冲的形式的用于操纵操纵元件38的操纵压力。由此可进一步缩短转换阀36的结构形式。
[0067]在压力腔50中始终存在限定的油压力,从而分别抵抗在压力腔中存在的油压力实现这两个液压腔22,23中的每个的排空。
[0068]优选地,将转换阀36纵向于曲轴安装在相应的连杆10上。在图3中,相应地,曲轴的纵轴线将在绘图平面中延伸。由此可保证加速力不在弹簧元件40的弹簧方向上起作用。
[0069]转换阀36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形式并且可以以最大大约20mm的总长度来实施,从而可将其安装在相应的连杆10的臂之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具有可调整的压缩比的内燃机的转换阀,即用于控制液压油流尤其用于偏心轮调整装置,其带有能够由圆珠笔机构式的转换机构移位的控制活塞(37),其中,所述控制活塞(37)根据其转换位置控制液压油流,并且其中,所述转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操纵元件(38)和卡锁元件(39),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控制活塞(37)、所述操纵元件(38)和所述卡锁元件(39)这样交织到彼此中,使得它们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