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924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废气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涡轮转子高速旋转,浮动轴承内、外径处时刻要有高压润滑油进行润滑,否则增压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磨损失效。所以浮动轴承与涡轮转子及中间壳的配合间隙很小,与中间壳的间隙为0.11_,与涡轮转子的间隙0.06_,利于形成润滑油的高压、大流速,以达到润滑、吸收热量的目的。润滑油结束润滑、吸热作用后,利用自身重力,同时借助密封环的密封作用、涡轮转子侧壁的阻挡,通过泄油槽流回发动机油箱,以达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目的。
[0003]密封环、中间壳、涡轮转子、浮动轴承的配合精度要求严格,受国内加工设备、材质的限制,加工精度极难保证,另外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故经常出现润滑油沿双线箭头穿过密封环而流出,造成烧机油。采用密封环密封,密封环本身有开口,且与密封环槽两侧有间隙,不能起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为加强密封效果,只有增加密封环的数量、减小密封环与环槽的间隙等,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加工难度等。泄油槽的有效泄油面积决定了漏油效果的好坏,因此,大的泄油面积是防止漏油的主要因素,但泄油面积的加大,就会导致增压器轴向尺寸的增加,与产品紧凑设计相违背,同时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进行泄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改变甩油环结构,同时改变与之配合的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让其高度增加,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涡轮壳、中间壳和压气机壳,所述中间壳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和泄油槽,所述中间壳内转动安装有涡轮转轴,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的位置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相对应,所述涡轮转轴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位置与所述泄油槽相对应;还包括中间壳盖板和甩油环,所述中间壳盖板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的端部,所述甩油环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转轴上,所述中间壳盖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凸愣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凸愣的直径,所述甩油环包括固定在一起且同心设置的甩油套和圆形甩油板,所述圆形甩油板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愣,所述第二环形凸愣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环形凸愣与圆形甩油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凸愣和环形凹槽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位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与泄油槽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靠近所述涡轮转轴的涡端。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两侧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愣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000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进行泄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改变甩油环结构,同时改变与之配合的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让其高度增加,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在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2]图3是图1在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3]其中:1、涡轮壳;2、中间壳;3、压气机壳;4、润滑油进油通道;5、泄油槽;6、涡轮转轴;7、浮动轴承;8、环形甩油槽;9、中间壳盖板;10、第一环形凸愣;11、环形凹槽;12、用油套;13、圆形甩油板;14、第二环形凸愣;15、第一密封环;16、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涡轮壳1、中间壳2和压气机壳3,中间壳2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4和泄油槽5,中间壳2内转动安装有涡轮转轴6,涡轮转轴6上套设有浮动轴承7,浮动轴承7的位置与润滑油进油通道4相对应,涡轮转轴6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8,若干环形甩油槽8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环形甩油槽8的位置与泄油槽5相对应;还包括中间壳盖板9和甩油环,中间壳盖板9设置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2的端部,甩油环设置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转轴6上,中间壳盖板9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凸愣10和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凸愣10的直径,甩油环包括固定在一起且同心设置的甩油套12和圆形甩油板13,圆形甩油板13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愣14,第二环形凸愣14设置于环形凹槽11内,第一环形凸愣10与圆形甩油板13之间以及第二环形凸愣14和环形凹槽11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0016]本实施例中,涡轮转轴6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15,第一密封环15位于润滑油进油通道4与泄油槽5之间。涡轮转轴6上套设有第二密封环16,第二密封环16靠近所述涡轮转轴6的涡端。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两侧与第二环形凸愣14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入口 ο
[0017]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8进行泄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改变甩油环结构,同时改变与之配合的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让其高度增加,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
[001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涡轮壳、中间壳和压气机壳,所述中间壳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和泄油槽,所述中间壳内转动安装有涡轮转轴,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的位置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相对应,所述涡轮转轴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位置与所述泄油槽相对应;还包括中间壳盖板和甩油环,所述中间壳盖板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的端部,所述甩油环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转轴上,所述中间壳盖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凸愣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凸愣的直径,所述甩油环包括固定在一起且同心设置的甩油套和圆形甩油板,所述圆形甩油板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愣,所述第二环形凸愣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环形凸愣与圆形甩油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凸愣和环形凹槽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位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与泄油槽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靠近所述涡轮转轴的涡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两侧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愣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中间壳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和泄油槽,涡轮转轴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环形甩油槽的位置与泄油槽相对应;还包括中间壳盖板和甩油环,甩油环设置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转轴上,中间壳盖板上设有第一环形凸愣和环形凹槽,甩油环包括甩油套和圆形甩油板,圆形甩油板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愣,第二环形凸愣设置于环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进行泄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改变甩油环和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
【IPC分类】F02B39-14
【公开号】CN204327272
【申请号】CN201420769887
【发明人】冯效涛, 李长青
【申请人】山东合力增压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