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925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废气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涡轮转子高速旋转,浮动轴承内、外径处时刻要有高压润滑油进行润滑,否则增压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磨损失效。所以浮动轴承与涡轮转子及中间壳的配合间隙很小,与中间壳的间隙为0.11_,与涡轮转子的间隙0.06_,利于形成润滑油的高压、大流速,以达到润滑、吸收热量的目的。润滑油结束润滑、吸热作用后,利用自身重力,同时借助密封环的密封作用、涡轮转子侧壁的阻挡,通过泄油槽流回发动机油箱,以达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目的。
[0003]密封环、中间壳、涡轮转子、浮动轴承的配合精度要求严格,受国内加工设备、材质的限制,加工精度极难保证,另外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故经常出现润滑油沿双线箭头穿过密封环而流出,造成烧机油。采用密封环密封,密封环本身有开口,且与密封环槽两侧有间隙,不能起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为加强密封效果,只有增加密封环的数量、减小密封环与环槽的间隙等,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加工难度等。泄油槽的有效泄油面积决定了漏油效果的好坏,因此,大的泄油面积是防止漏油的主要因素,但泄油面积的加大,就会导致增压器轴向尺寸的增加,与产品紧凑设计相违背,同时成本增加。
[0004]另外,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浮动轴承无法形成储油空间,涡轮转轴在连续长时间工作后,非常容易导致过热失效,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改变甩油环结构,同时改变与之配合的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让其高度增加,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浮动轴承有大的环形槽,便于存油,形成高油压,对润滑效果明显提尚。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涡轮壳、中间壳和压气机壳,包括中间壳盖板和甩油环,所述中间壳盖板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的端部,所述甩油环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轴上,所述中间壳盖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凸楞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凸楞的直径,所述甩油环包括固定在一起且同心设置的甩油套和圆形甩油板,所述圆形甩油板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楞,所述第二环形凸楞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环形凸楞与圆形甩油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凸楞和环形凹槽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涡轮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包括浮动轴承本体,所述浮动轴承本体具有一用于套设在涡轮轴上的浮动轴承内腔,所述浮动轴承本体外壁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浮动轴承内腔相连通,所述浮动轴承内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储油槽。
[0007]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两侧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楞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储油槽只有一个,且所述环形储油槽的位置与所述进油通道相对应。
[000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端防漏油结构,改变甩油环结构,同时改变与之配合的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让其高度增加,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该浮动轴承的内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储油槽。该用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浮动轴承,有大的环形槽,便于存油,形成高油压,对润滑效果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在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2]图3是图1在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3]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浮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祸轮壳;2、中间壳;3、压气机壳;4、中间壳盖板;5、祸轮轴;6、第一环形凸楞;7、环形凹槽;8、甩油套;9、圆形甩油板;10、第二环形凸楞;11、浮动轴承本体;12、浮动轴承内腔;13、进油通道;14、环形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涡轮壳1、中间壳2和压气机壳3,还包括中间壳盖板4和甩油环,中间壳盖板4设置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2的端部,甩油环设置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轴5上,中间壳盖板4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凸楞6和环形凹槽7,环形凹槽7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凸楞6的直径,甩油环包括固定在一起且同心设置的甩油套8和圆形甩油板9,圆形甩油板9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楞10,第二环形凸楞10设置于环形凹槽7内,第一环形凸楞6与圆形甩油板9之间以及第二环形凸楞10和环形凹槽7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涡轮轴5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浮动轴承包括浮动轴承本体11,浮动轴承本体11具有一用于套设在涡轮轴5上的浮动轴承内腔12,浮动轴承本体11外壁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进油通道13,进油通道13与浮动轴承内腔12相连通,浮动轴承内腔1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储油槽14。
[0017]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7的内壁两侧与第二环形凸楞10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合。环形储油槽14只有一个,且环形储油槽14的位置与进油通道13相对应。
[0018]该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端防漏油结构,改变甩油环结构,同时改变与之配合的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让其高度增加,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该浮动轴承的内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储油槽14。该用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浮动轴承,有大的环形槽,便于存油,形成高油压,对润滑效果明显提高。
[001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涡轮壳、中间壳和压气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壳盖板和甩油环,所述中间壳盖板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的端部,所述甩油环设置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轴上,所述中间壳盖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凸楞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凸楞的直径,所述甩油环包括固定在一起且同心设置的甩油套和圆形甩油板,所述圆形甩油板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楞,所述第二环形凸楞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环形凸楞与圆形甩油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凸楞和环形凹槽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涡轮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包括浮动轴承本体,所述浮动轴承本体具有一用于套设在涡轮轴上的浮动轴承内腔,所述浮动轴承本体外壁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浮动轴承内腔相连通,所述浮动轴承内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储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两侧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楞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储油槽只有一个,且所述环形储油槽的位置与所述进油通道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中间壳盖板和甩油环,中间壳盖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凸楞和环形凹槽,甩油环包括甩油套和圆形甩油板,圆形甩油板的边缘设有第二环形凸楞,第二环形凸楞设置于环形凹槽内;浮动轴承包括浮动轴承本体,浮动轴承本体具有一浮动轴承内腔,浮动轴承本体外壁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所述浮动轴承内腔相连通,所述浮动轴承内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储油槽。本实用新型改变甩油环结构,同时改变与之配合的盖板结构,让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增加路径长度;加大甩油环的直径,让其高度增加,加大润滑油流出的难度;浮动轴承有大的环形槽,便于存油,形成高油压,对润滑效果明显提高。
【IPC分类】F02B39-14, F02B37-00
【公开号】CN204327278
【申请号】CN201420771235
【发明人】冯效涛, 李长青
【申请人】山东合力增压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