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排水的egr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5865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可排水的egr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EGR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排水的EGR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发动机领域,降低燃料燃烧时气缸内的温度,可抑制NOx(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降低废气中的NOx的含量,以满足排放需求。在发动机工作循环内,通过EGR(废气再循环)将部分冷却后的废气引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降低燃料燃烧时气缸内的温度,从而抑制NOx的生成。
[0003]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特别是天然气发动机,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废气总质量的10%左右。EGR冷却器在冷却废气时,水蒸气在EGR冷却器壳体内冷凝析出,聚集在冷却器壳体内,这一方面减少了废气的流通面积,减少了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废气流量,使实际EGR流量小于需求流量,不能满足控制目标,增大了 NOx的生成量;另一方面,因燃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腐蚀冷却器壳体,缩短了 EGR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排水的EGR装置,该冷却器能够及时排出冷却器内冷凝析出的水分,冷凝水排出将不会占据废气的流通面积,保证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废气流量和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可排水的EGR装置,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冷却器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处为排气室,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下方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排气室,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0006]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排气室的最低部,且不高于所述冷却器壳体的底部内侧面,以避免部分水分无法排出冷却器。
[0007]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0008]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储水箱内腔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0009]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导流管、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排水管的材质均为耐腐蚀性材质。
[0011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由于冷却器壳体的下方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入口端连接排气室,导流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冷却器对废气冷却时,冷却器壳体内析出的冷凝水能够及时通过导流管进入到储水箱中,当储水箱内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电磁阀打开,将储水箱内的水及时排出,使得冷却器内析出的冷凝水不会占据废气的流通面积,保证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废气的流量,降低燃料燃烧时气缸内的温度,从而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生成的亚硫酸随水及时排出,不会腐蚀冷却器壳体,延长了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0013]由于导流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储水箱排水时,第二电磁阀关闭,冷却器与储水箱不连通,避免冷却器内的废气由导流管流出,减少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废气流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_冷却器壳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冷却水进口;14-冷却水出口;2-导流管;3-储水箱;4-排水管;5-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导气管;8-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可排水的EGR装置,包括冷却器壳体I,冷却器壳体I的一端设有进气口 11,另一端设有出气口 12,靠近出气口 12处设有排气室,冷却器壳体I上还设有冷却水进口 13和冷却水出口 14,冷却器壳体I的下方设有导流管2,导流管2的入口端与排气室连通,出口端连通有储水箱3,储水箱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4,排水管4上设有常闭的第一电磁阀5,第一电磁阀5与行车电脑连接。
[0021]其中,排水管4的入口端连接排气室的最低部,且不高于冷却器壳体I的底部内侧面,以避免部分冷凝水排不出冷却器。
[0022]使用EGR冷却器冷却废气时,废气从进气口 11进入冷却器壳体I的内部,从出气口12流出,在冷却器壳体I内部流通时由冷却水冷却,在冷却器壳体I内部析出冷凝水,冷凝水由导流管2流出进入到储水箱3内。由于通过冷却器壳体11的废气量由EGR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故行车电脑能够根据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和储水箱3的容积判定储水箱3内的液位,进而控制第一电磁阀5的打开,确定排水时机,将储水箱3内的水及时由排水管4在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下排出,避免水分在冷却器壳体I的内部积累,占据废气的流通面积,影响废气的流量统计,保证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废气流量,以降低发动机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水分中的亚硫酸不会对腐蚀冷却器,延长了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0023]储水箱3内的水由排水管4在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下排出,则可根据储水箱3的容积判断排水过程所用的时间,进而控制第一电磁阀5的闭合时间。
[0024]为避免亚硫酸对导流管2、储水箱3和排水管4产生腐蚀,导流管2、储水箱3和排水管4由耐腐蚀材料制成,优选为不锈钢材质。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流管2上设有常开的第二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6与行车电脑连接。储水箱排水时,第二电磁阀6关闭,储水箱3与冷却器不连通,避免冷却器内的废气通过导流管2流出,减少进入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废气流量。
[0027]实施例三
[0028]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储水箱3的上部一侧设有与储水箱3内腔相连通的导气管7,导气管7与大气相连通,导气管7上设有常闭的第三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8与行车电脑电连接。排出储水箱3内的水时,第二电磁阀6关闭,第一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8打开,储水箱3内的水在大气压下通过排水管4流出,根据储水箱3的容积判断排水过程所用的时间,进而控制第一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8的闭合时间,第二电磁阀6的打开时间。
[0029]或者导气管7与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通,则储水箱3排水时,在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下通过排水管4流出,则可根据储水箱3的容积判断排水过程所用的时间,进而控制第一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8的闭合时间,第二电磁阀6的打开时间。
[0030]实施例四
[0031]实施例四是在上述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在储水箱3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图中未具体示出),液位传感器与行车电脑连接。当储水箱3内的水分足够多,达到设定的高水位时,液位传感器发出电信号给行车电脑,行车电脑控制第一电磁阀5打开,储水箱3内的水通过排水管4流出,当储水箱3内的水低于设定的低水位时,液位传感器发出电信号给行车电脑,行车电脑控制第一电磁阀5关闭。
[0032]实施例一在排水时,如果判定排水所用的时间不精确,则第一电磁阀5打开的时间可能过长,部分废气由排水管4流出,则进入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废气的流量过少,影响发动机的排放。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在排水时,第二电磁阀6关闭,废气通道与储水箱3不连通,如果判定排水所用的时间不精确,废气不会排出冷却器,不会影响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废气量。实施例四中的液位传感器位于储水箱3中,不利于维修。故本实用新型优先选择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器壳体上设有排水装置,及时将废气冷却析出的冷凝水排出冷却器壳体外,以保证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内的废气流量,降低发动机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和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主权项】
1.可排水的EGR装置,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冷却器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处为排气室,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下方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排气室,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排气室的最低部,且不高于所述冷却器壳体的底部内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排水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排水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储水箱内腔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排水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排水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排水管的材质均为耐腐蚀性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排水的EGR装置,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冷却器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处为排气室,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下方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排气室,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器壳体上设有排水装置,将废气冷却析出的冷凝水排出,保证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内的废气流量,以降低发动机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和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F02M26/29
【公开号】CN205370797
【申请号】CN201620022771
【发明人】王震华, 张永恒, 孙洲律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