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及空滤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9860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及空滤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下壳体上的插接凹槽和固定在上壳体上的插接块;插接凹槽正对所述插接块设置,所述插接凹槽的两侧内壁水平固定有一组限位板;所述插接块包括: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顶部固定有一组凸筋;所述插接板水平插入所述插接凹槽后,各凸筋分别与所述限位板的内端贴合。基于此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壳体,本方案通过采用插接板与插接凹槽配合形式,实现空滤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锁紧固定,装配可靠,在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不会因为振动产生上下壳体分离,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专利说明】
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及空滤器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滤器壳体紧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及空滤器壳体。
【背景技术】
[0002]乘用车进气系统设计过程中,空滤器上、下壳体固定主要有两种形式:螺栓打紧、卡簧卡紧;针对不同的空滤器布置形式,采用不同的固定结构,或两种结构配合使用。
[0003]采用卡簧卡紧如图1所示,此卡紧结构包括:上壳体Ia,下壳体2a,固定在下壳体2a固定轴4a上的卡簧3a,采用卡簧3a来限位时,在车辆行驶至颠簸路面时,可能会发生上下振动,从而使得卡簧3a与上壳体Ia的卡合处脱离,造成上壳体打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采用卡簧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时,在车辆行驶颠簸路面时,卡簧配合处容易脱离,导致上壳体打开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下壳体上的插接凹槽和固定在上壳体上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凹槽正对所述插接块设置,所述插接凹槽的两侧内壁水平固定有一组限位板;所述插接块包括: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顶部固定有一组凸筋;所述插接板水平插入所述插接凹槽后,各所述凸筋分别与所述限位板的内端贴合。
[0006]优选地,各所述限位板的内端向上垂直弯折,形成一组导向板。
[0007]优选地,还包括垂设在所述插接板上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凸筋的中部。
[0008]优选地,所述插接凹槽正对插接块开口端的两侧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形成一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正对所述第一挡板设置。
[0009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插接块的一侧,加工有倒圆角。
[00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滤器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侧采用螺钉固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另一侧采用上述方案中的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固定。
[0011]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插接板与插接凹槽配合形式,实现空滤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锁紧固定,装配可靠,在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不会因为振动产生上下壳体分离,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卡簧连接上、下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配合处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插接凹槽的轴测图。
[0016]图4为插接凹槽的主视图。
[0017]图5为插接块的轴测图。
[0018]图6为插接块的主视图。
[0019]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滤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2°]现有技术图中:Ia-上壳体2a_下壳体3a_卡簧4a_固定轴
[0021]本实施例图中:1-插接凹槽1.1-侧壁1.2-限位板1.3-导向板1.4-第二挡板2-插接块2.1-插接板2.2-凸筋2.3-第一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3]如图2— 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其包括固定在下壳体上的插接凹槽I和固定在上壳体上的插接块2;插接凹槽I正对所述插接块2设置,插接凹槽I的两侧内壁水平固定有一组限位板I.2 ;插接块2包括:插接板2.1,其中,插接板2.1的顶部固定有一组凸筋2.2,凸筋间隔设置两两一组,用于插接块2顶部的卡合限位;插接板2.1水平插入所述插接凹槽I后,各凸筋2.2的外侧分别与所述限位板1.2的内端贴合,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本方案通过插接凹槽I与插接块2的配合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固定可靠,在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不会因为振动产生上下壳体分离,并且插接凹槽与插接块便于拆卸和安装。
[0024]插接凹槽I与插接块2配合时,为了提升插接凹槽I的导向效果,以便于插接块2的伸入,如图3所示,插接凹槽I的各个限位板1.2的内端均向上垂直弯折,形成一组导向板1.3,装配时,插接块沿导向板1.3向内移动,便于操作。
[0025]如图5所示,本方案中为了限制插接块2的插接深度,在插接板2.1上垂设有第一挡板2.3,其中,第一挡板2.3设在所述凸筋2.2中部,通过第一挡板2.3的设计使用,对插接凹槽I与插接块2配合深度的限制,在插接块2插入插接凹槽I处时,第一挡板2.3与插接凹槽I的开口处卡合,完成限位。
[0026]上述方案中,第一挡板2.3与插接凹槽I开口处配合时,长期使用,容易对插接凹槽I的开口处造成破坏,因此,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插接凹槽I正对插接块2的开口端的两侧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形成一组第二挡板1.4,第二挡板1.4正对所述第一挡板2.3设置。这样,第一挡板2.3在限位时,只需与第二挡板1.4接触即可,此时为面面接触,限位效果明显,且不易对插接凹槽I的开口端造成破坏。
[0027]参见图4和图6,插接结构功能的实现,两者结构尺寸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插接凹槽宽度(凹槽两侧壁1.1的间距)L0>插接板宽度L2、插接板宽度L2>导向板1.3的间距LI,两导向板1.3的间距Ll>两凸筋间距L3,插接块宽度H2多插接凹槽宽度Hl;限位板1.2朝向所述插接块的一侧,加工有倒圆角,以避免插接时对凸筋及插接面造成损坏。倒圆角Rl,倒圆角R2。可依据实际需要,对尺寸进行控制。设计有导向板1.3和凸筋2.2,通过对其高度和宽度及数量控制,可实现加强插接结构以及便于安装拆卸的功效。
[002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滤器壳体,如图7所示,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侧采用螺钉固定,另一侧采用上述方案中的空滤器固定结构固定。
[0029]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下壳体上的插接凹槽和固定在上壳体上的插接块; 所述插接凹槽正对所述插接块设置,所述插接凹槽的两侧内壁水平固定有一组限位板; 所述插接块包括: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顶部固定有一组凸筋; 所述插接板水平插入所述插接凹槽后,各所述凸筋分别与所述限位板的内端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限位板的内端向上垂直弯折,形成一组导向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设在所述插接板上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凸筋的中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凹槽正对插接块开口端的两侧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形成一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正对所述第一挡板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插接块的一侧,加工有倒圆角。6.—种空滤器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侧采用螺钉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另一侧采用如权利要求1 一 5任一项的固定结构固定。
【文档编号】F02M35/02GK205638737SQ20162050864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5日
【发明人】何竹革, 胡光辉, 张利, 严鑫映, 左炜晨, 丁吉民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