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极式电解槽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962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部26与相邻的另一个间隔件4的被卡定部27卡定时,该嵌合凹部37供嵌合凸部36嵌合。
[0074]另外,在多个间隔件4、4...中,距侧板5B最近的间隔件4的卡定部26与形成于侧板5B的被卡定部(未图示)卡定。另一方面,在距侧板5A最近的间隔件4的被卡定部27上卡定有形成于侧板5A的卡定部(未图示)。
[0075]此外,如图4B所示,在该间隔件4上,形成台阶部25的凹部25a、25c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外方、和凹部25b、25d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外方,分别形成有供电解质溶液通过的通液孔28、28...。
[0076]通液孔28为沿间隔件4的板面4a、4b之间的方向(厚度方向)贯穿的孔。该通液孔28与中空孔24之间由形成于板面4b的流路30连结,如下所述,导入到通液孔28的电解质溶液经由流路30地被导入中空孔24内。
[0077]如图4A所示,流路30为形成于板面4b的槽。如图3C所示,流路30包括:槽30a,其自通液孔28朝向中空孔24直线延伸;槽30b,其自通液孔28沿中空孔24的端缘向一个侧方延伸,且从中途弯折并朝向中空孔24延伸;以及槽30c,其自通液孔28沿中空孔24的端缘向另一个侧方延伸,且从中途弯折并朝向中空孔24延伸。
[0078]此外,如图2所示,在向壳体2内配置时,位于电解室C的下部位置的通液孔28成为用于供给电解质溶液的导入孔。此外,位于电解室C的上部位置的通液孔28成为电解质溶液的电解生成物质的导出孔。而且,位于电解室C的左右两侧位置的通液孔28经由流路30与各电解室C内连通,成为用于对浸入该电解室C的电解质溶液的液面进行调整的液面调整孔。
[0079]上述这样的复极式电解槽I按照以下方式组装。首先,如图5B所示,使未施加有涂覆的另一侧的板面3b与台阶部25的底面y相对,以使电极板3的缺口部1A成为与间隔件4的突起部35卡合的朝向,将电极板3配置于台阶部25内。此时,如图5C所示,在电极板3的朝向与上述朝向相反、即在使施加有涂覆的一侧的板面3a与台阶部25的底面y相对地配置的情况下,由于缺口部1A与突起部35彼此的位置不对应,因此利用突起部35能够阻止将电极板3配置于台阶部25。
[0080]然后,如图7所示,将配置了电极板3的间隔件4与配置了电极板3的另一个间隔件4重合且固定。S卩,使一个间隔件4的卡定部26进入另一个间隔件4的被卡定部27的凹部27a。与此同时,将卡定部26的延伸部26b的顶端卡定于被卡定部27的卡定台阶部27b的顶端,使间隔件4、4的互相相对的板面4a、4b彼此接近。其结果,形成于一个间隔件4的板面4a的嵌合凸部36与另一个间隔件4的板面4b相抵接,能够阻止相连接的间隔件
4、4的板面4a、4b彼此的密合。与此同时,卡定部26利用被卡定部27的嵌合台阶部27b朝向一个间隔件4的板面4a的外方弹性变形,被卡定部27的嵌合台阶部27b利用卡定部26朝向另一个间隔件4的板面4b的外方弹性变形。
[0081]在该状态下,当使一个间隔件4以相对于另一个间隔件4移动的方式滑动时,嵌合凸部36与嵌合凹部37嵌合。与此相伴,间隔件4、4彼此的板面4a、4b紧密地抵接,延伸部26b与卡定台阶部27b相抵接。其结果,间隔件4、4彼此固定而不移动。此时,各电极板3的周围部分利用相邻的间隔件4覆盖。由此,各电极板3被保持为在各自所嵌合的间隔件4的台阶部25内无法移动。
[0082]如上所述,通过按顺序地连结间隔件4、4,能够获得装入有图8所示的电极板3的间隔件4、4..?的连结体M。
[0083]然后,如图2所示,将固定于靠侧板5A最近的电极板3的电极棒21A贯穿侧板5A的电极棒插入孔7,并且将固定于靠侧板5B最近的电极板3的电极棒21B贯穿侧板5B的电极棒插入孔7。然后,使靠侧板5B最近的电极板3嵌入位于连结体M的一端侧位置的间隔件4的台阶部25,在连结体M上覆盖主体6,组合侧板5A,以使供给孔8与通液孔28连通。然后,在各电极棒21A、21B的外螺纹部23上安装了垫圈43和弹簧垫圈44的状态下,拧紧螺母45。由此,将侧板5A、主体6、侧板5B以及间隔件4、4..?坚固地固定。另外,使靠侧板5A最近的电极板3嵌装在侧板5A的台阶部13内。
[0084]在上述结构中,各间隔件4的通液孔28互相连通。此外,在互相连通的通液孔28中,位于下方位置的通液孔28与侧板5A的供给孔8连通,位于上方位置的通液孔28与侧板5B的取出孔9连通。
[0085]此外,各间隔件4的中空孔24被相邻的两张电极板3、3覆盖,从而形成空间。该空间的内部成为用于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室C。
[0086]此外,各间隔件4的流路30被相邻的间隔件4和嵌合于该间隔件4的电极板3覆盖。由此,该流路30成为将通液孔28和中空孔24内连通起来的流体通路。
[0087]此外,除了与供给孔8和取出孔9相连通的通液孔28、28以外,位于间隔件4的左右两侧方位置的通液孔28和与上述通液空28连通的流路30,被相邻的间隔件4和嵌合于该间隔件4的电极板3覆盖。由此,该流路30成为将通液孔28和中空孔24内连通起来的流体通路。其结果,各间隔件4的中空孔24内互相连通。
[0088]接着,参照图2说明在上述复极式电解槽I中生成电解生成物质。首先,向供给孔8供给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流入以将各间隔件4互相连通的方式设于各间隔件4的下方的通液孔28内,并经由各间隔件4的流路30流入电解室C内。当电解质溶液在电解室C内达到了规定的量时,向这些电极棒之间通电,以将电极棒21A、21B分别设为阳极和阴极。其结果,在电极板3的一侧的板面3a上电解质溶液被电解,在电解室C内生成氯气等的气体和液体的混浊状态的电解生成物质、或者以氯气等为主的电解生成物质。该电解生成物质自电解室C内经过各间隔件4的流路30后到达构成导出孔的上方的通液孔28内,经由取出孔9被取出。
[0089]该情况下,如上所述,电极板3的未施加涂覆的板面3b必定配置为与间隔件4的台阶部25的底面y相对。即,在向电极棒21A、21B之间以上述方式进行了通电的情况下,施加有用于阳极的涂覆的一侧的板面3a始终成为正面侧,由于在该板面3a上产生氯气,因此能够进行正常的电解。此外,能够长时间地防止复极式电解槽I的电解效率降低。
[0090]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利用复极式电解槽1,在使电极板3的另一个板面3b与台阶部25的底面y相对时,由于突起部35和缺口部1A位于互相对应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电极板3配置在台阶部25内。另一方面,在使电极板3的一个板面3a与台阶部25的底面y相对时,由于突起部35和缺口部1A并不位于互相对应的位置,因此彼此的位置不对应而阻止电极板3配置在台阶部25内。即,设为无法使电极板3以与规定的朝向相反的朝向装入间隔件4。因而,由于区别了电极板3的表面和背面,因此不会使电极板3以错误的朝向配置于间隔件4。因此,能够防止电解槽无法进行正常的电解的那样的错误组装。
[0091]此外,由于容易判断电极板3的朝向,因此能够简单且有效地对复极式电解槽I进行组装。
[0092]此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在间隔件4上设有卡定部26和被卡定部27,并且形成有嵌合凸部36和嵌合凹部37。由此,能够简便地连结间隔件4、4彼此之间,并且能够使该连结状态坚固。
[0093]夺形例
[0094]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缺口部1A形成为其边缘部的形状成为大致U字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9A和图9B所示,还可以形成为缺口部1A的边缘部的形状成为大致V字形,还可以形成为其他的多边形。要点是,缺口部1A包围突起部35的外缘,并且朝向电极板3的一端缘的外方开口即可。
[0095]此外,突起部35并不一定必须形成于位于间隔件4的台阶部25的上部侧位置的凹部25a的右侧端部。只要是不形成在将台阶部25的角部25s、25s 二等分的假想中心线L2、L4上以及通过将台阶部25的一边二等分的点p、p的假想中心线L1、L3上(S卩,以线对称的方式将台阶部25的外周缘二等分的线上),就能够形成于台阶部25的任一位置。
[0096]S卩,在突起部35形成于上述假想中心线LI?L4上的情况下,即使具有与该突起部35卡合的缺口部1A的电极板3将任一板面3a、3b朝向间隔件4,由于突起部35和缺口部1A位于互相对应的位置,因此都能够将电极板3配置于台阶部25。另一方面,在突起部35形成在自上述假想中心线LI?L4上偏离的位置,并且电极板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